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换乘站客流组织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地铁换乘站客流组织研究

雷思嘉

广东省东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523000

摘要;当今时代,随着地铁作为一种交通工具的逐渐发展,积极地做好地铁换乘站的客流组织工作,已经成为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极其注意的一个问题。而地铁换乘站的工作人员在组织客流时,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阻碍了乘客的顺利通行。因此,工作人员加大对于换乘站的客流组织工作的研究,以提升换乘站的客流组织工作效率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则通过分析影响地铁换乘站的客流组织工作的因素,谈论了有效组织客流的相关原则及具体措施。

关键词:地铁;换乘站;客流组织;

随着城市地铁建设速度的加快,地铁线路数量逐渐增加,作为连接线路与线路之间的换乘站、其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换乘站是地铁网络化运营实现“有机衔接、协调运转”核心任务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城市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环节。由于换乘站客流量大,客流方向较多,换乘站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高峰时段拥挤进一步加剧,特别是节假日出现大客流拥挤更为严重,因此对于换乘站的客流组织管理已成为地铁客运管理中的难题,也是地铁运营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是指出行者为到达目的地,进行轨道交通间的换乘或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换乘的一种行为活动。轨道交通换乘主要包括:轨道交通线路之间的换乘、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的换乘、轨道交通与私人小汽车、自行车等交通方式的换乘。本文中的轨道交通换乘特指城市轨道交通之间的换乘。

1.地铁换乘站的客流组织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就目前我国城市地铁的建设状况来看,其线路以及站点的建设正在日益趋于完善,更多的地铁换乘车站将出现在不同的地铁线路中。而换乘站的工作人员在这种环境下,如何地使乘客实现安全、便利、快捷、有效的换乘,就成为其当前工作的重点之一。工作人员要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努力弄清楚影响换乘站的客流组织工作的因素。具体而言,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可以归为以下两点:

(1)首先,地铁换乘站站台之间的组合形式会极大地影响到客流组织。我国当前的地铁换乘车站主要是以同一平面与上下两层这样两种形式结合的,不同的结合方式会影响到乘客的换乘速度。以同平面的换乘来讲,这种换乘较为安全,乘客即使一涌而出也不容易出现交通事故,但是,正是因为乘客换乘的拥挤状况的存在,其换乘速度往往就会减缓。而就上下两层的换乘站台结合方式来讲,乘客稍一不注意,就容易造成伤害,乘客在换乘时一般都会稍微注意一下,这样也影响到了换乘的速度。

(2)其次,不同的地铁换乘方式也是影响客流组织工作的最为主要的因素之一。目前地铁换乘主要有站台换乘、结点换乘、通道换乘以及站厅换乘这样几种形式,不同的换乘明显地会影响到客流组织工作。就站台换成来讲,乘客直接又下车的站台换乘到上车的站台即可,这样乘客能够较少寻找换乘站台的时间,从而使得换乘变得较为方便。而就通道换乘来讲,乘客的下车站台一般处于两条地铁线路的交叉部位,二者的车站结构不一,可能会出现换乘站台距离较远而无法直接通过的状况,这样就需要乘坐专用的连接的通道或者是楼梯来换乘,乘客换乘时间延长,就会造成客流拥挤从而加大了客流组织难度。

2.地铁换乘站的客流组织的研究

(1)换乘站客流组织的特点及原则

地铁换乘方式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而且换乘站一般客流较大,同时客流流线复杂,具有多向性、不均衡性等特点。换乘站应该根据不同的换乘方式,在客流组织管理上注意采用不同的方法。总原则是组织好换乘客流,缩短换乘路径,减少换乘客流与进出站客流的交叉、干扰,保持客流运送过程的畅通,避免拥挤,更重要一点是保证安全,便于大客流发生时及时疏散。

