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内在关系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建筑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内在关系探析

季世军

季世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摘要: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的建筑文化正在兴起,设计师对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思索,使得传统风格中的文化得以提炼,也开始提倡和重视绿色装饰设计,让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下去。本文对建筑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存在的内在关系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设计;风格;文化;关系

引言

我国古代传统建筑设计美学有着明显的民族个性,它是我国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崇尚自然、追求意境,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人性伦理哲学。建筑的艺术感染力取决于它综合运用建筑的艺术语言构成的意境,以引起人们的共鸣。装饰是建筑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建筑的风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建筑设计,而建筑设计是附加于构件上的一种艺术处理,它依附于建筑实体。所以,我们要从建筑设计风格浅析建筑文化。

1风格与文化的探索

室内设计风格的形式,是不同时代思潮和地区特点,通过创伤构思和表现,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室内设计形式。一种典型风格的形式,通常是和当地的人文因素和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又需有创作中的构思和造型特点。

风格虽然表现于形式,但风格具有艺术、文化、社会发展等深刻内涵,从这一深层含义来说,风格又不停留或等同于形式。装饰设计的风格往往是和建筑以至家具的风格流派的紧密结合,有时也以相应时期的绘画、造型艺术、甚至文学、音乐等的风格流派为其渊源和相互影响。在十几年建筑工程的实践中,对不同的装饰内容,不同的地域和人文环境,不同的功能需要,不同的风格和文化内涵的工程项目,在体现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的同时,对主要表现的装饰内容的风格上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将风格的外在因素和风格形成的内在因素相结合,从而赋予所设计装饰的内容具有视觉愉悦感和文化内涵的室内环境,使生活在现代社会高科技、高节奏的人们,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平衡,将体现艺术特点和创作个性的各种风格溶入我们所设计的具体装饰工程中去,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

2建筑设计与文化

2.1建筑设计中材料的文化体现

我们国家传统的建筑设计风格中常用的竹来说。千百年来,竹在中国的建筑设计中随处可见,可以堪称为经典的装饰材料。凭借着其本身强壮的韧性和高强度的支撑能力,它被运用到了生活中从厨具到家具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日常使用的竹制的筷子,北京郊区特有的用竹木搭建的别墅区等。在装饰中,通过竹子与竹子间时疏时密的交错感,可以形成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之间一种非常通透别致的感觉。这种设计如果用到建筑设计上,将会使得空间显现的尤其敞亮。在这种曲径通幽的竹香中,常常会使得建筑设计一定程度上萦绕有我国佛教独有禅味气息。加之自古以来,竹子就是一种积极向上,勇攀高峰的代表,曾是历代迁客骚人笔下炙手可热的焦点。伴随着绿意盎然,加工方便的美好形象,近几年来,环保的人文内涵在竹子的应用上得到集中的体现,在世界各地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这种对于环境损害极小的材料无疑会更加受到消费者的热爱。

2.2建筑设计的文化体现

抛开建筑设计的用料,在建筑设计本身的结构上,也常体现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例如深受我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社会伦理道德的影响,在建筑的设计布局上往往表现出对称分明,主次有别,尊卑有序的独树一帜的局面,而以老子为代表的无为的思想,则讲究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氛围,具体的外化表现在建筑设计风格的讲求自然和谐,保留缺憾,不刻意的追求与自然循规蹈矩的一面上,尤其是在京城独有的民居四合院中,在建筑设计中表现出具体构架与抽象思想空间变换,内外交融,物我合一的精神境界。伴随着印度佛教的传入,建筑设计风格上常偏向于简约的设计手法,将禅宗的思维纳入其中,强调简约而不简单,在色彩的表象上以沉静色彩为主,让人们在平时建筑设计的影响下,吸收了以往佛教诸派思想以及玄学思想之所长,接受中国文化中有关人生冥想的思想精髓,通过悟境达到精神上的一种解脱与释放。

2.3建筑设计中图文的文化体现

在现代的建筑设计风格中常看到的门窗设计中,传统的图案占据了相当醒目的位置,仔细观察其中的图案不难发现,这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实质上是传统文化元素中的变化,只不过为了与现代的建筑设计风格相匹配,才特意简化表达而已。这些被演绎过无数次的符号,虽然经过简化,但其在含义的表达上却没有丝毫的缺失。比如,门窗上遍布的莲、鱼和梅花鹿、蝙蝠造型,在充分运用象征意义的假借的同时,含蓄的表达了年年有余,福禄丰登的含义。这些象征性的符号都寄托了我国劳动人民对于平安幸福的美好祝愿,这也是现代建筑设计风格中在特殊环境下赋予建筑于灵魂的重要手段。

2.4建筑设计中配色的文化体现

在现代的建筑设计风格中,颜色的搭配也是彰显出人文内涵的重要表现方式。比如,2010年在我国上海世博会的中国场馆的建设,就选择了中国人心中传统的红色作为主色调。红色向来是中国人喜爱的颜色,它不仅代表着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而牺牲的无数先烈,也显示出中国人心中那份红红火火,更深层次的文化寓意,相信每一个莅临过世博会中国馆的顾客都会感受到东道主那一份浓浓的欢迎气息。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红之外,通过建筑设计风格中其他颜色的搭配组合,也时时刻刻的对外传播着中国的文化,就拿装饰中的青花瓷来讲,白色与靛青的完美融合,给人一种朴素,静美的感觉。优雅巧妙的表达出中国文化中谦虚,内敛的内涵。

3建筑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关系

风格虽然表现于形式,但风格具有艺术、文化、社会发展等深刻内涵,从这一深层含义来说,风格又不停留或等同于形式。装饰设计的风格往往是和建筑以至家具的风格流派的紧密结合,有时也以相应时期的绘画、造型艺术、甚至文学、音乐等的风格流派为其渊源和相互影响。

风格与文化的探索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说到“每一个建筑都得个别设计,不仅和气候、地点有关,而同时当地的历史、人民及文化背景也都需要考虑。这也是为什么世界各地建筑仍各有独特风格的原因”。室内设计风格的形式,是不同时代思潮和地区特点,通过创伤构思和表现,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室内设计形式。一种典型风格的形式,通常是和当地的人文因素和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又需有创作中的构思和造型特点。

将风格的外在因素和风格形成的内在因素相结合,从而赋予所设计装饰的内容具有视觉愉悦感和文化内涵的室内环境,使生活在现代社会高科技、高节奏的人们,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平衡,将体现艺术特点和创作个性的各种风格溶入我们所设计的具体装饰工程中去,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与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论是物质技术的,还是精神文化的,都具有历史的延续性。追踪时代和尊重历史,就其社会发展的本质讲是有机统一的。

4结语

愈来愈多的建筑设计中都引入了多种类型的艺术文化,从而逐渐的形成了不同种类的建筑风格,使建筑物看上去更加的充分时尚的气息,对我国建筑事业以及艺术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人员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应当将建设设计和建筑文化之间有效的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阎日松对中国建筑设计审美思潮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7(1)

[2]齐放城市地域性文化与建筑设计[J]魅力中国2010(12)

[3]方树波浅议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4)

[4]唐瑶,贾尚宏地域文化在现代城市建筑设计中的表达四川建筑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