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多药结核48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耐多药结核48例临床分析

董春华

宁安市结核病防治所黑龙江宁安市157001

【摘要】目的:根据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研究,探讨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将耐药结核病控制工作纳入规划。在结核病控制规划下,制定耐药结核病控制的策略、方法。从政策、经费、人力等方面为耐药结核病的控制创造条件。结果:在结核病控制规划下,所有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耐多药结核病的发现是耐药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关键一步。更多地发现患者也是减少传播的有力措施。耐多药结核病的患者发现策略包括可疑者筛查、实验室确诊以及登记报告等步骤。

【关键词】糖尿病;手术麻醉;外科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119-01

由于结核病是通过呼吸道传播,只要呼吸尚存,就无法从根本上避免传染。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如果不加控制,每个肺结核病人平均每年会传染给10到15名健康人,但耐多药结核病的传播人数可能会大于这个估计值。因为耐多药的病人带菌时间长,而且治疗时间也长,潜在传播人数会更多。1992年6月,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发表的有关耐药结核病的文章中,正式提出“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概念。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出版了“WHO耐药结核病规划管理指南”,规范了耐药的概念。

1。资料与方法

1.1相关知识背景

结核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至今至少已有4000年的历史。从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病开始,就出现有关结核病耐药的报道。然而,长期以来,人们沉浸于对结核病斗争取得的成就中,并一度乐观认为消灭结核病的时间已经不远了,对结核菌的耐药现象人们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结核病在全球范围的"死灰复燃",人们对于结核病的耐药现象才开始警觉起来。时至今日,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已成为结核病控制工作的三大挑战之一,严重威胁人们在结核病控制领域取得的成就。如何有效控制耐药结核病,成为全球结核病控制工作面临的紧迫工作。

1.2基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耐药结核病患者,在结核病控制规划下,制定耐药结核病控制的策略、方法,有效控制耐药结核病患者病情。患者中男性女性各占50%,平均年龄35.7岁。耐药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严重的渗出性病灶,如干酪样肺炎或急性粟粒性结核,因其炎症反应较强、范围较广,中毒症状就非常显著。定期的肺部健康检查可以发现早期病例,以便及时治疗,防止播散。健康检查应结合当地的结核病疫情1-2年进行一次。在农村还应根据个人病史、痰液检查情况及自觉体征等配合肺部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尽早治疗。

1.3治疗方法

结核病的控制规划:通过规划措施可以从源头上减少耐药结核病的出现,如同通过拧紧水龙头可以杜绝水的流出一样。规划减少耐药结核病出现的主要措施包括:不断提高常规DOTS质量。包括不断强化政府承诺、提高患者发现水平、合理的治疗、高质量的药品供应以及完善的登记报告系统。这些常规工作越完善,则耐药结核病的产生也就越少;将耐药结核病控制工作纳入规划。在结核病控制规划下,制定耐药结核病控制的策略、方法。从政策、经费、人力等方面为耐药结核病的控制创造条件。临床最主要的措施是提高肺结核患者的发现以及治疗管理水平。应该提高卫生人员基本技术能力,提供必要的检验设备和环境,对发现的耐药结核病患者进行及时、正确的治疗与管理,减少传染源。

耐多药结核病的发现是耐药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关键一步。更多地发现患者也是减少传播的有力措施。耐多药结核病的患者发现策略包括可疑者筛查、实验室确诊以及登记报告等步骤。

2.结果

评价标准:治疗后患者逐步出现严重的渗出性病灶,如干酪样肺炎或急性粟粒性结核等症状完全消除为显效,治疗后患者逐步出现的严重的渗出性病灶,如干酪样肺炎或急性粟粒性结核等症状有所缓解,继续治疗后症状消除为有效,治疗后患者逐步出现的严重的渗出性病灶,如干酪样肺炎或急性粟粒性结核等症状无明显改善为无效。

在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在48例耐药结核病患者中,显效为24例,占50%,有效为24例,占50,无效0例,占0%,总有效率为100%。

3.讨论

全球耐药结核病疫情严峻。据WHO/IUATLD的最新耐药监测估计,在新病人中,10.2%的病人至少对一种抗结核药物耐药,MDR-TB耐药率1.1%;在复治病人中,18.4%的病人至少对一种抗结核药物耐药,MDR-TB耐药率7.0%。由此估计全球每年新出现30~60万MDR-TB病人。我国是全球耐药结核病疫情较高的国家之一。目前估计我国有12万耐多药结核病例。从1996年开始,我国陆续有13个省参加WHO/IUATLD的全球耐药监测项目,已有的结果显示,在我国部分省份耐药疫情较高,如河南、辽宁、内蒙等。WHO估计我国耐多药结核病人数约占全球的1/4。WHO已将我国作为全球27个耐多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耐药结核病的产生有细菌学、临床以及规划方面的原因,但其本质是人为造成的结果。从临床及规划方面看,不足够的或不恰当的治疗导致结核病患者体内的耐药突变菌成为优势菌。

耐药结核病重在预防,现代社会提供给人们优越便捷生活的同时,部分人的生活失去正常规律,运动减少,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缺乏运动或者忽略定期健康体检等诸多不良生活习惯都很容易导致耐药结核病被忽视,所以加强对耐药结核病的认识,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警惕,提倡健康生活,才能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程曦.重庆地区结核病耐药情况及危险因素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2015(03):23-24.

[2]钱林美.耐多药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和对策的研究[J].中外医疗,2015(32):366-367.

[3]于英杰.护理干预对耐多药结核患者不良情绪及睡眠的影响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4(09):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