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规范化培训路径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护士规范化培训路径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

张晓蓉

(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四川绵阳621000)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3-0281-02

开展新入职护士培训是培养合格临床护士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有力措施,对于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的通知,同年5月四川省卫计委发布了《关于开展护士规范化培训试点的通知》及《四川省护士规范化培训试点方案》。我院成为四川省首批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之一。我院护士规范化培训时间为24个月,定期轮转不同专业科室,每个专业科室轮转时间为12周。消毒供应中心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科室,需要新护士掌握专业的消毒灭菌及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临床路径是现代质量管理的一种新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护理管理者的关注,并逐渐被引入临床护理教学[1]。为提高规范化培训护士(以下简称规培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较快适应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育培训组结合本科的特点将临床路径这种高效、低耗、程序化、标准化、有时间性、有计划性的先进的工作模式[2],应用于护士规范化培训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2014年3月—2015年12月,进入消毒供应中心进行规范化培训护士生9名,本科学历2人,专科学历7人,作为对照组;2016年6月—2017年3月进入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培训护士6名,本科学历1人,专科学历5人,实施护士规范化培训路径,作为观察组。

1.2方法

消毒供应中心成立护理教育培训小组,建立严格的师资准入制度。护士长任教学组长,组员为主管护师4名,副主任护师1名,在本专业工作时间>10年。教学组长负责制定教学目标、实施计划及评价考核、持续改进等,组员负责实施教学方案及数据采集等,培训实行导师制,专人负责。根据四川省《护士规范化培训大纲》、消毒供应中心行业标准和《消毒供应中心岗位培训》制定本专业培训路径,见表1。2016年3月后进入本科室的规培生按照培训路径实施培训。2016年以前的规培生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跟班带教为主。

表1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规范化培训路径表

1.3实施及评价

观察组入科后由教学组长指定培训导师,发放培训路径表,导师一天内完成入科宣教,讲解培训路径及实施方案。观察组规培生在消毒供应中心培训时间为12周,在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发放区三个区域分段学习,围绕专科知识、专科操作、质量标准,将学习内容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等级,规培生每季度完成小讲课1次,完成《护士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观察组规培生由导师每月理论和操作考核1次,教学组长不定期抽问,成绩计入《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培训期结束由导师和护理教育培训组共同完成培训护士岗位胜任力考核表,见表2。对照组规培生在培训期间由护士长指定老师带教,跟班培训,集中理论授课和操作培训,出科前由护士长统一组织理论和操作考核。

表2规范化培训护士岗位胜任力考核表

2.结果

2.1两组规培护士在专科理论、科技能操作考核得分方面,观察组理论平均成绩94.5,对照组理论平均成绩89.8,成绩提升5%;观察组技能考核平均成绩96.2%,对照组平均成绩90.5,成绩提升6%。

2.2两组护士在岗位胜任力方面,观察组在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沟通协作、工作主动性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2.3在规范化培训护士对培训师资进行评价时,观察组导师在教学态度、教学能力、带教能力等方面得到规培生的一致好评,满意度为95%,对照组规培护士对教学师资满意度为82%。

3.讨论

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提高护士整体素质的必由之路,是护理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保证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3]。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护生完成护校基础教育后进入临床工作实践的主要教育形式,也是护士职业生涯的起点。将临床路径引入护士规范化培训,改变以往新护士传统跟班教学为主的培训模式,将教学内容标准化、流程化,实行一对一导师制,优化培训模式,通过规范化培训,确保新入职护士能够掌握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沟通交流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增强人文关怀和责任意识,能够独立、规范地提供护理服务,以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健康服务需求。国家已正式颁布了护士规范化培训大纲及实施方案,护士规范化培训路径的实施,在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岗位胜任力方面取得了满意效果。但是,护士规范化培训还处于起步阶段。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还处于起步性研究阶段,培训、考核以及质量评价体系尚待建立与完善,需要广大护理工作者在认识其重要性的同时,不断地开拓工作思路,总结经验,使之早日规范化、标准化[4];同时,导师制的引入,使导师在培训工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培训导师的师资认证,以及师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应不断完善导师的培训体系,建立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马成芳,萇丽华.临床路径在护理实习生教学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2014年2月第29卷第3期:231-233.

[2]戴红霞,成翼娟.临床路径—科学、高效的医疗护理管理新模式[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3):208-211.

[3]樊落,席淑华.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44-147.

[4]胡晓鸿,秦彦荣.护士规范化培训后岗位胜任力现状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年6月26日第22卷第18期,2529-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