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治疗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静脉治疗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施思

(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PICC门诊江苏南通22600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静脉治疗护理中优质护理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见收治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服务组和Ⅱ组,每组患者75例,患者进行常规输液操作护理,患者进行常规输液操作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患者治疗结束后填写满意度调查表。结果:Ⅱ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100%,常规护理服务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水平为96.00%,Ⅱ组高于I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静脉输液治疗中进行优质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对输液服务的满意度,维护护患关系,通过良好护患沟通,预防和减少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降低护患纠纷,值得推广。

【关键词】静脉治疗;临床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9-0291-02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患者不断提升自我维权意识,在医疗服务中出现的护患矛盾也逐渐增多,如何保证护理服务质量是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1]。静脉输液治疗是临床治疗中常应用的治疗方式和给药方式,护理人员的差错防范意识低下或在输液操作过程动作不规范,容易引发护理差错和护患纠纷。静脉输液治疗在临床中应用较广泛,但是患者个体差异较大,在临床治疗上应准守三查八对的原则和无菌操作制度。在静脉输液治疗中护患纠纷与护士操作技术不佳和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有直接关系,直接影响患者临床治疗的配合度[2]。本次研究选取在我院静脉治疗的患者,探讨优质护理在静脉治疗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现进行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I组和Ⅱ组,每组患者75例,其中Ⅱ组患者年龄区间在19~63岁,平均年龄36.8岁,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45例,疾病种类消化道系统疾病42例,呼吸道感染16例,其他17例;I组患者年龄区间在20~64岁,平均年龄35.9岁,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44例,疾病种类消化道系统疾病52例,呼吸道感染15例,其他8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可进行组间比较。

1.2护理方法

1.2.1I组患者进行常规输液操作护理,进行三查八对并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

1.2.2Ⅱ组患者进行常规输液操作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对输液流程和环境进行优化[3]。优质护理内容:对静脉输液治疗进行健康宣传教育,护士在输液前应对患者进行相关思想教育工作,告知输液中如何排尿,如何进食,输液部位如出现肿胀应如何处理,在输液完成后应对输液部位进行热敷,并询问患者过敏史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对患者输液中出现的输液器滑脱、药液不滴、肿胀等进行处理。在输液前应告知患者药物名称,配合患者放松情绪,出现不适反应立即告知护士,在输液完成后指导患者正确的按压方式,并避免血液渗出[4]。在患者输液过程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如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应告知饮食方面需要注意的要点,嘱咐患者减少食盐的摄入,避免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若患者同时合并糖尿病,需对糖分摄入量进行控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若患者为感冒者,需注意保暖,并嘱咐患者多饮水。在输液全程中需遵医嘱调整滴注速度,避免随便更换体位,以免导致导管脱出。保持输液环境空气良好,温湿度适宜,干净整洁,

配备饮水机、纸杯、电视、空调、老花镜等物品,并准备相关宣传手册[5]。提高临床护理人员静脉穿刺技术,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学习,使其掌握优质护理服务技能和理论知识,并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主动服务意识,将患者置于第一位,不断提高自身技能,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护理服务。定期考核护理人员的服务素质、操作技能、护患沟通能力等,并考核其输液操作水平,将考核结果和激励机制挂钩,以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

1.3疗效评价

患者治疗结束后填写满意度调查表,调查表评价项目包括护理技术、护理态度、临床疗效等,满分为100分,评分高于80分为非常满意,评分在70~80分之间为满意,评分在60~70分之间为一般满意,评分低于60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应用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则进行卡方分析,当P<0.05则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

2.结果

Ⅱ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100%,I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水平为96.00%,Ⅱ组高于I组且差异显著(P<0.05),数据见表1。

3.讨论

优化医疗服务态度中包括优质护理,对于现在日趋紧张的护患关系,完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是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静脉输液治疗是临床护士工作中较为重要的部分,由于护士的工作量较大,在忙乱中出现疏漏,护士往往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关注护理服务质量,往往会因为护士的态度或技术引起护患纠纷时有发生[6]。本次研究中倡导的优质护理是以患者为核心,从患者社会、生理、心理、精神等多个方面有效完善的护理服务模式,在临床输液治疗中优质护理可满足常规护理中出现的不足,优化静脉输液环境,提高护理安全性,减少护理差错和患者投诉,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7]。

在常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坚持三查八对原则和无菌操作制度,避免因工作差错给患者带来损害和危险,在护理过程中应防范护理人员工作过于繁重,导致因自身疲劳引起的差错和纠纷,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合理的排班制度,保证护理人员得到充足的休息,缓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对临床护理人员定期组织开展相关医疗技术及法律法规的宣讲教育工作,确保护理人员在保证自身权益的同时,在护患纠纷中维护自身合法权利[8]。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150例患者进行护理方式分析,在应用优质护理进行静脉治疗的75例患者中,患者及家属的对护理工作满意水平为100%,说明优质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水平,有利于患者疾病恢复,对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静脉输液治疗中进行优质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对输液服务的满意度,维护护患关系,通过良好护患沟通,预防和减少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降低护患纠纷,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焦德萍,优质护理对竞买输液患者治疗满意度和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26):215-216.

[2]杜蕾,优质护理在老年住院患者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3):227-228.

[3]邹涓,王小琳,罗仕兰,优质护理在老年住院患者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1):1714-1715.

[4]罗秀娟,廖巧聪,谢玉萍,静脉治疗管理小组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3):

[5]李蓉梅,袁玲,陈湘玉,等,静脉输液导管护理门诊的建立与实践[J],护理学报,2010,17(1A):32-34.

[6]罗邱芳,输液室护理质量控制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58-59.

[7]毕娜,吴冬梅,王建荣,我国静脉治疗护理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4):1613-1615.

[8]刘宁,孔鹏,郑婵燕,等,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精神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