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护理干预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的影响

陈红1阳四元2

陈红1阳四元2

1湖南省脑科医院手术室湖南长沙410007;2湖南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湖南长沙410007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降低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情绪及提高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手术前、中、后分别实施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焦虑值及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护理干预对缓解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的术前焦虑情绪,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具有良好的作用。

关键词:老年;腹部手术;护理干预

目前,老年人所占社会人口比重日益增加,因此就医需外科手术治疗者也必将增多,大量统计表明,70岁以上老人与手术有关的死亡率约培加3倍[1]。手术作为一种强烈的刺激源,会引起患者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对于术前有高度紧张焦虑者,当他们来到手术室后,陌的环境及亲人的分离,使应激反应加剧。导致心率增快,血压明显升高,术前原有的合并症加重,干扰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室护士走出手术室进入病房,直接面对病人和家属,运用心理学知识,良好的沟通理论及技巧,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消除他们紧张焦虑恐惧心理,使他们以最佳状态来接受手术,积极配合手术[2]。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从我院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老年开腹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41例,科室分布情况为:普腹外科48例,泌尿外科27例,妇科手术25例。入选老年患者均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其他病史,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文化程度及手术麻醉类型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组病人的麻醉和手术均按常规操作,由麻醉医生实施麻醉,手术医生实施手术,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手术配合,干预组术前、术中、术后采用下列方法干预。

1.2.1术前1d由该台手术的巡回护士到病房访视患者,了解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到病房查阅有关病历资料,了解他们的病情,术前检查结果是否正常,并了解手术麻醉方案。然后到病房访视患者,先做自我介绍,说明访视的目的,针对患者存在的焦虑恐惧心理,以耐心、和蔼的态度,结合患者的病情及思想心理状况,对患者给予安慰和理解,热情地向老人表示我们的关心和同情,根据他们的职业,文化程度,及性格的不同,用亲切的语言安慰和引导患者,使他们正确认识疾病,向他们交代应做的术前准备,简单的手术过程,麻醉方法,以消除他们的焦虑心理。患者普遍存在听力减退和记忆力差的特点,交谈过程中要耐心听取他们的诉说,应给予尽可能的解释。同时与家庭交流,做好患者家属的工作,关心支持鼓励患者,使患者对手术治疗树立信心。

表12组患者焦虑值的比较()

1.2.2术中护理干预手术当日巡回护士面带微笑到病房接患者,尊称他们为爷爷,奶奶,大伯,大妈。认真按常规查对床号、姓名、手术名称、手术部位、还要询问睡眠情况,术前准备情况,并告诉其昨天自己来访视过,这样可增加亲切感,融洽了护患关系。使患者对进入手术室陌生环境的焦虑感降低。入手术室后应随时陪在老人身旁,并向其介绍与手术有关他需要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及麻醉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尊重他们的隐私,在麻醉及手术中注意遮盖患者,尽量减少身体暴露的时间和范围,麻醉完成后插导尿管,减轻疼痛,术中除做好手术配合外,不违反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的原则下要关心患者的需求,用安慰的语言消除他们的顾虑,用安抚的动作如握住他们的手等给以心理支持,手术结束后病人清醒,应用愉快的语调告知手术效果好,手术非常成功。擦净患者皮肤上的血迹,穿好衣裤,与麻醉医生一起将患者护送回病房。

1.2.3术后护理干预巡回护士与病房护士床头交接班,根据麻醉方法安置合适的体位,妥善固定各种管道。手术后第2天,巡回护士再次来到病房访视患者,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伤口愈合及肛门排气情况,根据他们拟理问题给予安慰和解释,帮助患者克服手术后的不良情况。当患者知道手术室护士仍然时均使用静脉置针,大大减少了药物外渗的发生率。

3.6留置针留置时间过长引起静脉炎因素的循证及护理措施

建议肿瘤病人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化疗时应当天化疗结束后立即拨出不保留留置针可减少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减少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9]。积极展开健康教育,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3.7化疗过程中的护理管理因素引起静脉炎的循证及护理措施

持续改进加强环节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化疗前对护理人员进行化疗知识系统培训,成立化疗质控小组,并对患者全身状况及局部静脉情况进行评估。化疗过程中,保持病房安静,及时巡视,责任到人,并积极加强三级监控。化疗结束后加强追踪观察及药物预防,以防止针眼处的药液隐性外渗。

通过将此理论运用干预防肿瘤病人化疗药物外渗性静脉炎的实践中,让我们深刻了解了预防静脉炎的重要性、方法及有关护理知识,从而提高了我们专业知识和护理质量,同时更加促进了我们将此理论运用于各项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提高、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HaynesRb,DevereanxP.J,GuyattGH.Clinicalexperienceintheeraofevidence-basedmedicineandpatientchoice[J].ACPClue,2002,136(2):11~14.

[2]戴勤,刘丽华,龙国志,化疗过程中预防静脉渗漏的系统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249~250.

[3]KhanMS,HolmesJD.Reducingthemorbidityfromextravasationinjuries[J].AnnPlastsurg,2002,48(6):628~632.

[4]朱儒红.华疗性静脉炎的护理进展[J].解放军杂志,2007,24(6):43~44.

[5]赵洁,高云红.化疗性静脉炎的防治及护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换届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

[6]夏为娟.介绍喜疗妥软膏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的方法[J].临床护理杂志,2007,6(1):66.

[7]许美仙.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压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09,8(6):33~35.

[8]欧阳镜铭,方红,苏娟.静脉留置针与钢针静脉输液的并发症的对比分析[J].现代护理,2007,13(34):2237~2238.

[9]张亚娥.肿瘤病人化疗静脉留置针安全留置时间的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2009,17(10):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