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肛瘘核磁检查的扫描方法及优化扫描序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探讨肛瘘核磁检查的扫描方法及优化扫描序列

程艳玲张春霞孔钟声

(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新疆喀什844000)

【摘要】目的:探讨选择合理的肛瘘核磁检查序列、扫描方法及优化的扫描参数以获取优质满足诊断需求的图像。方法:通过选取不同扫描方法及扫描参数不同,从图像显示肛瘘内外口及瘘管走形情况方面来分析图像质量。结果:肛瘘核磁检查选取自旋回波类序列,平行或垂直肛管走形的扫描方法、优化的扫描参数可以获取高质量的图像,有助于显示肛瘘内外口及瘘管的走形。结论:肛瘘核磁检查,序列选取合适,扫描方法合理,优化扫描参数,缩短扫描时间能为肛瘘的诊断提供最优的图像。

【关键词】MRI;检查设备;扫描方法;参数优化

【中图分类号】R4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0-0177-02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areasonablemethodfortheexaminationofnuclearmagneticresonanceexaminationsequence,scanningmethodandoptimizedscanningparametersofanalfistulainordertoobtainhighqualityimages.MethodByselectingdifferentscanningmethodsanddifferentscanningparameters,toanalyzetheimagequalityofimagedisplayfrominsideandoutsidethemouthandanalfistulaofzouxingfistula.ResultsMRIselectedspinechosequence,imagescanningparametersoptimizationscanningmethod,parallelorperpendiculartotheanalcanalshapecanobtainhighquality,helptoshowtheshapeofinsideandoutsidethemouthandanalfistula.ConclusionItisthebestchoiceforthediagnosisofanalfistulathatthenuclearmagneticresonanceexaminationofanalfistulaissuitable,thescanningmethodisreasonable,thescanningparametersareoptimizedandthescanningtimeisshortened.

【Keywords】MRI;Inspectionequipment;Scanningmethod;Parameteroptimization

随着目前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质量的提高,导致肛瘘的患者日渐增多。肛门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称之为肛瘘,包括内口、外口及瘘管三部分,青壮年男性为好发对象,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现治疗的主要手段仍是手术,而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找准内口和外口,明确瘘管的走形,并准确评估肛瘘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本文旨在找出最合适的序列及最优化的扫描参数,提供高质量的图像,给手术提供最可靠的依据。然而肛瘘核磁检查的质量参差不齐,究其原因可能与检查方法不够规范有关,本文简述肛瘘核磁检查的基本技术要求,扫描序列及参数选择,以供参考。

1.MRI扫描设备及技术要求

1.1磁场及线圈的基本要求

建议采用高场强1.5T及以上的扫描机进行扫描,以获取较好的信噪比及脂肪抑制效果;推荐使用腹部线圈及相控阵线圈。设备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推荐采用并行采集技术,有利获得较好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

1.2扫描序列及参数的基本要求

(1)扫描序列:采用SE或TSE序列以提高图像信噪比;

(2)分辨率:为了更好的显示肛瘘内外口及瘘管,需采用高分辨率扫描,扫描层厚在3~4mm;

(3)脂肪抑制:为了清除显示病变的范围及周围肌肉的侵犯情况,均匀的压制技术必不可少;

(4)扫描方法:冠状位扫描时,必须平行于肛管的走形;横断位扫描时,需垂直于肛管的走形,这样更有利于显示瘘管的情况及走形;扫描方法特别重要,许多肛瘘患者检查定位不到内外口,就与扫描方法有很大关系。

2.肛瘘MRI序列及参数优化

2.1冠状位T2WI

TR=4000~6000ms,TE=80~100ms,NEX=2,层厚=3~4mm,层间距=10%;相位编码方向左右,FOV=220mm;回波链=23,带宽=200Hz/Px;矩阵256*256;采用并行采集技术,快速因子为2。

