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层住宅建筑方案设计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探索高层住宅建筑方案设计要点

郭茜茜

关键词:高层住宅;住宅建筑;方案设计

1.高层住宅建筑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1.1建筑设计的统一性

高层建筑设计不再单纯建筑单体的规划设计,而是以一定规模的小区作为前提,小区的规划设计首先以人为本,同时营造更优美的室外环境。要求功能合理,让居住者能在其中方便、安全、卫生、舒适地生活。

1.2建筑细节的合理性

未来的住宅标准将有很大的提高,细微之处将得到重视。节点细部设计在于整体布局合理,功能性强,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同时细部设计、节点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任何设计的尺寸、体量都应从人的生理学考虑,作为主体人感受到外部环境的舒适程度,从人的需求出发。

1.3建筑空间的舒适性

现在,人们对住房的要求不仅是“住得下”,而且要“住得好”,这就是说人们对住房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住宅要方便、舒适、自由、美观。对室内采光、日照、通风、采暖、景观等因素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需要现代、接近自然,要有时代感,体现自由、体现家庭的亲切感。

2.高层住宅建筑方案设计要点

设计方案的形成实际上是不断产生和解决矛盾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工作人员需要对不同的设计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与讨论,不过这些阶段并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

2.1住宅选型

有了建筑标准的定位,有效供求关系的确定,才能产生经济效益。价格是影响购买力的第一要素,而单方造价是受土地征用费、拆迁费各种契税及利润等的影响的,建筑师是无法控制的。但有些商品房平米价格尽管合理,由于过于追求超大毫华,而面积是与价格成正比的,造成房屋的总价居高不下,同时物业管理费用更是一项长久的消费支出,这一切都令消费者望而却步。所以在满足各种功能的前提下,提高设计水平,尽可能压缩建筑面积,做到舒适适用。

2.2高层住宅空间布局

2.2.1在设计套型空间时,需要设计入户空间、户内交通空间、个人与公共空间。入户空间包括门厅与入户过渡空间,尤其是一些高档小区使用花园作为入户过渡空间,这种方法不仅使居民直接接触自然,也提供了更多的活动空间。在设计个人与公共空间时,必须提供尊重用户隐私的个人空间,并且在满足独立空间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公共空间整体效果。

2.2.2设计门厅与单元入口时,需要注意公共区域与个人空间过渡阶段的设计,高层住宅需要加强入口与门厅的吸引力,在设计时需要保证合适的面积与采光,满足居民对布告栏与信箱的使用要求,并且设置园区绿化与公共长椅提高环境温馨效果,并且通过不同的颜色搭配提高空间识别性。

2.3高层住宅建筑外部环境的规划

高层住宅建筑是城市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因此建设高层住宅建筑时,需要从整体上考虑小区的环境因素,选择合适的小区建设地点,合理的规划校区的建设密度以及容积率,确定建筑物的高度。为了确保高层住宅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性,住宅设计要依据以下几个原则:

2.3.1创造较好的通风环境,建设高层住宅的过程中,不仅要预防冬天寒风的影响,同时夏天要为用户提供较好的室外通风环境,小区周围的生态设计需要参考当地的气象资料。

2.3.2创造开放性的生态环境,比如,小区建设在绿地以及河流附近,通过绿色与水流的降温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夏天的炎热感,增强住宅建筑的开放性。

2.3.3在住宅建筑内,栽种具有调节性的植被,比如,在小区住宅的南面种植落叶乔木,夏天,乔木繁茂的树叶可以为用户遮荫,冬天,乔木落叶之后,可以将阳光引入室内,乔木能够满足人们在冬夏两季的相应要求,在小区住宅的北面可以种植常青树,它在冬季起到挡风的作用。

3.某高层住宅建筑方案设计实例探析

3.1工程概况

某小区项目地理位置优越,规划用地为300000平米,地下2层,地上24层。整个小区设计强调以绿和水为主的绿化生态效益,使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营造绿色生态小区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的原则。设计上要求充分兼顾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科学规划、相对集中,对其进行合理布局。

3.2空间布局设计

建筑空间在形式上打破早期街坊式的概念,强调小区的整体性和动态感,空间上可以渗透,反映了现代都市生活空间的基本特点。由于用地的性质,临街部分底部均为商铺,内院为住宅楼,高层建筑利用地形设地下停车场,并综合考虑人防设计;小区内部设计相应规模的庭院景观,用花、草、水、石表达不可触及的视觉想象,注重生态性,让人在有限的空间内感受到小区的绿意盎然。绿化空间呈带状绿化、节点绿化等形态,住宅布局则基本成行列式组合的关系。在满足红线退让的前提下,建筑之间均满足防火、日照间距的要求。

3.3平面设计方案

根据设计文件的总体要求,在平面设计上采用了多套设计方案,并进行优选,多层和高层部分在平面设计上其户型都不尽相同,但都应做到实用性、安全性、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在高层建筑内部功能设计与多层最大的不同是客厅和主卧采用了凸窗和大平面窗等设计,每户都设有观景阳台和露台;并引入生态建筑的设计手法,在细部的处理上强调生态性,诸如设计入户花园等。多次采用互借的设计手法,使高层建筑尽可能多地获得采光通风面和观景面,充分满足现代人时尚、绿色、健康的居住需求。

3.4竖向设计方案

3.4.1小区内道路的坡度、坡长、路宽均充分考虑消防需要,在高层登高面,多层消防车作业面等路段,路面纵向坡度均小于1%.以利于消防车作业。在高差变化大的路段纵坡均小于7%,以利于消防车行驶,道路转弯半径不小于9.0m。

3.4.2小区内自然地面标高相差大的区域均设有地下室,通过地下室的设置减小填挖土方量。

3.4.3小区内组团场地标高的确定可以使场地内地表水有组织排放。

3.5绿化设计方案

生态小区的绿化设计一直是设计的重点,绿化设计的目的就是营造小区的绿化空间,让居民亲身感受到自然的存在,改善居民生活的整体质量。事实上,小区的绿化设计已不再像过去那样仅仅地在住宅区添加绿化树木,而是逐渐想环境景观概念设计,该小区注重到生态小区绿化设计的新变化,在住宅小区以及环境景观设计方面都采取手法去设计。

结束语: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层住宅建筑作为城市化发展的标志备受人们的关注。在进行高层住宅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师应该重点考虑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提高设计质量,创造舒适优美的生存环境,满足人们对居住生活日益复杂需求,为社会建造更多的优秀住宅建筑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宋苗苗.高层住宅建筑方案设计要点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

[2]张园园.关于高层住宅建筑方案设计的研究[J].城市建筑.2016.

[3]郑昭君.基于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方案的构思分析[J].城市建筑.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