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践行德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脚踏实地践行德育

姜晓娜姜建民

山东省昌邑市新村中级中学261399

当下学生德育的缺失现象究其原因是由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方面造成的。德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养他们优良的思想品德,从实际出发找出原因,践行德育,发挥家校合作的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要努力加强自身素质修养,不断完善自己,重视德育发展,找回孩子们缺失的良好品德,完善孩子的人格,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在生活中感受快乐,健康成长。

班主任和学科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者,与他们交流后,发现当下中小学德育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案例呈现:某日值班时,学校门口站着三个浓妆艳抹、举止猥琐的女生,在清一色校服中她们另类的着装打扮特别突兀。值班领导上前呵斥其离开,于是发生口角,女生直呼老师姓名破口大骂,一副泼皮无赖的形象,那斗志昂扬的神态让众人心生反感。诸如此类的事情屡见不鲜,这不禁引发我们的思考:孩子们最基本的素养去哪儿了?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现象?我们如何拯救迷失的孩子?

一、分析其原因。

1.当下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农村人特别是青壮年都忙于生计,将孩子留给祖父母、外祖父母代为照管,久而久之,隔代教育带来了不少负面的影响——隔代亲的教育造成了长辈对孩子的溺爱、宠爱,从而致使孩子们的“畸形心理”日益呈现。另外,部分家长文化素质较低,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时间极少,使得亲情疏远:一方面,父母、子女之间无亲情可言;另一方面,子女不懂得感恩,更有甚者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稍有不如意就又哭又闹。而且这部分家长不懂也不会指导孩子的学习,更谈不上配合学校加强对孩子的管理,甚至无暇顾及孩子的发展,认为只要能给孩子提供不愁吃穿的物质生活就足够了,认为孩子交给了学校,学校和老师就得负责学生的一切。他们对孩子的学习、日常生活习惯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因此养成了孩子们不听从管教、自由散漫、无拘无束、唯我独尊、目无尊长、不懂文明礼貌等不良习惯。还有大多数家长和部分农村老师认为:考上大学是孩子们走出农村、摆脱贫困的唯一途径,因此只看到孩子的成绩,对孩子的品德不是很重视,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孩子某些坏习惯的养成。加之中小学生心理、身体发展不成熟,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或他人唆使,而产生偷摸、打架、耍流氓等行为,学坏容易学好难。

2.教师是实施学生德育的主导,教师缺位的现象也是造成学生德育迷失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阵地丢失,二是主导失度。阵地缺失主要体现在:虽然不少学校在学校工作计划中安排了主题教育活动,但主题教育活动往往被其他任务所取代。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学校管理者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了德育目标的达成。思想品德课是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因教学低效、无效,这一主阵地面临丢失的危险。不少学校的思想品德教师由语文、数学教师或学校管理人员担任。因为“副科”的学科定位,思想品德教师教学能力低,教师教学考评不关注该学科等,思想品德课被上成语文课、知识课,失去了行为指导、行为转化的教学功能。

教师行为失度的现象很常见。比如,操场上正在进行升旗仪式,学生们神情严肃地行注目礼,个别教师却把手插在口袋里,站姿歪斜,来回行走,接听手机;在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在上公开课前,指定学生课前背诵公开课上教师提问的答案;学生口是心非、口号式的回答,得到教师的表扬;学生犯错误后撒谎没有被教师发现,没有受到批评;抄袭作业、考试作弊获得高分,教师却给予表扬;教师出现教学错误不肯认错……这些课堂表现给予学生的都是不良的诱导。

二、针对其原因有的放矢,要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的完善德育。

1.从家校沟通做起。学校专门成立家长委员会,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通过邀请一些资深的教育专家、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倾听,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使家长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提醒家长还应主动与任课老师、班主任联系,加强沟通,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共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

可举行各种活动,如:举办红歌赛“党在我心中”,进一步加强学生爱国教育;利用节假日,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更好地发扬尊敬、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组织学生为孤寡老人做一件好事,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等。

2.教师是实施学生德育的主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做到谈吐文雅、庄重含蓄、幽默风趣、彬彬有礼、文明礼仪常伴左右,一言一行都为学生做表率、起示范作用。要教学生学会做人:不管将来自己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懂得尊重人、关心人、善待谦让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要把这些美德一一培植到学生的心灵深处,转化成学生的信念,使其成为学生一笔真正的精神财富。

学校的宣传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等多以德育方面的内容为主,学校广播室多以时事教育、主题教育等主题为内容,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要发挥其在学校组织活动的主要作用,杜绝其边缘化。我们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理念,形成了多个德育特色品牌,如坚持二十年开展孝敬教育,推进少先队活动课程示范区,弘扬家训文化丰富校外德育资源等。

教育不是一切,更重要的是生活。要重视德育,找回孩子们缺失的基本素养,完善孩子的人格,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在生活中感受快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