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内部空间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民用建筑内部空间设计

李云峰

李云峰

云南福龙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650000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户对于居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居住环境的关键就在于合理进行住宅的内部空间设计。本文分析了民用建筑内部空间设计原则,并探讨了如何通过设计来满足人的舒适性、私密性等多种需求。

关键词:空间;功能;私密

一、民用建筑内部空间设计原则

建筑的主要角色是空间,其表现形式多以空间和时间的交叉为存在依托,通过对具体的建筑空间进行功能和气氛营造,室内设计的目标和初衷才能达成。我们通常所说的内部建筑空间实指的就是室内空间部分,内部建筑空间要想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就要重视对室内空间设计的探索与应用。民用建筑内部空间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功能分区合理性原则

住宅内部空间有各自不同的使用功能和要求。有公共性的和私密性的,有动的和静的。在设计中要正确处理它们的功能关系,满足各功能分区的要求,使之动静分区、公私分离、洁污分离,这是住宅使用功能良好、居住舒适的先决条件。在进行合理功能分区时,还要做到室内流线顺畅,交通面积集中、紧凑、减少干扰,突破单纯的交通功能,做到交通面积的综合利用,提高室内空间利用率。

(二)环境舒适性原则

舒适性是一个综合概念,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舒适性要求的标准也会不断发展变化。在住宅设计中,应根据该地区的气候条件,争取较好的朝向,获得较多日照和较好通风环境,利用自然对流通风,有效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卫生状况。

(三)灵活性原则

现代住宅建筑追求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灵活性原则是指在内部空间组合设计中可以合并或者连接某些功能分区,对空间进行灵活的分隔或重组,根据使用功能的改变重新设计内部空间形态和尺寸,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二、民用建筑内部空间设计要点

(一)空间尺度的合理设计

空间尺度的合理设计,直接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在了一起。如果在空间尺度的设计中过于拘泥,设计的使用范围相对较小,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显得十分的拥挤。由于空间尺度未能够合理的进行设计,内部的各种物品的摆放必然会显得杂乱无章,最终给人的感受就是异常的糟心,也会影响整个建筑内部空间使用价值的发挥,降低建筑设计的应用价值。

在空间的三个度量中,高度比长宽对尺度具有更大的影响。在处理室内空间形态时,按照功能性质合理地确定空间的高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室内空间的高度,一个是绝对高度即实际高度,正确选择合适的尺寸无疑是很重要,过低会使人压抑,过高又会使人感觉不亲切;另一个是相对高度,即不单纯着眼于绝对尺寸,而要联系到空间的平面面积来考虑。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在绝对高度不变时,面积越大,空间就显得越低矮,如果高度与面积保持着一定的比例,则可以显示出一种相互吸引的关系,利用这种关系即可以造成一种亲切的感觉。就空间的高宽比例而言,比例不同,给人的感觉就会不同。高而窄的空间(高宽比大)由于竖向的方向比较强烈,常常会使人产生向上的感觉,如同竖向的线条一样,可以激发人产生崇高雄伟的艺术感染力。

(二)室内空间的私密性设计

私密性是对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的选择与控制,它有助于增强个人的独立性和选择意识。私密并不意味着隔离,而是个人与邻里间,甚至与家人间的生活行为关系的控制。

建筑之间距离,除日照、通风等因素外,还必须考虑视线、噪音的干扰。两户之间的窗户设置应该避免窗户正对;各户的生活阳台之间应有所遮挡;退台的屋面平台既要防止楼上平台的俯视,又要避免相邻住户之间的视线干扰。多层住宅居室与对面居室之间的距离一般不宜小于18~20m,低层住宅则不宜小于12m。窗户毗邻道路的住宅,可以利用半地下室提高底层的室内地坪或者在窗户边合理的配置绿色植物避免室外视线的干扰。

