高考作文凸显“亮点”的基本技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1

高考作文凸显“亮点”的基本技巧

龙云辉

龙云辉重庆市开县丰乐中学405400

摘要:高考作文讲求一种“短平快”的作风,短短几分钟,考生要构筑出一篇血肉丰满且不少于八百字的佳文,就必须在多个“亮点”上取胜。

关键词:高考作文亮点取胜

所谓“亮点”,就是指考生在文章中着力营造的能充分体现其才华的使阅卷者认可并且值得赞美的地方。

文章有了亮点,不等于就能让阅卷老师看到了亮点,因为,金子还埋于地下,或被尘土遮挡,其光芒就不能放出。要使阅卷老师能一眼就看见文章的亮点,考生就必须想方设法把文章的亮点艺术地凸显出来。怎么凸显高考作文的亮点呢?

一、拟好题,扮靓慧眼

农民常说“秧好一半谷”,为文的人常说“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就像一个人拥有一双漂亮勾魂的大眼睛,即使她不说话,定会让你心摇神荡,为之倾倒;好的文题,更是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好印象,有了美感再有美文,咋会没有高分呢。

清代大才子郑板桥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考生明白了这个道理,作文时就要精心拟一个“准确、新颖、简洁、雅致”的文题,从文题中展示自己作文水平,让读者见文题就拍案叫绝。

笔者常用的拟题方法有以下几种:

1.诗情画意动心弦;2.巧用修辞求鲜活;3.组合剪接显独特;4.反弹琵琶出奇兵;5.荒诞另类增魅力等。下面仅以“诗情画意动心弦”来阐明怎样才能拟出好标题。要制造出“诗情画意”的效果,需要借助三种手段:

(1)富有诗意的优美的词句。这些词句通常运用的是诗歌、散文化的语言,这种语言用柔美、细腻的词语堆砌起来,传达出婉约的意境美。(2)借用自然物的美,营造诗意的氛围。在古典诗歌中,像“雪”“水”“明月”“杨花”“柳絮”“山”“花”都是一些优美的意象,用在标题当中,就可以增加标题的美感。

二、明主题,立竿见影

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各种材料所表达的基本思想,它渗透、贯穿于文章的全部内容,体现着作者写作的主要意图,包含着作者对文章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基本认识、理解和评价。主题在不同的文体上有不同的表述,人们习惯上把记叙性文章的主题叫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议论性文章的主题叫做中心论点,某些应用类文章的主题称为主旨或基本观点。在我国传统的文章理论中,主题叫做“意”或“主脑”。一般来讲,大部分的文章在动笔写作前已有了明确的主题,也有极少部分文章在动笔之后的具体写作过程中形成主题。就一般而言,考生在文章动笔前最好先提炼出主题,因为,只有主题明确了,才能根据主题的需要选择材料,进而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如果主题不明确,写作时往往无从下手,或者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何处该起,何处该收,哪些应详,哪些该略,都没有依据。主题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提炼文章的主题呢?

1.充分占有材料。主题的提炼,要立足于作者占有的全部材料。因为只有作者占有的材料充分,才能根据材料提炼出正确的观点和理论来,才能防止以偏概全,以点代面,才能避免主题的片面性。写文章时,必须尽量占有一切有关的材料,充分认识它们的社会的、历史的含义,为提炼或深化主题提供扎实的基础。

2.抓住主要矛盾。提炼主题总是从分析事物的矛盾入手。矛盾就是问题,把题材里面包含的问题找出来,如果有两个以上的问题,就比较一下,找出更重要的问题,也就是主要矛盾,并找出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这样,比较有意义的主题就形成了。

3.注重选择角度。主题的创新往往与作者的观察角度有关。作者在观察社会生活、客观事物时,不同的观察角度会获得不同的体验、感受,从而产生不同的思考。这正如苏东坡所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文章很容易碰到相同的题材,题材相同,观察角度、切入点不一样,文章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

三、饰凤头,开篇展彩

高尔基说:“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笔者常用的开头方法有以下几种:

1.题记打头法;2.巧设悬念法;3.回忆导入法;4.引用切题法等。

四、画豹尾,结尾铿锵

俗话说:“编篓编筐,难在收绾”,一篇文章如果开头、中间写得很好,而结尾软弱无力,文章就会黯然失色。因此,指导学生用心“画”好这根“豹尾”,让读者有“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效果。

笔者常用结尾方法有以下几种:

1.呼应开头法;2.画龙点睛法;3.强调观点法;4.敞开心扉法等。

掌握以上几种基本技巧,就能在高考作文中凸显出文章的亮点了。

参考文献

[1]王凤卢艳如何让作文开头先声夺人[L].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出版,2013,05。

[2]周荣祥奇文出墙——高考高分作文亮点[M].成都时代出版社,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