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桥涵施工中的钻孔桩施工技术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浅谈桥涵施工中的钻孔桩施工技术控制

张宝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铁路工程公司北京100036

摘要:近几年,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交通运输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带动了交通运输建设事业的进步。受交通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影响,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其中,钻孔桩施工技术作为桥涵施工中的重要施工方法,在交通建设工程中发挥的作用越加明显。技术控制的好坏已经成为工程质量是否达标的最主要因素,对于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能否达成预定目标具有直接影响。因此要对桥涵施工中的钻孔桩施工技术进行控制十分重要。

关键词:桥涵;钻孔桩;施工技术;方法

引言

钻孔桩按照施工方法目前主要有正反循环钻机、冲击钻、冲抓钻、旋挖钻机。其中泥浆护壁形式的冲击钻钻孔灌注桩最为常见。由于该工艺属于隐蔽工程,受地址、有无水、埋置深浅及桩的承载形式、截面面积等因素影响,施工时极易出现坍孔、缩孔、斜孔、漏浆、卡钻、埋钻、浮笼、卡管、断桩、夹泥等问题,严重破坏施工质量。如何真正把握其各道施工工序的关键点,切实保证施工的质量,是每个桩基施工技术人员应当掌握的。笔者将结合多年工程施工经验,针对冲击钻钻孔灌注桩施工阶段极易出现的问题,通过加强施工管理,进一步运用一系列技术措施来规避上述问题,以确保成桩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一、钻孔桩施工前期准备

技术人员在工程开始前,要对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全面、详细的阅读和研究,对施工设计中各项技术指标、安全参数、参照依据、施工作业流程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审核和校验,确保各项信息准确无误、符合施工要求。同时还要对工程相关的施工技术规范、现场勘测数据、地质报告等重要文件逐一进行审核把关,特别是要对突发问题应急处置预案进行认真审核,确保其满足相关标准,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进行文件审核时,要认真审视每一个细节,要善于发现文件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和缺陷,要用带有前瞻性的目光审视文件,尽量降低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根据工程施工方案所述内容做好施工准备,并对关键内容进行检查,避免遗漏或错谬。具体来说,钻孔桩施工前期准备工作中要做好如下检查和准备工作:

(1)对泥浆循环系统上设置的沉淀池、泥浆池进行检查,对钻孔桩使用的水源进行检查。(2)详细核对施工材料的生产日期、规格等内容,特别是对重要材料要进行性能检查,比如导管的水密性等。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3)按照方案中对于初用量的要求,确定钻孔桩混凝土料斗的规格大小。(4)在放样阶段切实做好复合检查工作,要督促承包商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保障放线准确。(5)严格控制桩位偏差,确保符合规定要求。(6)在确认护筒的埋设高度合适、位置符合设计要求的基础上,方能允许钻机就位。(7)详细检查钻机安置好后的稳定剂水平情况。(8)钻机钻孔的时候,钻杆必须保持竖直,并及时调整进、出泥浆量。做好检查档案的建立、收集和整理工作。在进行检查的同时,应该由专职的记录人员进行记录。要将成孔过程中的各项参数都进行及时的记录,还要保证记录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二、钻孔桩施工技术方法

(一)制备泥浆

钻孔泥浆主要由粘土,即人们所指的膨胀土和水以及少量的添加剂组成,在钻孔时使用泥浆能够起到润滑钻具、冷却钻头、增大静水压力和浮起钻扎的效果,并且泥浆会在孔壁形成一层泥皮,能够有效的对孔隙进行隔断,防止内外渗流现象的发生,减少坍孔的发生几率。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泥浆的制备时,泥浆的稠度应该结合操作的要求与地层的变化进行灵活的掌握,如果泥浆的浓度较稀,就会大大的降低泥浆的排渣能力和护孔壁的效果,而泥浆过稠,就会大大的削减钻头的冲击能力和钻头的钻进速度。

