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构成及影响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2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构成及影响因素

段肖亮

段肖亮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467000

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的医疗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就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构成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发病原因、死亡率以及预后处理措施等相关因素展开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结果:急性脑血管意外、休克、外源性中毒等是导致患者出现昏迷症状的主要病因,分别占37.5%、26.67%、25%;高热、少尿或无尿、缺氧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昏迷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较高的特点,快速、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治疗成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病因构成;影响因素

昏迷是指患者处于对外界刺激的无反应状态,而且无法被唤醒去认识自身以及周围环境的一种意识障碍[1]。病情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患者陷入持续性意识完全丧失的状态,颅内病变和代谢性脑病是导致患者出现昏迷症状的常见病因。不仅对患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还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和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我院在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急诊昏迷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总结,取得了十分可喜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病例选择

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急诊昏迷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调查对象。在取得患者或患者家属同意后,详细回顾了120例急诊患者在接受诊治和护理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并进行了的系统的分析和总结。据统计,120例急诊昏迷患者中,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50例;患者的年龄在4岁至80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为(46.7±5.3)岁。30例患者死亡,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死亡率为25%。

1.1.2诊断标准

针对本组的120例急诊昏迷患者均采用格拉斯哥(GCS)量表中的相关标准对患者的昏迷情况进行评估和测定,确保120例急诊患者的昏迷评分均≤8分;同时,对出现一过性晕厥的患者予以排除,对确诊为癔症性昏迷的患者予以排除,从而有效确保本次研究活动的科学性和严谨性[2]。

1.2方法

在取得120例患者或患者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对所有患者在我院接受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调研,对患者的发病原因、死亡率、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统计。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活动中所得的全部资料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及X2检验进行处理。

2结果

2.1病因分析

在本组的120例病例当中,共有85例患者在1天之内得到确诊(占70.83%)、30例患者在接受治疗2-3天内得到确诊(占25%)、5例患者病因不明(占4.17%)。急性脑血管意外、休克、外源性中毒等是导致患者出现昏迷症状的主要病因,具体情况如下:由于急性脑血管意外导致患者昏迷共45例(占37.5%)、由于休克导致患者昏迷共32例(占26.67%)、由于外源性中毒导致患者昏迷共30例(占25%)、由于其他病因导致患者昏迷共13例(占10.83%)。

2.2死亡影响因素

我院对本组的120例急诊昏迷患者采取了十分积极的诊治和护理措施,最终共有90例患者抢救成功,成功率为75%;30例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为25%。高热、少尿或无尿、缺氧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具体情况如下: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共有46例患者出现了高热症状,12例患者死亡;共有34例患者出现了少尿或无尿症状,7例患者死亡;共有26例患者出现了缺氧症状,7例患者死亡;有其他原因导致患者死亡的共有4例,其中3例患者的血压出现异常症状、1例患者出现了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3讨论

近些年来,由于急性脑血管意外、休克、外源性中毒等原因导致患者陷入昏迷的发病几率越来越高,并且患者的年龄不断的提前。昏迷主要是由于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网状结构发生高度抑制而引发的较为严重的意识障碍,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较高的特点[3]。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降低了患者和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甚至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目前,针对昏迷并没有十分明确、有效的治疗方式和措施。在针对急诊昏迷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一定要重点对患者陷入昏迷时的发病缓急以及发病过程等相关症状进行询问,了解患者的本次昏迷是首发症状还是复发症状,争取在最大程度上掌握患者的所有病症;时刻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维持患者体内营养和水电解质的平衡状态,加强护理的强度和力度,对患者的体温、血压、脉搏等相关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观察和测量,预防并发症,从而有效的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感染症状发生几率,提高治疗的成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资料:

[1]王学群,刘静,张文娟,刘丽华,白璐.综合性医院急症分诊护士鉴别低血糖性脑功能障碍的意义[J].齐鲁护理杂志,2007,19(26):173-174.

[2]DunnWF,AdamsSC,AdamsRW.Latrogenicdeliriumandcoma:anearmiss[J].Chest,2008,133(5):1217-1220.

[3]姜正伟,闫波,刘文海.急诊早期开胸心肺复苏术22例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468-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