在户内空间,虽然是家人之间的活动,但户内不同的功能空间也因不同的居住行为内容而具有不同程度的私密性特征和要求。一般而言,户内各功能空间私密性由弱至强的梯度顺序为:户门-过道(过厅)-客厅-起居室、餐厅、厨房-卧室-卫生间。住宅建筑私密性设计的基本原理就是要合理组织从公共到私密的空间序列层次,明确室内与外界环境、户与户之间以及户内各功能空间之间的分区、分隔和界定,通过合理地划分与组织空间,采取适当的阻隔视听干扰的措施,满足家庭成员对私密性的要求。因此一般要求:不设前室的卫生间的门不应开向起居厅,卫生间最好设在私密区;卧室、书房的门不宜直接开向起居厅,卧室、书房也应集聚在私用区;分户墙、分室墙及楼板应达到空气声和撞击声的隔声标准等,使每个家庭成员的私密行为得到充分的保护,从而人人能身心健康,和谐相处。

(三)空间利用

1、重叠使用

在实际的设计中首先要重视空间的交叉使用。空间的交叉使用能有效的提高空间的使用率。如常见的客厅和餐厅的综合利用,将餐厅和客厅设计成半开放形式,不但扩大了厅的面积还实现了厅的多种功能。又如对走道上部空间的利用。纯为交通性的走道,在居住建筑中都是供人们通行而停留较少的地方,宽度也不大,因此它可比其他房间采取更低的层高。在居住建筑中常利用走道上空布置储藏空间,这样从被压低后的交通空间再进入房间,可以使本来高度就不大的居室,在大小空间的对比下,产生更为开敞的心理效果,同时有时也可降低部分居室高度以增加储藏空间。

2、向上发展和往下争取

让空间“向上发展,向下争取”已达到有效利用空间的目的。在一般情况下,居室的家具等物品都聚集在较低矮的下部空间,居室的上部空间往往会很空余。如果利用适当的高度隔出一个天花板夹层,再结合一个折叠梯,就是一个很好的储藏室。在此要注意的是房屋的高度,如房屋的高度有限,就不适宜隔开,过低的房顶会带给人压抑感。不过大多数的户型都有一定的层高可以做空间扩展。其次,还可以向下争取,如利用复式、高架地板之阶梯处设计为抽屉、鞋柜等。

3、弹性运用

巧妙利用狭小空间做文章。如对卫生洁具的的空间利用。一般情况下小户型卫生间的面积很有限,最好使用淋雨,在面盆的下方设计一个储物柜,使下方的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还可以在墙角做一个收纳柜,将储物的面积设计到最大。如果每一个角落都这样精心的设计,小户型也会非常的舒适。又如,有需要可以适当的改造墙体,以达到空间结构的最大化和视觉上空间的扩展。比如窗户尽可能与外墙齐平。比如卧室尽量的向阳台拓展空间,中间用清爽、淡雅的窗帘隔开,这样就能在视觉上放大卧室的空间。

4、死角活用

在“死角的活”用上做一番设计,让不起眼的死角拥有奇妙的利用价值。建筑设计时通过利用外墙的厚度,在窗台以下适当加以处理,按空间的不同大小,可安置暖气片、空调箱或储存什物等,如一般家庭,都需要储存大量的什物,如果没有适当的储存空间,最后必然会侵占其他房间或居室,这是造成使用不合理和影响室内观瞻的根本原因。因此,住宅设计中一定要自始至终,十分注意空间的利用和什物的储藏以及各种技术层管道井等布置问题。对住宅来说,首先应将储藏空间和建筑紧密结合,如壁柜、壁龛、嵌墙家具、悬挂式家具及搁板等,这样不但可以减少住户家具的数量,还可相对增加使用面积,而且对室内空间的完整性起着极重要的作用,为室内设计工作带来十分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胡斌.民用建筑内部空间设计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年13期.

[2]金筹尧,蒋银光.浅谈在建筑内部空间设计中的尺度与形态的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1期.

[3]祝云.适形而止空间的人性化设计[J].南方建筑,2006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