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各序列成像在诊断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MR各序列成像在诊断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价值

贾小青

贾小青

(山东枣庄枣庄市立医院放射科277100)

【摘要】目的探讨MR各序列成像在诊断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0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45个非出血性病灶和32个出血性病灶),分别采用常规序列、场回波序列(FE)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扫描病灶,分析各序列对出血性病灶和非出血性病灶的检出情况及信号特点。结果各序列在非出血性病灶的信号差异较大,其中常规、FE和FLAIR序列分别为长T1长T2、略高及高信号,在出血性病灶上常规序列与FLAIR差别不大,但FE序列为环状或片状低信号。FLAIR序列非出血性病灶检出率高于其余两序列,FE序列出血性病灶检出率高于其余两序列,且常规序列出血性病灶检出率高于FLAIR序列,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各序列成像诊断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价值信号有差异,建议根据病灶是否出血选择相应序列。

【关键词】MR序列成像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7-0244-02

弥漫性轴索损伤为常见脑外伤,伴发轴索断裂,致残并导致植物生存状态,甚至死亡,因此及时诊断该病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1]。以往常采用CT诊断,但近年来发现MR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有较好诊断效果[2-3]。本研究分析MR各序列成像在诊断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病例为本院收治的20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范围15~56岁,中位42岁;致伤原因:车祸13例,重伤击伤2例,高处坠落5例;病灶类型:非出血性病灶45个,出血性病灶32个;部位:大脑半球皮层24例,深部脑组织28例,脑干18例和小脑7例。纳入标准:(1)有明确外伤史;(2)有进行性意识障碍;(3)外伤7天内进行MRI检查。

1.2方法采用东芝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对病灶分别进行常规序列、场回波序列(FE)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扫描。常规序列:层厚6mm,层间距1mm,矩阵256×224;FE序列:层厚6mm,层间距1mm,矩阵208×304,扫描时间为80s;FLAIR序列:层厚6mm,层间距1mm,矩阵256×224,扫描时间为110s。

1.3评价指标分析常规序列、FE序列和FLAIR序列对出血性病灶和非出血性病灶的检出情况及信号特点。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软件处理数据,所有数据均以“率”表示,序列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MR各序列成像的信号特点

2.1.1非出血性病灶常规序列扫描为长约2~15mm的长T1长T2信号,形状为小片状,边界不清晰;FE序列为片状略高信号,而FLAIR序列为片状高信号。

2.1.2出血性病灶常规序列扫描的影像表现较为复杂,长约3~17mm,包括等T1长T2信号、短T1长T2信号及短T1短T2信号;FLAIR序列与常规序列相似;FE序列较大病灶为环状或片状低信号,小病灶为片状低信号。

2.2MR各序列成像的检出情况FLAIR序列对非出血性病灶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序列和FE序列(P<0.05),常规序列和FE序列非出血性病灶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序列对出血性病灶的检出率高于其余两序列,且常规序列的高于FLAIR序列,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MR序列对不同类型病灶的检出情况[n(%)]

病灶类型n常规序列FE序列FLAIR序列

非出血性4540(88.9)35(77.8)44(97.8)ab

出血性3225(78.1)30(93.8)a21(65.6)ab

与常规序列比较:aP<0.05;与FE序列比较:bP<0.05

3讨论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表现为伤后持续昏迷,一般在脑部受到外伤后立即出现。该病灶根据病理特征可分为出血性病灶和非出血性病灶两类,由于两类表现不同,故在影像学信号有差异[2],本研究分析不同MR序列成像在不同类型病灶中的信号特点及检出情况。

本研究发现,三种序列在非出血性病灶的信号差异较大,常规、FE和FLAIR序列分别为长T1长T2、略高及高信号,但在出血性病灶上,常规序列与FLAIR的信号相似,FE序列为低信号。主要原因为三种序列的分辨率不同,且FLAIR和FE序列对组织水分显示的清晰度差于常规序列。FLAIR序列对非出血性病灶检出率较高,而常规序列对出血性病灶检出率较高,提示要根据病灶性质来选择合适序列。FLAIR序列因抑制了脑沟部位自由水,可将一些被溶剂效应掩盖病灶现象出来[3],故增加了非出血性病灶检出率,而由于出血性病灶伴有组织液渗出,FLAIR和FE序列对组织水分的显示清晰度较差,故检出率低于常规序列。

综上所述,MR各序列成像诊断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价值信号有差异,建议根据病灶是否出血选择相应序列。

参考文献

[1]李秀山,孙国柱,王月英等.高氧液治疗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早期疗效观察[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3,21(2):113-114.

[2]易自生,刘一平,陈志斌等.联合SWI与DWI在急性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应用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1,26(4):402-405.

[3]刘光裕,张鲁临,张小鹏等.MRDWI序列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11):1816-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