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设备及运输安全管理隐患预防策略分析

/ 2

煤矿机电设备及运输安全管理隐患预防策略分析

惠小刚

中国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哈拉沟煤矿

1引言

根据我国对于煤矿安全的研究数据可知,在现阶段的技术发展条件下,在我国的各类煤矿安全事故当中,煤矿机电运输当中的安全隐患所占比例较高,达到50%。同时,由于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及运输隐患问题自身普遍性与随机性的特点,更容易造成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出现漏洞。因此,文章对于机电安全管理以及运输隐患预防措施进行制定与完善,旨在最大限度上降低机电设备运输期间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2煤矿机电安全管理与运输隐患预防的必要性

煤矿在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决定了煤矿建设需要不断发展,从而带动了煤矿机电运输量也在飞速增加。在这整个过程中,有多种操作不当的因素,致使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比如,带电作业就有可能会引发煤矿中的瓦素爆炸,这一部分的安全事故产生了重大的不良影响,损失了财力,同时也威胁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只有保证在煤矿生产中的"安全第一",才能为煤矿工作人员的生命提供安全保障,才能为运输工作提供安全基础。此外,要降低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发生几率,就应该从整体上做好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与运输隐患预防的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细节,严格审查各个环节的安全问题,确保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生产作业。

2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及运输隐患现状

2.1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现状

煤矿安全事故的产生,与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密不可分。完善与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能够为煤矿的正常运行奠定基础。但当前煤矿安全管理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安全生产意识以及机电管理制度两个方面的问题。

(1)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在现代煤矿生产经营中,注重效益却轻视安全管理。造成内部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欠缺,安全意识无法树立,忽视了安全管理在煤矿生产中的必要性。此种状况的产生,将严重影响整个安全生产意识的建立,无法形成以安全为中心的煤矿生产计划,致使安全隐患得不到清除。

(2)缺乏健全的机电管理制度。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制度,是保证煤矿企业内部满足安全生产的重要衡量标准。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能够有效规范煤矿在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安全因素。按照国家对于矿井的实际规定,每一个矿井需要具备17种基本的机电管理制度,但当前很多矿井并未将相关标准进行贯彻与落实,即便建立了相应内容,管理制度也并未能够为企业做出指导性的意见与建议,安全管理混乱无序。同时,作为煤矿安全管理方面的监管人员,也存在职责缺失的状况,在进行安全管理检查与监管方面,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整改意见得不到及时有效落实,为煤矿安全管理埋下隐患。

2.2煤矿机电运输隐患现状

煤矿机电运输隐患是近年来诱发煤矿安全重大事故的主要因素,在现代煤矿企业生产与发展过程中,煤矿机电运输隐患威胁较大。下面对煤矿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在煤矿机电运输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电气火花等诱发事故以及运输系统缺乏科学等方面的内容。

(1)电气火花等因素诱发重大事故。

随着煤矿现代化建设,满足时代发展步伐的同时也造成煤矿生产现场各类机电运输设备的机械化水平的提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煤矿生产效率,却也埋下相应安全隐患。在带电作业状态下,电缆火花、信号照明防爆设备以及喷灯等各项设备运行都可能造成井下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以及相应安全事故。例如2005年,辽宁孙家湾煤矿某立井所发生的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最终调查的原因显示是由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所造成的,在长期大负荷工作状态下,瓦斯大量凝聚。操作工人违章带电检修照明信号,带电状态下产生电火花,引发瓦斯爆炸。这起事故共造成200余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近5000万元,需要引起业内人员的重视与警惕。

(2)运输系统缺乏科学。

对整个煤矿安全影响因素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得知,各项硬件设施为煤矿安全生产带来相应隐患,其中的运输系统同样存在着不小的问题。结合对于现行煤矿工作的调查报告发现,对于中小型的煤矿企业而言,井下轨道铺设质量普遍较低,并未按照煤矿生产以及运输标准进行设置。同时,由于井下运输机车的安全配置以及各项防护措施不到位,并且由于大量工作负荷造成的运输系统的机械磨损,人员对于规范操作认识较差,导致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缺乏保障。

3煤矿机电安全管理与运输隐患预防策略

(1)加大煤矿安全生产教育力度

要开展煤矿安全生产的工作,就必须对一线的煤矿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因为煤矿工人的专业素质会直接影响其安全工作的开展。要对煤矿企业的全部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宣传。提高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通过这一举措,能够让管理人员建立的安全制度与安全生产相一致。同时,煤矿企业重视安全生产教育能够减少员工不规范的操作机电设备而引发的安全事故,能够提升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并自觉性的规范自身的行为。

(2)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管理制度能够保证煤矿生产过程中员工的安全。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能够使煤矿机电安全工作正常的开展。在制度建立完毕之后,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切实有效的方法使企业上下工作人员按照管理制度工作,将其中的各项内容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此外,还要将其制度运用到煤矿生产中去,在生产与制度相互契合之后,为煤矿生产营造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

(3)建立先进的运输系统

建立一个先进的运输系统,能够避免煤矿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全面性的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首先,要煤矿企业要重视煤矿运输系统中的轨道铺设问题。要建设出具有高质量的运输轨道,保证科学化的煤矿运输;然后,要定期对煤矿机电运输的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将系统运输中的细节问题摸索清楚,及时排除运输故障,提高机电运输设备的安全性能。

(4)对机电运输设备进行安装与验收

要展开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对机电运输设备认真进行安装与验收,确保带电机械的安全运行。第一,选拔出具有专业性强的安装技术人员。在机电安全的生产时,必须依照相关规定对机械进行安装,为机电生产提供安全保障;第二,在安装完毕后,认真验收设备。验收能够避免机械设备出现问题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第三,规范检测验收的标准。企业应当制定规范的验收制度,提高验收人员的专业性,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4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机电的运输在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尤为重要,其安全问题是影响煤矿开采的主要因素,需要提升到与企业发展同等位置。煤矿机电的安全管理以及运输隐患,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煤矿企业的发展状况,与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可见,排除煤矿生产当中的各项安全隐患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郝永勤.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及隐患预防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4,10(8):68-70.

[2]赵甲兵.谈煤矿机电运输的安全管理及解决措施[J].门窗,2012,6(6):284-288.

[3]张冬.煤矿机电运输的安全管理及解决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4,6(6):33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