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9-19
/ 2

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价值

夏新革

夏新革(新疆塔城地区人民医院放射科新疆塔城834700)

【中图分类号】R81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0)09-018-02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价值,得出结论: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的估计。

【关键词】胰腺炎急性断层摄影线计算机

胰腺是人体重要的消化腺体,病变表现有其多形性及复杂性,急性胰腺炎为最常见的胰腺疾病,也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目前诊断胰腺炎除了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外,影像学检查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其中CT扫描及增强CT在临床上运用价值较高。仅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观察并收集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2003年至2009年的病例,全部经临床确诊。其中男46例,女4例,年龄28-78岁,平均年龄54.8岁。其中,急性水肿性胰腺炎36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14例,47例行保守治疗,3例行手术治疗,所有病例均全部行螺旋CT平扫,其中38例增强。CT检查时间在发病1h-14d,临床表现主要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发烧及上腹痛等。实验室检查血尿淀粉酶升高、红细胞压积加大、白细胞计数增高等。

1.2检查技术扫描采用16排螺旋CT机,扫描参数:120kV,150mAs,层厚、层距均为2mm,窗宽250Hu,窗位35Hu。增强经高压注射器注射对比剂碘帕醇,速率2.8ml/s,总量100ml。

2结果

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急性胰腺炎CT检查通常采用平扫与增强相结合的方法。平扫能够发现胰腺肿大、密度减低、轮廓不清以及胰周渗液等影像学表现;增强扫描能够准确地检出胰腺是否坏死。急性轻型胰腺炎约10%-20%的病例CT平扫可无明显阳性表现,其余可见胰腺不同程度的肿大,多为弥漫性,少数局限于胰头部位。胰腺密度大多模糊,也可部分清晰,可伴有胰周积液。增强扫描胰腺可无异常强化或异常密度影,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坏死等影像学改变。胰腺出血、坏死呈局限性或弥漫性,坏死区CT值3-15Hu。胰腺体积明显弥漫性增大,胰腺水肿,其CT值低于正常胰腺CT值40~50Hu。出血区域CT值明显增高。当胰腺包膜水肿、增厚或包膜下积液时,胰腺包膜被掀起,厚约1mm。并可出现胰周脂肪层模糊、消失;胰周包膜增厚、掀起;肾前筋膜增厚;肾旁间隙以及小网膜内积液等胰周影像学改变和假性囊肿、胰周蜂窝组织炎、胰周脓肿等并发症的影像学改变。

3讨论

3.1随着医学影像学的迅速发展,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临床表现和生化指标。CT扫描尤其是多层螺旋,其优点在于:①方法简单;②腹部手术后的伤口、敷料和留置导管对CT检查也无妨碍;③显示清晰,分辨率高;④CT扫描不仅能明确胰腺炎诊断,而且对胰腺坏死程度、胰外渗液范围及有关合并症等进行定量诊断;⑤非单一器官检查,可同时显示扫描区域内的其他脏器。成为判断急性胰腺炎有无坏死及并发症的重要工具,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治疗方案的制订及疗效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将CT检查作为诊断胰腺炎的首选方法。

3.2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主要为:胰腺肿大、肾前筋膜增厚、蜂窝组织炎、胰周假性囊肿及胰周脓肿。在本组胰腺炎患者中,胰腺均见肿大,发生率为100%,肾周筋膜增厚42例,并发蜂窝组织炎7例、脓肿3例和假性囊肿5例,伴有胆囊炎35例,胆囊结石19例。

3.3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早期及时CT扫描能对急性胰腺炎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根据病情的不同,急性胰腺炎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对于水肿性胰腺炎均应采取非手术治疗,坏死性胰腺炎目前大家较统一的观点是: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死亡原因80%由感染所致,坏死组织继发感染或形成脓肿则应手术充分引流,否则死亡率明显增高。因而胰腺坏死感染是开放手术的绝对指征,同时,对于胆源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伴有壶腹部嵌顿结石,合并胆道梗阻或胆道感染者,应急诊或早期(72h内)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取出结石,畅通引流。而对于尚无感染者,多主张采用非手术治疗。胰腺坏死感染仅通过临床表现确诊困难,因其高热、白细胞增高、腹痛、肠麻痹等症状无特异性。动态CT增强扫描对其有确诊价值。

3.4早期螺旋CT扫描对急性胰腺炎预后评估的意义急性胰腺炎早期使用CT扫描能够协助明确胰腺炎的诊断,给临床医生提供治疗方法的选择,而且有助于预测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降低病死率。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为CT检查不但能协助临床明确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分类,而且能对胰腺坏死程度、胰外渗液的范围以及有无合并症等进行诊断,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与判断预后提供客观依据,特别是增强扫描对临床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可提供重要的信息,对指导临床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康荣.腹部CT.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98-110.

[2]张肇达,严律南,刘续宝.急性胰腺炎.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