2.2横轴位T2WI

TR=4000~6000ms,TE=80~100ms,NEX=2,层厚=3~4mm,层间距=10%;相位编码方向左右,FOV=200mm;回波链=23,带宽=200Hz/Px;脂肪抑制序列,若压脂不理想,可采用TIRM达到均匀压脂;矩阵320*320;采用并行采集技术,快速因子为2。

2.3横轴位T1WI

TR=500ms,TE=10ms,NEX=2,层厚=3~4mm,层间距=10%,相位编码方向左右,FOV=200mm;回波链=3,带宽=178Hz/Px;矩阵320*320;采用并行采集技术,快速因子为2。

2.4增强扫描T1WI

TR=550ms,TE=10ms,NEX=2,层厚=3~4mm,层间距=10%,相位编码方向左右,FOV=200mm;回波链=3,带宽=178Hz/Px;矩阵320×320;需增加频域饱和法脂脂肪抑制;采用并行采集技术,快速因子为2。

3.结果

通过以上方法及参数的选择获取的图像由影像中心5名高年资医师从图像质量及显示病变情况方面分析:

3.1自旋回波类序列是MRI中的经典序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图像具有较高信噪比,组织对比度好,对磁场的不均匀敏感性低,因此磁化率伪影很轻微,用此类序列可提高图像信噪比,清楚显示解剖结构;

3.2TSE序列高分辨率垂直于肛管的横轴位T2WI及脂肪抑制序列对瘘管的显示均为高信号影,通过脂肪抑制技术的应用,使得病变范围更加清楚,更容易显示瘘管的走形,再加上高分辨的扫描,垂直于肛管走形的扫法,使之肛瘘内外口的位置显而易见,病变与肛门括约肌关系也可给出更准确的评估;T1WI横轴位序列能较好的显示解剖结构,但病变与周围正常结构却常难以区分,但通过与T2WI同层面的结合使定位更加准确;T2WI平行于肛管走形的冠状位的扫描方法,使内瘘口的显示率提高;矢状位T2WI对直接诊断肛瘘的价值不大,但某些较小的瘘管或特定位置的瘘管在矢状位上可清楚显示,此方位可据实际情况选择。

增强扫描后T1WI脂肪抑制序列冠状位及横轴位的扫描由于管壁的强化,可更清楚的显示瘘管形态走形及肛管内外括约肌的关系,还可与脓肿鉴别。

4.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选择SE或TSE序列,高分辨率冠状位T2WI、横轴位T2WI及脂肪抑制、横轴位T1WI,增强后T1WI冠状位及横轴位扫描,及平行或垂直肛管走形的扫描方法、合适的参数,即可获取满足诊断需求的图像,给临床手术提供准确的建议,确保手术的成功,减少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李莹,李传福.3.0T磁共振在肛瘘解剖结构显示及肛瘘诊断中的应用[D].济南:山东大学,2008.

[2]张玉茹,李非.影像学检查在肛瘘诊断中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2,52(24):95-96.

[3]关天明,丛喜达,王立娟,高分辨率MRI在复杂肛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20(10):94-95.

[4]丛喜达,关天明,核磁共振成像在肛瘘诊断中应用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9(26)2045-2046.

[5]吴燕兰,王业皇,影像学检查在肛瘘诊断中的研究进展[J].河北医药,2015,37(11):1715-1717.

[6]张明星,谢明国.3.0TMRI在肛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03):107-107.

[7]郎学森,孙国红,洪洋等,MRI与瘘道造影对于复杂性肛瘘诊断的不同价值[J].中国医药导刊,2012,9期:1506-1507.

[8]尚慧荣,谢昌营,邵继满等,磁共振成像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2,12(04):84-86.

[9]王伟,王姗姗,栾丽.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及肛瘘的高分辨MRI诊断[J].新疆医学,2015年45卷(11):91.

[10]范艺丰.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瘘的研究进展[J].医药前沿,2017,7(3):36-37.

[11]庞小东.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瘘的磁共振诊断与应用价值[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