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家特大桥简支箱梁施工方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洪家特大桥简支箱梁施工方案研究

孙世凯崔利强张垒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36

摘要:台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起于台州中心站,终于温岭市城南站,其中洪家特大桥简支箱梁,共计25孔,其中30m、35m箱梁采用三排双层贝雷梁施工,本文对其中30m箱梁施工工序与要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箱梁;支架;施工

1工程简介

台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起于台州中心站,终于温岭市城南站,全长52.4km,其中本合同段为台州市域铁路S1线先期开工段02标段,全长1173.59m(S1DK12+130~S1DK13+303.59),位于洪家站至商海北街站区间,桥址范围内地势平坦,线路沿中心大道向南敷设。中心大道为既有道路,连接椒江区和路桥区,车流量巨大。桥墩均设置在中央分隔带上,主要跨越洪兆西路、徐山泾、洪家南环线等。

贝雷支架施工范围为洪家特大桥简支箱梁,共计25孔,其中30m、35m箱梁采用三排双层贝雷梁施工,40m箱梁采用双排单层贝雷梁加中支墩施工。本文仅对30m箱梁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探讨。

2跨度30m简支箱梁支架结构

跨度30m简支箱梁现浇支架采用三排双层普通型贝雷片形式,总共6榀组合而成,每层18片贝雷片,分配梁分别采用2I45a和I14工字钢,在两侧承台上分别安设4根Φ450mm,厚度10mm的螺旋钢管立柱。

3贝雷梁支架施工

3.1支架安装

(1)支架基础。利用桥墩承台作为支墩基础,在上面预埋钢板与钢管柱连接。

(2)钢管立柱。钢管立柱需要接长时必须采用螺栓连接,在管桩两端焊接法兰盘,并设牛腿加固,法兰盘采用20mm钢板加工,上面共设置4个φ20螺栓孔,分节要在现场加工。钢管立柱之间用10号槽钢每节间连接,顶部安放高95厘米的卸漏砂筒为起落架,以便拆模。为保证钢管立柱受力均匀、平衡传力,须保证钢管在铅垂状态下立于承台上。

(3)卸漏砂筒。卸漏砂筒总高95cm,采用外径φ450mm、厚10mm、高75cm螺旋钢管制作外套管,采用钢板焊接封底,在底部位置左右两侧开设φ20mm出砂孔,装砂高20cm;内部采用外径φ380mm、厚10mm、高75cm的螺旋管做内箱,填充C20砼,采用钢板焊接封顶。

(4)传力分配梁。大横梁采用双拼12米I45a工字钢,中间采用10mm厚加劲板焊接,每1.5~2米焊接一处,立柱顶部及腹板位置加劲板每20cm一道。大横梁与螺旋管立柱焊接,并采用10mm钢板设加劲角撑,长度不小于5cm,在现场加工,吊车安装。

(5)贝雷梁桁架。贝雷梁预先在地面拼装成组,再用贝雷架支撑架将部分组贝雷梁连接成整体,然后再吊装。每组贝雷梁间隔一定间距用槽钢连接,保持稳定。

3.2支架预压

支架搭设完并验收后,在第一孔箱梁施工前对钢管立柱贝雷支架进行预压。预压的目的是检测支架自身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同时消除支架搭设的非弹性变形,检测支架承载预压后落模砂筒的沉降量,测算出施工荷载时的弹性变形,根据箱梁张拉后的上拱度再计算出贝雷支架底模的预拱度。

3.3支架现浇梁部顶部安全防护及立柱搭设脚手架

侧模在厂家加工时,翼缘板加宽0.5m作为施工平台,模板四周设置钢管柱加2mm厚彩钢板安全防护,钢管立柱高度1.3m,每1.5~2.0m设置一道,立柱与模板桁架焊接牢固;立柱之间采用2mm彩钢板填充,彩钢板与立柱用粗铁丝连接牢固。为方便立柱、连接槽钢、墩柱附着支架、砂筒施工,在承台顶搭设施工脚手架,脚手采用井字架形式,脚手架搭设高度以卸落砂筒高度为准,四角立柱横、纵桥向位置立杆横距按照1.2m布置,其余根据立柱位置的不同按照1.2~1.5m设置,脚手四周设置剪刀撑。根据施工需要在脚手架上设置操作平台。

