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质常规化验操作化验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差控制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煤质常规化验操作化验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差控制技术

魏玉辉韩希才

山东省田庄煤矿山东济宁272000

摘要:煤质化验过程中出现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能做到最大程度上减小误差,提高煤质化验结果的准确性。结合文献调研和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煤质化验过程中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误差控制方法,以期对误差控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煤炭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提供有力支持。本文探讨了煤质常规化验操作化验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差控制技术。

关键词:煤质常规化验;操作问题;误差控制技术

煤质常规化验操作主要包括煤样的采取、煤样的制作以及煤样的分析三个环节,而每个环节中受各种问题的干扰往往会造成一定的误差,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对煤质常规化验操作的各个环节中容易出现的误差进行有效的控制,有效确保煤质化验结果的精度。

1煤质常规化验操作化验中存在的问题

1.1采样过程的问题分析

煤质化验的第一步是煤样采取,研究表明这一操作是产生最大误差的环节,误差率高达80%。在实际煤样采取过程中,出现误差的原因有:(1)在煤层不具代表性的部位取样,取样位置布置不均匀,没有采到所有可采部分的煤样;(2)确定采样单元时没有按照国家标准进行;(3)采到的煤样的数量和质量没有达到煤质化验所要求的标准;(4)采取煤样时使用的工具不符合要求,导致煤样不合格。

1.2制样过程的问题分析

制样就是根据煤质化验的要求和采到的煤样,通过一系列工序将煤样缩分至化验所需的质量和粒度。制备完成的煤样要尽可能接近原煤样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工艺特性。制样过程的操作比较简单,造成误差的可能性较低,约为16%。在实际制样操作过程中,出现误差的原因有:(1)在破碎煤样过程中损失了部分水、细粒等自身物质;或者混入了灰尘、水分等外界的其他物质;或是破碎粒度没有达到要求;(2)混合不均匀;(3)缩分时没有做好煤样的留弃;(4)干燥煤样时没有控制好温度,部分化验人员为了节省时间,擅自调高烘箱的温度,导致煤样氧化变质,本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1.3分析过程的问题分析

煤质分析是煤质化验的最后环节,得到煤质特征的各项基础指标,作为评价煤炭性质、煤种和工业使用途径的基础依据,这一环节出现误差的可能性是最低的,仅为4%。在实际煤样分析过程中,出现误差的原因有:(1)没有使用国家标准规定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2)分析使用的设备精确性不高,或是精度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降低,或是产生了读数、记录数据误差;(3)分析人员缺乏专业的分析化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责任心较弱,态度不够严谨;(4)缺乏严格的煤质化验规章制度或是执行不到位。

2煤质常规化验操作化验中的误差控制技术

2.1加强采样过程中误差控制

煤质化验的第一步流程是采样工作,采样对于煤质检验至关重要,因此要注重采样的重要性,如果采样工作没有做好,则后面的工作毫无意义。由于不能对所有煤进行煤质分析,因此只能选取有代表性的煤质进行分析,所以所采取样本必须要具有代表性。

在具体的煤炭采样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煤炭的特有性质,切勿盲目进行采取。例如,在对煤质进行采样工作时,如果煤层性质比较均匀则可在任何一个部位进行取样;如果煤层性质不是很均匀,就不能用上述方法进行采样工作。因此,为能让所采取得煤炭样本具有代表性,应按照标准要求进行采取:①要选择准确的采集地点;②在采样过程中应按照垂直的分布进行样本采集,这是由于地质构造是从下到上逐渐形成的,所以采集的样本能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整个煤层的性质。

2.2加强制样过程中误差的控制

采样环节的下一环节就是制样环节,这一环节要比采样环节更加复杂。在此过程中,能导致误差的原因有多种,比如制样设备的选择;如果在制样过程中未按照相应规范进行操作,也会导致误差出现从而影响化验结果。所以,在进行制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做好制样的准备工作,即对所有样本进行编号,详细记录其样本,另外还应根据样本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制样方法;②对用到的设备和仪器等进行保养,选择合适的设备,同时还要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另外,还要对破碎机进行清扫,防止外部污染物对样本的污染;③要按照相应操作规程进行制样工作。由于制样工作环节很复杂,很容易导致在某个环节中出现误差而导致化验结果不准确;④要做浮沉实验室时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溶剂配置;由于在制样时对于试剂配比有着很高要求,所以必须按照科学的方法对溶剂进行配置。

2.3加强干燥过程中误差的控制

由于空气中水分对样本实际质量会产生较大影响,所以为减少水分对于化验结果的影响,在样品制备前应对样品进行干燥化处理。一般采用空气干燥,将煤样摊成均匀的薄层,在环境温度下使之与大气湿度达到平衡,煤层厚度不超过煤样标称最大颗粒的1.5倍;或将煤样置于称量盘中,温度控制不超过50℃,在带鼓风机的干燥箱内进行干燥,干燥后取出置于环境温度下冷却并使之与大气湿度达到平衡。

2.4加强对化验分析过程中的误差控制

化验环节作为煤质化验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煤质化验工作产生误差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化验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够,工作责任心不强、仪器设备的精度不够及制定的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等制度不详细等都会造成化验过程中误差的出现。因此,应对化验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化验员综合素质;另外还要对实验室环境温度进行控制,若发现问题则要及时解决;对于使用的仪器设备每年按照检定/校准计划进行量值溯源,2次检定/校准之间进行期间核查,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工作,对于精度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仪器要及时淘汰;同时,制定一个相应的检验表格也非常重要。

2.5正确使用仪器

煤质化验工作的物质基础是符合规定要求的测量仪器,测量仪器精确度是否满足要求关乎着整个煤质化验结果的准确性。所以测量仪器的采购、验收、使用和维护各个环节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在采购环节,要提前对测量仪器的生产单位进行相关资料调研,特别是对其生产资质、产品质量进行详细了解,杜绝回扣等违规现象。在使用环节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保养维护。为了使得仪器误差处于标准允许范围之内在进行测量前要对仪器进行校准工作。当测量仪器使用完毕后要对其进行清理、清理完毕后要立即放置回仪器间。日常维护环节要安排专业人员对仪器精确度进行检查,当发现问题要立即对损坏原件维修和更换。

2.6加强化验员的培训和素质培养

化验员是分析化验工作的直接参与者,也是主观误差的制造者,所以为了避免出现人为操作误差,一定要加强对化验员的管理。因为分析化验工作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所以需要化验员要具有非常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业务素质一定要强,对于化验过程中的出现的各种意外状况都能够熟练的应对,为规范这一环节,化验员必须持证上岗。良好的工作态度是避免操作失误的重要保障,所以还要对化验员进行素质培养,一定要高度重视分析化验工作,从思想上认识到煤质分析化验工作的重要性,从而严格按照规范标准的程序执行,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分析化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煤炭资源作为我国应用最广泛的资源之一,其质量不仅关系到用煤者的使用效果,还影响着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宋子爱.探讨煤质化验中误差分析及控制方法[J].山东煤炭科技.2016(10)

[2]李彩霞.煤质化验过程中误差的产生及控制[J].煤炭科技.2015(04)

[3]赵建岗.试论如何加强煤质化验中误差的控制[J].能源与节能.2016(01)

[4]吕芳芳.影响煤质化验准确度的因素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