(二)钻孔工序

钻机要安置在平整坚实的地面上。如果施工位置达不到相关要求,钻机就位前要对该处进行平整、碾压作业,直至达到施工标准。钻机就位后要进行固定,防止钻机工作中因振动发生移动。在钻孔作业开始前,要人为地向护筒内加入一定量粘土。为避免钻孔施工产生的震动对邻近刚浇筑好的钻孔桩混凝土硬化造成负面影响,钻孔应在相邻孔内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实施。钻孔的时候,要随时的观察钢丝绳回弹的情况。

(三)成孔检查与清孔

钻孔完成后应该对孔的,孔径、孔深、孔形、竖直度等进行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方能进行清孔。清孔的目的主要为清除孔底沉渣,减小孔内泥浆密度,目前常用的清孔方法主要有抽浆法、换浆法、气举法等。抽浆法清孔较为彻底,适用于各种钻孔方法的灌注桩;换浆法设备简单工序较少,但清孔时间比较长,时常会有清孔不彻底的情况发生;气举法清孔快速有效施但施工机具比较多,施工工序比较多。施工中应当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清孔方法,如果条件允许也可采用两种方法配合使用。不管选用哪种施工方法都必须保证孔内的水头高度,细心谨慎防止塌孔。清孔后应达到以下标准:孔内排出的泥浆无2~3mm颗粒,泥浆比重降至1。1-1。2,含砂率≤2%,粘度17~20s,孔底沉渣厚度:端承桩≤5cm、摩擦桩≤30cm,在砼浇筑前应复测孔内沉渣厚、泥浆密度等指标,如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必须进行二次清孔。

(四)泥浆排放工序

上述作业会产生大量泥浆,施工时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地点进行排放。选择排放地点要以减少泥浆对周边环境,特别是水系的污染为标准。

(五)钢筋笼制作质量和吊放

钢筋笼制作前,对进场的钢筋取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下料施工,根据设计图纸制作钢筋笼,吊装时通过钢筋笼的吊环长度来控制钢筋笼的安放长度,以确保钢筋的埋入标高满足设计要求。在钢筋笼吊放过程中,对焊缝位置应逐节检查焊接质量,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焊缝、焊口则要进行补焊。钢筋笼接长时要加快焊接时间,尽可能缩短沉放时间。同时,要注意钢筋笼沉放时不能碰撞孔壁;当吊放受阻时,不能加压强行下放,因为这将会造成坍孔、钢筋笼变形等现象;应停止吊放并寻找原因,如因钢筋笼没有垂直吊放而造成的,应提出后重新垂直吊放;如果是成孔偏斜而造成的,则要求进行复钻纠偏,并在重新验收成孔质量后再吊放钢筋笼。

(六)灌注混凝土

向孔内灌注混凝土是钻孔桩施工的一个重要工序。整个灌注过程要保障连续、不能间断。为防止意外发生,保证混凝土灌注过程的连续性,在灌注时要多准备一台搅拌机备用,灌注在混凝土灌注的时候,应该准备一台应急搅拌机进行备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必须实时测量混凝土浇灌高度,一旦达到要求就要立即进行导管的提升或拆除。导管的埋置深度要适中,一般不超过地底6米。拆除导管的时间要限制在15分钟以内,并且中途不能停工。

结语

基础施工是每个建设工程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工作。在针对钻孔桩施工中,通过上述技术措施加强施工控制,不仅有效规避了施工中常见的坍孔、缩孔、斜孔、漏浆、卡钻、埋钻、浮笼、卡管、断桩、夹泥等问题,同时也提高了成桩质量,为同类型的施工项目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另外,我们在施工中应保持高度责任感严格把好质量关,为工程建设奉献自身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薇.浅谈钻孔桩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甘肃科技,2011,10:142-144.

[2]于忠宏.浅谈桥梁工程的钻孔桩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3,34:104+106.

[3]徐智文.浅谈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7: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