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河道治理中清淤及淤泥处理技术初探温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7
/ 2

中小河道治理中清淤及淤泥处理技术初探温杰

温杰

山西水务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2

摘要:河道治理工作在我们国家各项经济建设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我国在处理河道淤泥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发展,中小河道的淤泥清理技术也有所提升。本文先分析了当下中小河道治理过程中各种清淤和淤泥处理技术,之后具体探究了关于各项淤泥处理技术的应用,并展望了今后淤泥处理和清淤技术发展前景,希望能够给从事中小河道淤泥治理的工作人员一些帮助和建议。

关键词:中小河道治理清淤处理技术

引言

以往的河道治理过程中关于淤泥清理的问题较为繁杂和琐碎,具体表现在如何有效提升灌溉与防洪能力等,自从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中小河道清淤工程把优化水质和解决河道源的污染抬升到较高的地位。这就说明河道清淤工程需要重视使用淤泥处理的技术手段,但是相关数据表明中小河道清淤技术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处理淤泥和河道污染问题上难以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故本文将重点分析河道清淤技术的选择和应用。

1中小河道治理过程中关于清淤技术的运用

1.1排干的清淤技术

排干的清淤技术适合在河道的径流量较小,并且不具备通航和防洪能力的河道清淤工程中,具体分为干挖和水力冲挖这两类。干挖的清淤方式表示工程在施工的时候利用挖掘机来挖掘淤泥,并借助渣土车往外运送。这种办法能够使施工程序更加简洁方便,不需要使用复杂的施工设备,还能实现较好的清淤效果。水力冲挖的清淤方式表示使用高压水枪来冲洗和洗刷底部泥垢,被冲洗的泥浆将会沿着水流的方向达到海拔较低的地方,之后就可以开展相关的吸取和运输工作。水力冲挖的施工成本不高,对于机械设备的整体要求也不高。所以排干的清淤方式能够确保施工质量和效率,尽管河道中垃圾物质较多也能够实现较好的清淤效果。但是施工人员应该合理地管控好时长,河道汛期时不应该开展施工工作。

1.2环保的清淤技术

环保的清淤技术基于对水体环境的有效保护,然后合理地改善河道的水质条件。河道工程在开展施工工作的时候,环保的清淤方式对于相关机械设备的要求也很高,施工人员还应该有效地管控好水体的浑浊程度,并科学地选定适合淤泥排放的位置。当下,在很多中小河道的清淤工作中使用较广的是环保的绞吸式清淤技术,它能够合理地控制好污染物,防止其进一步地扩散或者泄漏到其他地方。

1.3水下的清淤方法

水下的清淤工作需要借助挖泥船这一主要平台,先把清淤装置安置在挖泥船上,然后开挖河道上的淤泥,还要利用相关的管道进行运输工作。根据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清淤方法可以分成几类,分别是绞吸式、抓斗式、斗轮式或者泵吸式,抓斗式一般适合于杂物很多、淤泥层很厚的中小河道中,船上的液压抓斗抓取将水下面的淤泥,然后利用管道进行运输。而绞吸式清淤中绞刀的开挖较为开放,很有可能会出现再次淤积的情况。泵吸式清淤方法比较适合小型河道,能够对淤泥进行转移和清理,但是在实际施工的时候容易吸出很多河水,从而加剧淤泥的处理难度。

2中小河道治理中淤泥的处理技术探究

2.1处理污染类淤泥的钝化技术

因为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方经常排放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水,使得河道泥沙中含有较高浓度的重金属污染物质,对于污染类淤泥的处理方式一般会使用钝化的处理技术。由于环境等条件的不同,淤泥的重金属污染物质的活性程度也有所区别,钝化处理能够在淤泥里面加入相关的化学物质,更好地降低重金属的活性程度,实现有效地控制河道污染进一步扩散。另外,河道淤泥中化学物质容易和淤泥进行化学反应产生携带着重金属的物质,这可以减少重金属的浸出频率,有助于降低重金属的危害程度。

