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电切镜治疗宫腔良性病变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宫腔电切镜治疗宫腔良性病变的疗效观察

陈仁双

(井研县人民医院四川乐山613100)

【摘要】目的:对应用宫腔电切镜技术对患有宫腔良性病变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宫腔良性病变的患者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14例。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宫腔电切镜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宫腔良性病变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围术期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宫腔电切镜技术对患有宫腔良性病变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宫腔电切镜;宫腔良性病变;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9-0020-02

Observationofcurativeeffectofuterinecavityelectricresectioninthetreatmentofbenignlesionsofuterinecavity

ChenRenshuang.ThePeople'sHospitalofJingyanCounty,SichuanProvince,Leshan613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applyuterineresectoscopetechniqueforpatientswithbenignuterineclinicaleffectofthetreatmentwascarriedoutstudy.MethodsInourhospitalsufferingfromuterinebenignlesions28patientswererandomlypidedintocontrolgroupandtreatmentgroup,withanaverage14caseseach.Conventionalopensurgicalapproachtotreatmentfor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theuseofintrauterineresectoscopetechniqueforthetreatmentgroupforpatientswithtreatment.ResultsThetreatmentgroupbenignuterinesurgicaltreatmentis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perioperativeadversereactionwassignificantlylessthanthecontrolgroup.ConclusionUterineresectoscopetechniqueforpatientswithbenignuterineimplementationofclinicaltreatmenteffectisveryobvious.

【Keywords】Uterineresectoscope;Intrauterinebenignlesions;Treatment

宫腔良性病变属于目前临床妇科中一种常见且多发的疾病,慢性宫颈炎、宫颈息肉、宫颈肌瘤是该病的几种主要类型表现。宫腔镜电切术是现阶段临床妇科疾病治疗过程中一种较为常用的微创手术技术。本次对应用宫腔电切镜技术对患有宫腔良性病变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4年2月~2016年2月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宫腔良性病变的患者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14例。对照组中已婚患者10例,未婚患者4例;已产患者8例,未产患者6例;患者年龄19~47岁,平均年龄(31.6±6.8)岁;患者体重42~69kg,平均年龄(53.1±8.5)kg;宫腔良性病变患病时间1~27个月,平均患病时间(11.9±2.3)个月;治疗组中已婚患者11例,未婚患者2例;已产患者8例,未产患者6例;患者年龄18~44岁,平均年龄(31.2±6.5)岁;患者体重44~67kg,平均年龄(53.6±8.3)kg;宫腔良性病变患病时间1~24个月,平均患病时间(11.2±2.6)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上述相关指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宫腔电切镜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主要措施包括:取膀胱截石位后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对宫颈实施扩张处理,将宫腔镜置入到相应的位置,以较为缓慢的速度进出宫腔,对宫颈表面、宫颈管及宫腔的情况进行观察,充分排除存在宫内病变的可能,对病变范围及相关情况进行了解。宫颈糜烂者实施环形电极,切割范围超过糜烂面2mm左右,深度保持在10~15mm之间,以电凝球进行止血;小肌瘤、蒂部较细息肉,一刀切除蒂部,大肌瘤和蒂部较粗息肉,应该自根部上缘位置开始对部分组织实施平行切除,以血管钳夹扭转取下大部分组织,对根部进行切除,实施电凝止血并对创面进行适当的修复[1]。

1.3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宫腔良性病变手术治疗效果、围术期出现的不良反应等两项内容作为观察指标。

1.4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临床治愈:宫腔病变症状彻底或基本消失,术后检查显示宫腔内的病灶已经完全去除;有效:宫腔病变症状明显减轻,术后检查显示宫腔内的病变去除程度超过50%;无效:宫腔病变症状没有减轻,术后检查显示宫腔内病灶的去除程度没有达到50%[2]。

1.5数据处理方法

统计学分析均经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当P<0.05的时候认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则实施χ2检验。

2.结果

2.1宫腔良性病变手术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治疗后2例宫腔良性病变达到临床治愈标准,7例达到有效标准,5例无效,总有效率达到64.3%;治疗组患者采用宫腔电切镜技术治疗后11例宫腔良性病变达到临床治愈标准,2例达到有效标准,1例无效,总有效率达到92.9%。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围术期出现的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有4例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采用宫腔电切镜技术治疗的围术期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应用宫腔电切镜技术对患有宫腔良性病变的患者实施治疗主要具有以下几大优势:①手术操作过程中环形电极置于病变的位置处,能够对病灶进行直视,并对组织实施放大,切除更加准确、彻底,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杜绝病灶的遗漏,还能够防止切除过度;②可以充分的保持手术操作的视野清晰度,对很细微的血管出血都可以实施有效的电凝止血处理,因此手术操作过程中的出血量相对较少;③切除的组织可以全部在术后送病理检查,使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早期宫颈癌疾病的漏诊率明显降低;④该项技术的定位更加准确、止血更加彻底,通常情况下不需要反复进行电凝止血处理,且电切、电凝在循环灌注状态下进行,可以使组织的碳化减少,手术操作过程中局部组织所产生的焦痂较少,凝固坏死组织少,可以使术后脱痂期出血现象的发生率降低[3]。

【参考文献】

[1]李静,马小娟,史宁芳.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致异常子宫出血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8):1114-115.

[2]郑小莉,刘永利.GnRH-a联合卡孕栓在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电切术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2012,25(6):903-904.

[3]朱端荣.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比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22(8):3169-3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