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信息技术打造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引入信息技术打造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梁康梅

(贵港市达开高级中学,广西贵港537100)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并在教育教学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对促进提高课堂效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以信息技术引入高中政治课堂为切入点,对如何通过引入信息技术,打造更加高效的高中政治课堂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一、在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中引入信息技术的意义

(一)能实现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高中政治教学引入信息技术之后,可以采用多种新形式(如:微课、翻转课堂)开展教学,实现有效节省课堂时间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教师使用多媒体手段,可以把每堂课的内容制作成课件,实现教学内容的合理规划和精心安排,做到突出重点,找准难点,用最有效、最短的时间把规划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对政治知识实现强化性掌握。而且,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创设出更加良好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氛围,以此提升学生政治学习方面的兴趣和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和能力,进而树立正确的“三观”等。

(二)能实现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深化改革

信息技术的主要优势和特点在于它的先进性和现代化,因此,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应用该技术对教师的要求主要包括:要在一定程序上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具备熟练操作计算机及多媒体等各种现代化设备的能力,同时,学生在信息素养方面也应具一定水平。学习这些现代化信息技术,对于教师与学生来说,双方都应该积极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并共同配合,深化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作为教师,既要继续践行优秀的教学模式,又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开展新型政治教学活动,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与效用。对于教师来说,这也是信息时代的必然性要求。

(三)能明显增强学生学习政治课程兴趣

信息技术的优势和特点还在于它的信息量比较大,形式多样,且可以实现实时性更新,并能以便捷的方式获取,信息范围囊括古今中外。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与政治教学相关内容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实现政治课堂教学内容的极大丰富,使政治课堂教学实现与外界社会的有效衔接。此外,无论是教学形式、资料还是方法,都实现了极大丰富,进而使这门课程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而且,以此为基础,会使学生对社会上的重要新闻事件以及世界各国的政治活动有新了解,有利于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他们在政治课程上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和实践性意义。

二、在传统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对于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来说,教学是以教师的口述和板书这样的形式和手段为主。这种形式,使得学生被动的接收教师对知识的灌输,学生听课时,自主思考的内容很少,同样也不会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提出疑问,这会造成课堂的氛围比较低沉,降低了学生的活跃性,导致学生会因此对政治学习缺乏积极性。从高中政治课程本身来说,属于理论性较强的一门学科。教师在讲授教材内容时未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学生对政治学习就会失去兴趣,更不会主动去学习。这在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学习中,属于普遍性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是其不足所在。

三、在高中政治课堂引入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引入信息技术,针对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新课标的主要要求之一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其目的是着力培养学生的两个能力,即:自主学习和创新这两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引入信息技术后,可以以其为手段,收集大量的教学资料和相关素材,促进课堂教学的内容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从而使学生的政治视野得到有效拓展,令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得到有效激发,进而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步骤,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开扩和灵活,激发出潜在的创新能力与更多的创新意识。

(二)引入信息技术,实现课堂教学难点和重点的突破

虽然高中政治课不像数理化那般深奥难懂,但也同样存在着一定的重点和难点,这些难点和重点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政治学习方面的信心和激情。应用信息技术之后,教学内容会变得更加丰富,课程中的难点和重点也会得到突出,这些都需要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设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才能实现。教师可以围绕课程主题设置与其关系密切且实践性较强的问题,并以此向学生提问。再引导学生通过信息手段查找相关背景性资料,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分享讨论,实现有效互动和联系,进而逐一解决各个问题,最终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的信心,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引入信息技术,创设出更加良好的教学情境和氛围

良好的教学情境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来说,作用是巨大的,同时它在现代教学当中,也属常见辅助性教学手段。首先,学校应该积极支持信息化建设,完善各类硬件设施建设,做好合理规划和精心维护,打牢使用信息化技术的基础。第二,要在硬件完善的基础上,利用好信息技术,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第三,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情境活动,通过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政治素养逐渐养成,进而改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发挥信息技术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来说,直接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逐步树立起正确“三观”,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高中教师开展政治课堂教学时,要注意运用好信息技术,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生动的体验;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一边学习新知识,一边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对政治这门课程的理解认知水平。要充分利用和发挥信息技术具有的多重优势,使学生对社会时事热点、国内外当前政治情况以及社会上的重大事件等充分了解,从而达到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树立起正确“三观”的目的和目标。

四、总结

总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引入,对于提升现代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意义重大。为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这项技术的作用,努力实现高效政治课堂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晶.高中高效政治课堂的构建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

[2]钟新辉.合理使用智能手机,打造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No.18710:94-95.

作者简介:梁康梅(1982.12-),女,广西贵港市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