4现浇箱梁施工工艺

4.1支座安装

支座安装流程:垫石顶面凿毛→预留孔清洗→支座定位、吊装临时固定→支座调平→重力注浆→撤除临时固定、安装围板。

支座均采用预埋套筒和锚固螺栓的连接方式,在墩台顶面支承垫石部位预留锚栓孔,螺栓孔预留尺寸为Φ120×380mm。预留螺栓孔的直径和深度允许偏差为0~+20mm,预留锚栓孔中心及对角线位置偏差不得超过10mm。

4.3模板安装

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能保证梁体各部分形状、尺寸及预埋件的准确位置。侧模由面板、纵向劲肋、骨架,侧模分节制造,经试拼合格后再吊装。模板安装后线形尺寸必须符合设计、施工规范要求,包括标高、各截面的预拱度和几何尺寸均应满足要求。模板安装前应对其清洗干净,安装后应及时对模板接缝及表面平整度进行调整和处理,使其满足设计与验标规定要求高低差不超过2mm,然后对其涂刷脱模剂,脱模剂

4.4钢筋及混凝土工程

(1)钢筋工程施工要点

钢筋下料依照设计长度准确下料,梁体长主筋配料时,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钢筋接头应设置在承受应力较小处。配置在“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各类钢筋接头,都应按验标要求的频次,作拉伸、抗弯试验。

安放钢筋时,钢筋的位置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均应满足除顶板顶面净保护层35mm,其余净保护层45mm的要求。钢筋的间距应先设置几根定位筋,在定位筋上标识间距,按标识线绑扎钢筋。钢筋保护层用垫块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梁体侧面和底面保护层垫块数量不得少于4个/m2。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不得伸入保护层内。为了避免垫块影响混凝土表面外观,细石混凝土垫块设计成三足鼎形,由三点接触模板,垫块接触钢筋的一面做出凹槽,将钢筋嵌固在凹槽内,防止钢筋滚动。

预应力孔道采用金属波纹管,孔道内预先穿入预应力筋,端部的预埋垫板应垂直于孔道中心线,管道端部开口须封闭以防止水或其它杂物进入,并对预应力筋和波纹管做好保护。波纹管在布管安装前,按设计的管道坐标进行放样,设置定位筋,定位网片在模具上焊接定形,保证其加工精度。绑扎钢筋骨架时,同时安放预应力孔道定位网,且孔径大于管道外径2~3mm。底板波纹管定位筋按间距不大于1m布置,管道曲线段定位钢筋加密布置,曲线要素点单独设置,定位网片应与梁体主筋牢固绑在一起。

(2)混凝土浇筑施工要点

采用2台输送泵从两端向中间、水平分层、斜向分段、两侧腹板对称、连续浇筑方法。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后,用木尺根据顶板的横坡赶压抹平。混凝土灌注完成后,混凝土初凝前,做第二次赶压抹平,表面用木模搓平、搓毛。

4.5预应力施工

预应力筋张拉端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直线筋和螺纹钢筋可在一端张拉。对曲线预应力筋,应根据施工计算的要求采取两端张拉的方式进行。

(2)当同一截面中有多束一端张拉的预应力筋时,张拉端宜分别交错设置在结构或构件的两端。

(3)预应力筋采用两端张拉时,宜两端同时张拉,或先在一端张拉锚固后,再在另一端补足预应力值进行锚固。

4.6模板及支架拆除

⑴梁体混凝土脱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60%且龄期不少于3d,拆除端模、松开内模后进行预张拉,梁体混凝土达设计值80%后进行初张拉,初张拉后方可移出内模和拆除外模及贝雷支架。

⑵拆模时梁体混凝土蕊部与表层、箱内与箱外、表层与环境温差均不大于15°C,并保证梁体棱角完整。大风或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拆模。

⑶内模拆除时,作业人员处于封闭环境中,湿度大、温度高,应在梁的一端安大容量的鼓风机向箱孔内送风,改善工人作业环境。

4.7养护、拆模

(1)混凝土浇筑完后,表面即行覆盖清洁的塑料膜,初凝后撤去塑料膜,用浸湿的布毯覆盖,洒水养护要使梁体始终保持潮湿状态,并不得少于7天。

(2)混凝土拆模后的洒水养护采用喷雾器进行,保证养护不间断。洒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充分潮湿为度。当环境相对湿度小于60%时,养护不少于28d;相对湿度在60%以上时,养护不少于1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