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形式及问题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形式及问题探讨

周海军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塔什库尔干县供电公司新疆喀什845250)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分析新时期制约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因素,探讨人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提出电力企业管理者应当正确树立安全管理理念,正确处理安全投入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电力安全管理基础体系。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安全事故;机械设备

引言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面临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建设规模逐年扩大,各行业用电量不断上涨,尤其是工程建筑行业,用电量增幅较大。全国建设工程现场临时用电发生触电死亡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左右,触电事故已是建设工程发生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必须要引起我们对工程现场临时用电的充分重视,通过强化现场管理来降低触电事故的发生。

1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1缺乏安全管理力度

在我国现阶段,大部分电力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都过分重视眼前短暂的经济效益,反而忽略了安全生产给电力企业带来的长远利益,导致电力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仍旧存在很多不足,特别是企业员工严重缺乏安全生产意识。总体而言,由于电力企业管理层的领导没有认识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作用,导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无法得到有效贯彻落实,使得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流失形式,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只停留在理论阶层而无法得到具体实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开展,并在无形中增加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难度和风险。

1.2缺乏有效的安全生产监管

电力企业要想有效实现长远的发展,提升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就要不断地健全与完善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通过聘用专业水平较高、整体素质能力较好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监管,以此来确保相关工作人员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都严格按照安全生产制度的相关标准生产,提高安全电力企业整体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生产质量。但在现实中,我国大多数电力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普遍缺乏专业技术水平较高和管理能力较好的安全生产监管人员,这就在无形中为电力企业日后的生产活动埋下了安全隐患,提高了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

1.3加大生产设备的创新力度

确保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最关键的一部分就是相关工作人员的支持、配合以及机械设备等的技术支持。但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大多数电力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仍旧普遍存在生产设备落后、陈旧的现象,再加上机械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工作无法真正得到有效落实,增加了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性。同时,由于专业型人才的缺乏以及生产技术的落后也会增加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性。

2完善策略

2.1安全是电力企业最大的责任和担当

新形势下,确保安全生产的任务重、责任大、要求高,电力企业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思想,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抓好安全生产,用安全生产平稳大局体现实干与作为。责任缺失是最大的安全隐患,电力企业要切实把安全生产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中、落到实处,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各负其责、严肃问责,严格把“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安全责任体系要求落实到每个方面、每个环节、每个岗位,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真空。各级领导层、执行层、操作层要对照自身职责,狠抓责任落实,强化安全措施,做到安全生产思想认识到位、制度执行到位、技术培训到位、检查考核到位、资源投入到位、隐患治理到位。

2.2理层的承诺、支持与垂范

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离不开管理层的重视和支持,管理人员应当认识到安全生产是企业获取经营效益的前提,率先树立安全生产的正确理念,加大对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与政策扶持,自上而下地贯彻安全管理策略。因此,管理层的承诺、支持和垂范是企业安全人力基础体系构建的首要条件。

2.3安全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首先,电力企业应当搭建安全知识共享平台,在理论体系的探索、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实现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其次,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电力企业应当基于运作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及员工的丰富生产经验进行提炼、总结,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不断丰富安全管理理论体系。同时,电力企业也应该加大理论体系对实际生产行为的指导,落实企业各项安全管理方案,使优秀的安全管理理论为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最后,应当保持理论的持续创新,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新问题、新情况,对安全管理理论也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安全管理理论应与时俱进,实现安全管理理论的科学化、适用化、规范化、可操作化和系统化。安全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安全人力基础体系构建的理论奠基。

2.4增强员工安全生产意识

电力企业在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离不开工作人员的支持与配合。一方面,电力企业的管理层必须要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调动企业全体员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参与积极性,增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并要求企业的员工在生产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的安全生产制度进行生产;另一方面,电力企业要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员工参加相关的培训与学习来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电力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完善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在这一过程中,电力企业要聘用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人才,全面、客观地评估生产风险,给员工全面讲解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生产管理方式以及生产技术,以此来提高相关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知识理论和技术水平;充分重视实际工作实践,企业也要多组织一些安全生产活动,鼓励员工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方式进行的创新,以此来提高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2.5人性化管理,安全规章是前提

电力安全生产人性化管理,重在人性化管理,“人性化”与“制度”并非是水火不容的。电力企业的管理制度电力安全生产实现管理“人性化”的基础和前提。但同时,建立好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管理者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对敢于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人员要进行严肃处理,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一项重要工作。

2.6安全生产要注意细节管理

安全生产的人性化管理,还要体现在细节上,我到过的变电站中,没有见到一台主变的低压引流线采取了防小动物事故的措施,所有的高压开关室的门都是普通的推拉门,而没有安装防止小动物进入高压开关室的弹力自关门。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电力行业的大力支持与推动。在电力企业日常管理过程中,安全生产工作是其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安全生产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力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以及长远的发展,同时,也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因此,在电力企业今后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提高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同时,也要不断地加强安全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与监督,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合理规划安全生产计划,以此来努力提高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进一步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初晓晨.浅谈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常见故障和处理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2):82-83.

[2]郭明.电厂汽轮机运行中的常见故障及应对策略[J].工程技术:文摘版:186-187.

[3]陶龙.火力发电厂电气运行中出现故障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电源技术应用,201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