2.2无污染与有污染的淤泥处理方式

由于无污染淤泥和有污染淤泥两者有所不同,所以它们的处理方式也各有风格。有污染的淤泥中污染物类型多样,它的处理方式应该根据污染物的类型而定。处理有污染淤泥的时候需要思考怎么样更好地降低其污染程度,比方说使用钝化的稳定技术来减少淤泥中的重金属数量。另外,施工人员还需要思考淤泥处理之后的用处,然后选择合理有效的淤泥处理技术,如果淤泥中氮、磷等营养盐类含量很高,运用淤泥处理技术之后可将其作为填土和建设路堤的资源。

2.3堆场淤泥的处理方式

2.3.1堆场表层的处理技术

河道清淤的时候可以发现淤泥含有较高的水分,淤泥中颗粒大小实际很小,,含有百分之二十以上的黏粒,故淤泥性质的不同使得淤泥在堆场中沉降和堆积速度有所区别,一般来说,堆场表层的泥沙固结时间很长。完成了吹淤操作后,淤泥堆场在落淤之后一段时间中表面将会出现高达二十厘米的纯天然硬壳层,它的下部的淤泥呈流水状态,它含有较高的水量,不利于地基处理工作的顺利展开。堆场表层的处理技术表示淤泥堆场中使用原位的固化处理方式,淤泥堆场的表面可以形成人造的硬壳层,它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有助于排水板的铺排和堆载等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比较适合小型机械开展施工建设工作。关于人造硬壳层的设计要有效地结合施工后期的规定和要求,并了解下部淤泥的性质和特点,开展多次实验和模拟操作,明确人造硬壳层的厚度与强度系数。

2.3.2堆场周转时的处理技术

堆场数量太多会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化利用,故施工工程要对堆场进行周转,也就是及时有效地运用和处理好堆场里的淤泥,然后重新放过淤泥在里面,这样就能实现堆场的充分及有效利用。其中堆场周转的技术需要运用小堆场和高效的周转观念,与之前那种大堆场和占地多的方式截然相反,它能够有效地处理和协调好当地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另外,制定堆场周转技术的时候还应该思考淤泥的处理数量以及堆场的空间面积和周转的次数等内容,这项技术一般与干花和固化技术相适应,利用固化或这干化淤泥充当堆场的围堰,还可以促进堆场中淤泥的有效运用。

2.4淤泥的资源化处理技术

淤泥的资源化处理技术不仅是淤泥的固化、土壤化与干化,还包括废弃淤泥的再次利用。除此以外,淤泥的资源化处理技术也表示变淤泥为砖瓦的热处理技术。热处理具体方法是让淤泥处于加热和烧结的状态下,淤泥在高温的燃烧和作用之下可以转变为建筑类材料,然后根据使用原理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熔融与烧结这两种类型。烧结的加热温度要达到800摄氏度到一千两百摄氏度之间,并对淤泥进行脱水,对淤泥中的有机成分进行分解,促使粒子之间的有效黏结,一旦淤泥的含水率达到一定标准,就可以制成砖块和水泥。而熔融的加热温度需要达到1200摄氏度到1500摄氏度之间,也是经过淤泥的脱水、分解有机成分、熔化其无机矿物质,这样一来熔浆冷却之后就可以做成陶粒。

3结束语

中小河道治理过程中清淤及淤泥的处理能够促使河道通航能力的提高,也能够提升河道的排灌和泄洪水平,中小河道治理工程需要重点把握河道清淤的相关技术手段,根据河道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进一步改善河道淤泥的清理治理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包建平,朱伟,闵佳华.中小河道治理中的清淤及淤泥处理技术[J].水资源保护,2015,01:56-62+68.

[2]赵凤杰.中小河道治理的综合技术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12:11-12.

[3]黄显东,邝臣坤,胡利强.东引运河、寒溪水流域河道生态清淤及淤泥处理技术探讨[J].广东化工,2013,10:110-111.

[4]韩黎.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

[5]沈亚威,刘思韬.中小河道治理中的清淤及淤泥处理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4).

[6]罗梅光.基于中小河道治理中的清淤及淤泥处理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