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策略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1

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策略谈

方小兰

方小兰江西省龙南中学341700

众所周知,英语教育强调以发展语言运用能力为根本目的,而语言运用能力目标的第一要素就是语言技能。在语言技能中,阅读理解能力又是重中之重,它是英语综合能力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阅读理解的突出变化就是加大了语篇的词量,而加大语篇的词量完全符合高中英语大纲提出的“高中侧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这一目的。所以说阅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广大英语教师所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高度重视阅读课的教学

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可以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英语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又是落实交际实践性的主要途径。

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要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学”,使学生具备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阅读。常见的阅读方式有:

1.略读:通过整体粗读,领略内容大意,帮助理解,为细读作准备。要寻找主题句,获取大意,找出每段的主题。一篇文章通常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的,在进行阅读课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找出主题句、抓住中心,使学生理解主题句与文章的具体事实细节的关系,没有主题句的段落就引导学生依靠段落中的衔接、句际关系来分析、推断和概括段落的大意,从而达到整体理解的目的,获得文章表达的正确的信息。

2.跳读:寻找所需信息,如年代、数字、人名、地名等,把握住关键词,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及时态等,抓住文章脉络。

3.细读:分段细读,注意细节,注意语言结构,处理语言点,抓住主要事实、关键信息,揭示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帮助深化理解。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段落与段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而每段的内容都与主题有着很重要的联系,所以弄清文章结构上的问题,对于把握文章主题、文章大意非常重要。

4.推读:推测未直接写明的含义、因果关系以及词义,猜测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新的单词、表达法或语法。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进行猜测,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形成了一种能力,这也是英语阅读的关键所在。培养学生猜词的能力是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一个环节,但是若遇到了关键的词句且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则要提倡学生使用手中的工具书,自行查阅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5.概读:要求学生从每篇标题到各个部分都进行概读,以归纳出要点,概括作者的主旨、意图、观点、态度,这样就能了解全文的概貌。概读还有助于学生把握上下文之间的意义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二、阅读课教学方法的转变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大胆学习、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潜能,才能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学生要作为主体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参与中得到训练和发展;在课堂上要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调活动,在活动中理解课文的新知识点;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个性特点等,由教师引导进行多元化活动,使学生学会基础知识,达到教学目标,为英语交际打下基础,以交际为中心进行多样化活动。

三、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加强文化背景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生学英语也在学习英美等国的文化。由于东西方文化的诸多差异,学生在阅读中难免出现文化知识欠缺、文化理解困难的跨文化交际障碍,影响对阅读文章的理解。由于现实条件的局限,学生不可能零距离地正面感受外国人的生活,但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从侧面远距离地了解外国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除了学生自己进行大量课外阅读,教师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进行一定的阅读:

首先围绕课文向学生提供有目的、有计划的选择阅读材料。比如高一上学期是初、高中的过渡时期,学生的阅读习惯仍然停留在初中阶段。高一上半学期我使用的是初三的阅读材料,而且侧重那些故事性强的文章,从而适当地降低起点、减小坡度,尽可能使学生在同一起跑线上,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从高一的下半学期开始就使用高一上学期的阅读材料,慢慢地让阅读内容和课本同步。

其次,因为对于一篇文章的阅读理解,既要领会字面的意思,也要领会文章深层的含义,包括作者的态度、意图、文章的主题等等,所以我也注意到平时鼓励学生多读一些关于科技、地理、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书,中英文的都可以,力求体现时代感、现实性和生活化,这样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再者,课外阅读最好采用限时阅读。如果对学生做题的时间不加限制的话,就只能加重他们优柔寡断,思维太慢,而不能适应新的考试要求。同时长时间地做同一类型的练习,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可举行班内的小型竞赛,对成绩较好和进步较快的同学及时表扬和鼓励,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