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监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2-12
/ 2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监理

刘晓东

刘晓东

(山西协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9)

摘要:施工阶段的监理是主要对工程进行进度、质量等各方位的管理和控制的,起到健全监理制度,提高监理水平,提高监理队伍整体质量的作用,使其能够在平时的工作中认真的履行监理的职责,从而可以有效的保证工程项目施工的全面质量控制。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监理的意义,然后详细阐述了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监理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监理;原材料;动态控制

一、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监理意义

施工过程是关系到建筑工程质量好坏与否的关键环节,而监理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监理的质量控制内容主要包括建筑工程施工之前的准备工程的检查在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检查控制、跟踪监测对于施工工序的检测还有施工之后对于建筑工程的验收工作。对于一些比较重要或者关键的施工工序,一定要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旁站监测和控制,从而保证这一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以及施工的工艺可以符合工程质量的要求。

建筑工程的质量不仅仅关系到建筑工程的价值,而且还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安全。而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将会直接的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的质量。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监理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是可以及时的发现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质量方面的问题以及引起质量安全隐患的问题,并且可以做到及时的排除,并且也可以在施工过程中的进行监测,并且要随时的提醒施工的工作人员正确的操作以及注意事项,并且通过国家的政策法规以及施工技术标准等来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以及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规范,从而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实现。

二、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监理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合同管理

监理方一旦进入工程质量监理,首先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是否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并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到位。仔细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检查和审查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杜绝质量事故的隐患。针对工程的特点和合同中签订的质量等级,建设方的要求、施工单位的资质等情况,确定监理方的监控的目标和标准,确保监控的内容和各自的职责、权利,订出监控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做到施工质量监理工作正规化。

工程建设主要是要人来完成的,国家对参与建设的各方人员资质都要严格的要求,监理机构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不仅要保证自身人员的条件符合要求,还要检查参与建设各方的人员符合国家规定和招标文件的要求。对进场的机械设备要按规定要求施工单位提供相关的合格证明文件,为项目建设质量提供保证,杜绝转包、违规分包等违法事件的发生。

(二)质量监控事前预防,施工操作事先指导项目管理培训

1、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

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针对钢筋、水泥等材料多源头、多渠道,对进场的每批钢筋、水泥做到“双控”(即要有质保书、合格证,还要有材料复试报告),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允许用于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时请退出场。将钢筋焊接半成品的质量检查作为监理工作的重点,采用目测和检测相结合,首先从外观上对轴线位移、弯折角度、裂纹凹坑等进行检查,然后随机抽取焊接试件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验收。对于工程使用最普遍、工程量较大的混凝土工程中的材料质量监理细则要求施工单位保证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均满足质量要求,有试验报告的前提下,再审核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正确,校核各种计量表具、量具是否准确、齐全。浇筑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程序是否可行。如哪一道工序不符合规范、标准要求,立即通知施工单位质检人员组织整改,进行管理。

2、加强质量意识,实行“三检”制

在工程施工前,监理方召开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质监员及有关各工程队组长质量会议,加强质量管理意识,明确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执行“三检”制,且有公司质监部门专职质监员签字验收。然后经监理人员验收、签字认定,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如果施工单位没有进行“三检”或专职质监员签字,监理人员拒绝验收。另外,监理人员在施工现场采用巡视、平行检查、跟班旁监,随机抽查的方法,待施工单位进行“三检”后再进一步验收,彻底消灭工程中质量问题。

(三)动态控制,事中认真检查

1、加强管理力度,全天候旁监对于每一位现场监理工程师要求做到“五勤”:即眼勤,要经常到现场了解施工情况,多看施工图,熟悉设计哪些是重要部位;手勤,发现问题要常记,处理哪些问题要有记录;腿勤,常到现场转转;口勤,对于施工队易查出现的质量隐患要常提醒,对施工队要经常交底;脑勤,熟悉图纸,动脑筋想措施来保证工程质量。

2、工程中抓“第一”、“重点”、“临界”项目

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从实际需要出发,确定监理理由要管理的项目。当施工现场浇筑第一根框架柱,绑扎第一道梁筋,砌筑、粉刷第一面墙体,绑扎第一道柱、梁钢筋,支第一根柱模时,监理工程师要到现场去检查,复核轴线及标高,测量构件、结构的尺寸,称计配合材料重等,对于工程重点部位,如框架梁柱节点处,悬挑结构,结构错层标高、偏轴线等部位,要认真细致检查,严格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验收。对临界项目,则要求施工队进行“三检制”,实行对工序交接检查,避免不同工序、工种交接时,将质量问题和隐患带入下一道工序中。

3、现场巡视,量测检查,数据说话

监理工程师通过现场巡视,实地测量结果和数据,来检查和判断工程质量,以所测数据来评定质量等级。如轴线、标高有误差,轴线偏多少,标高低还是高;钢筋绑扎少了几根,规格绑错多少,混凝土浇筑完后蜂窝、孔洞各多少,蜂窝多大、孔洞多深,在什么部位等等。提前以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并附上所测的数据,使施工单位对于质量问题不能遮掩,不能马虎处理,避免今后出现类似质量问题。

(四)加强事后控制

施工单位在完成项目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后,在自检合格的基础向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提交工程竣工报告并提出竣工预验收,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承包单位报送的竣工验收资料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并组织质监站监督员、建设、施工、设计、地勘、监理等相关人员,依据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设计文件、施工合同及验收规范,并按专业分组对工程现场质量进行了严格认真的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形成书面通知,要求施工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整改完成后,总监理工程师、监理单位法人在工程竣工报告上签字盖章,总监理工程师在此基础上提出工程质量评估报告。施工单位把经总监理工程师、监理单位法人签字盖章(单位公章)的工程竣工报告提交给建设单位申请竣工验收。

(五)加强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

1、模板工程

常见的质量通病有:爆模、未起拱、缝隙大等。消除质量通病措施有:

(1)模板工程应有设计施工方案,模板支撑(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支撑(架)应能承受新浇筑砼的重量、模板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2)砼梁≥4m时应按规定起拱。

(3)木模板应弹线修边,安装拼板应严格控制缝隙。

(4)砼浇筑前,木模湿润水要足够。

2、钢筋工程:

常见的质量通病有:钢筋表面锈蚀、柱子外伸钢筋错位、绑扎节点松脱、钢筋保护层不足、梁抗震135°箍筋漏弯、钢筋闪光对焊接头弯折或偏心、钢筋搭接焊不符焊接规定、板的负弯筋没有设马凳或被踩弯等。消除质量通病措施有:

(1)浇筑砼前对伸出板面的柱筋应认真核对位置,并至少绑有两个箍筋固定,以防错位。

(2)铁丝绑扎应尽量选用不易松脱的绑扎形式,如节点松脱时重新绑牢。搭接焊的钢筋的预弯应保证两钢筋的轴线在一直线上,再行施焊。

(3)钢筋的保护层数量应满足需要。板的负弯筋应用垫块保护,安装预埋管线或浇筑砼时,不得踩踏板的负弯筋。

3、砼工程

常见的质量通病有:表面损伤如蜂窝、露筋、孔洞、夹渣,成型规格偏差如板面不平、歪斜、凹凸,内部缺陷如强度偏低、匀质性差、裂缝等。

(1)底板施工完7天内专门覆盖塑料薄膜进行保水养护,上部施工暂停,7天扣进行淋水养护,保证砼表面湿润。

(2)外墙在未拆模之前,在模板外侧淋水,保证模板内侧的水分不过早蒸发,拆模后挂麻袋养护14天。

参考文献

[1]张华辉.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09(12).

[2]赵儒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理与验收[J].科技资讯.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