为此,在进行客流组织时应特别考虑下面几个方面的原则。

遵循客流组织的特点,当站台等候乘客超过站台的容量时,应采取"由内至外、由下至上"的客流控制方式,以便换乘客流组织能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中进行。

根据售检票点的位置、出入口、扶梯、楼梯位置,合理安排人员引导,利用栏杆与铁马使行人流动线简单、明确,尽量减少客流交叉、对冲。

保证换乘通道的畅通,严格区分快速通道与慢速通道,人流汇聚点减少功能性服务,使人流得以快速疏散。

完善行人导向系统,快速分流,减少客流集聚和过分拥挤现象。满足换乘客流的方便性、安全性、舒适性等一些基本要求。如:恶劣天气下的保护、气候调节、对残疾人专门设计无障碍通道;又如:充足的照明、开阔的视野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系统等。

(2)换乘站的客流组织

根据以上几点,结合对各种换乘方式的分析,整理出不同换乘方式客流组织的一些注意事项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同站台换乘时,乘客在同一站台另一侧换乘。这种换乘距离也是很小,然而仍存在两线换乘客流之间的对冲(特别是两侧同时到站)。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车站应加强播放提醒广播,避免发生危险。制约同站台换乘能力的主要因素是站台宽度与列车间隔,前者关系到站台的容量,后者关系到站台出清的快慢。这两者都是客流组织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上下层站台换乘即一字换乘或结点换乘时,如果只使用单一的换乘方式换乘能力较小。这种换乘方式需要通过楼梯、扶梯等位移设备辅助换乘。这些设备的通过能力就决定了换乘的通过能力,因此需要安排人员在设备附近进行引导或广播,充分发挥设备的通过能力并且保证安全。如果上下层站台还存在共用换乘平台,即在共用换乘站厅有4个客流方向,必须放置栏杆或铁马将不同线路不同方向的换乘客流分隔,避免客流交叉。

站厅换乘方式增加了乘客的换乘路径,乘客下车后,无论出站还是换乘,都必须经过站厅。但是由于下车客流都只朝一个方向流动,客流行进速度较快。这对站台与站厅的连接设备通行能力要求较高。为避免站台拥挤,必须在扶梯楼梯安排专人引导;引导乘客使用通行能力较好的设备设施。在站厅层,必须做好进出站客流与换乘客流的快速分流,充分利用导向和工作人员引导。此外在站厅通道要将两条线路的换乘客流分隔,避免客流对冲;换乘客流到达站厅层后,客流由4向变为2向,方便分隔与引导。广州地铁体育西路站利用栏杆明确地将站厅付费区分隔,所有换乘的乘客都靠右行走,大大提高了换乘的速度。

通道换乘是站内换乘路径最远的换乘方式,对于换乘乘客来说并不方便。然而它却能利用充分的空间组织客运分流。这种方式是最舒适的换乘方式,客流组织也较容易,安全性足够高。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每种换乘方式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所以,只有多种换乘方式的灵活组合才能更大效率地缩短乘客换乘时间,完善换乘条件。如广州地铁客村站,就是以站厅换乘与结点换乘相结合的方法,使狭小的站台高速分流,提高换乘速度与安全性。公园前站虽然只使用结点换乘一种方式,但它两条线路的站台都是一岛两侧式,利用站台组合的多样性优势,同时能将换乘客流与出站客流分隔,而且两条线路的换乘客流不对冲,这种换乘方式的效率也非常高。

结语;地铁是对城市影响较大的公共交通工具,实际运营情况证明,如何促进地铁车站换乘客流进行合理的组织、发挥地铁运输的潜力、提高车站员工效率、发挥地铁设备的最大效能、提高地铁运营管理的效益,值得广大从事该行业的工作者研究。

参考文献;

(1)地铁换乘站客流组织研究_耿伟娜

(2)地铁换乘站客流组织研究_康海燕

(3)地铁换乘站客流组织研究_宋雨洁

(4)地铁换乘站客流组织研究_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