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投资模式下的项目风险评价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0-20
/ 1

BT投资模式下的项目风险评价初探

黄晨

黄晨

广西大学物理学院项目管理专业

摘要:BT投资模式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参与主体多、法律关系复杂、工程管理难度大,所面临的风险复杂多面,能否准确的识别风险因素并加以评价是实现风险控制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BT项目投资风险因素,并探讨了模糊评价方法在BT投资模式下的项目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关键词:BT模式;项目风险评价;模糊评价

一、BT项目投资风险因素分析

BT项目投资风险是指在BT项目的特许、建设、移交等阶段的投资活动中,投资者预期投资利益发生损失的不确定性。BT项目投资风险主要包括:政府信用、市场竞争、工程控制、技术故障、环境影响等可控制的经济风险。笔者着重就几种主要风险展开分析:

(一)回购风险

1、政府信用风险

BT模式是否能顺利实施有赖于政府和项目投资人之间的信任程度的高低,从一定程度上说BT项目投资人面临的最大风险是政府信用风险。在实践中,政府信用风险通常表现在三个方面:政府在BT合同中的优惠承诺或其它政策扶持约定随着政府政策的变化或政府换届而无法兑现。政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单方面要求增加工程内容或修改设计方案。拖延回购款支付或延期支付回购款。

2、政策调整风险

随着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整,地方政府的经济政策必然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这种调整或将导致政府对BT项目投资人的承诺发生变化,从而增加投资人的风险,或影响项目按合同约定回购。

3、政府财政风险

BT项目的回购需要以地方财政作为基础,而财政支出通常是专款专用,需要根据每年度的财政预算安排支出。财政收入的不确定性导致BT项目的回购必然会受到影响。

(二)融资风险

1、利率风险

主要是由于利率的变动直接或间接的造成项目收益受到损失的风险,对借贷双方来说利率风险同时存在。如果双方采用固定利率则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利率上升则贷款银行将承受一定损失,反之利率下降项目投资者承受利息损失。

2、流动性风险

指由于正的现金流量不足或延迟使投资者难以支撑项目的正常建设,从而导致项目失败进而使项目参与各方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3、预期回报风险

造成该风险的原因有项目投资超出了投标报价时的估算而合同价又是固定不可调融资不利造成资金成本过多、项目管理不善、分包不利、业主不能其约定的还款保证等。

二、风险评价的数学模型

BT项目风险因素很多,若采用单级模糊综合评判,因素权重很难适当分配,因此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

(一)因素集的确定

归一化处理,最大值为33.3%,属于中风险项目。

参考文献

[1]杨文领,俞列,林滨滨.基于模糊数学的BT项目风险评价管理研究——以湖州八里店农民安置房为例[J].科技信息,2011年30期.

[2]程鸿群,邱辉凌,张洛.BT?投资模式下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项目风险评价[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4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