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多囊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研究

梁善秋

梁善秋

(金秀县瑶医医院广西来宾545700)

【摘要】目的:探究多囊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方法:观察组采用多囊饮治疗,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激素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LH、LH/FSH比值、T、E2均较对照组改善得更为明显,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行多囊饮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促使血清激素值恢复至正常范围,并可改善月经和排卵,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多囊饮;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11.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7-0110-02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妇科常见多发症之一,极易导致月经不调或闭经、不孕、子宫内膜癌、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既往常采用西医对症治疗,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不甚满意。近年来,中医辩证治疗PCOS卓有成效。故本文将对2012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20例,开展多囊饮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年龄18~35岁,平均(26.1±3.2)岁;病程1~16年,平均(8.7±2.4)年;初潮年龄11~18岁,平均(13.6±1.7)岁。另选取同期收治同症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19~38岁,平均(27.2±2.8)岁;病程1~17年,平均(9.2±2.3)年;初潮年龄12~18岁,平均(14.3±1.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参照美国生殖医学会(ASRM)鹿特丹制定标准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的诊断标准和分型[2],排除精神异常、肝肾功能障碍、3个月内使用过性激素类药物、心脑血管、造血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疾病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二甲双胍(厂家,规格,国药准字)500mg,餐前半小时口服,3次/d,治疗1个月。

观察组采用自拟多囊饮治疗,多囊饮组方:菟丝子、熟地黄、山药各15g、柴胡、白芍、淫羊藿、巴戟天、当归各10g、龙胆草6g。随证加减:阳虚者加黄芪、补骨脂各10g;阴虚者加女贞子、太子参各10g;痰湿者加半夏、胆南星各10g;瘀重者加莪术10g;脾虚者加党参15g、茯苓10g;肝火旺者加夏枯草10g。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半剂,1个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1~3个疗程。15天复诊一次激素六项和B超。治疗过程中,经期停服,如发现患者妊娠,立即停止治疗并终止观察。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测定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性激素变化,包括黄体生成激素(LH)、睾酮(T)、雌二醇(E2)、促黄体素与促卵泡素的比值(LH/FSH比值),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妇产科学》疗效标准[3],其中(1)临床治愈:血清激素值恢复至正常范围,B超见双侧卵巢无多囊样改变或卵巢体积较之前缩小≥45%,月经按月规律来潮,连续3个月有排卵;(2)显效:血清激素值基本正常,B超见双侧卵巢体积缩小30%~40%,月经1~1.5个月来潮一次,3个月内有1次排卵;(3)有效:血清激素值较治疗前改善,B超见双侧卵巢体积缩小≤15%,月经1~2个月来潮1次,半年内有1次排卵;(4)无效:血清激素值无明显改善,B超显示卵巢体积无明显变化,月经无改善,无排卵。总有效率=(临床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4.33,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2.3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且心肝肾功能无异常改变。

3.讨论

PCOS属于中医“月经后期”、“崩漏”“闭经”等范畴,是本虚标实之证,肾虚为本,痰瘀阻滞为标,涉及肝、脾诸脏。该症发生与肾虚、痰湿阻滞、气滞血瘀、肝经湿热有关[4]。肾藏精,主生殖,肾虚则任冲失养,精血亏虚,无以下注胞宫;肝肾同源,肝经郁热,肝气郁结则经脉不畅,经血凝滞,气滞血瘀,肝经克脾土,脾胃运化失司,聚湿生痰,湿热互结,痰湿阻滞,导致该症,为此治疗主要以补肾祛除湿、柔肝健脾为原则[5]。

多囊饮组方中白芍、菟丝子为君药,可补肾益精,养血柔肝;巴戟天、淫羊藿滋阴补阳,温肾填精;柴胡为臣药,可疏肝理气,散郁结;熟地黄滋阴补肾;山药健脾补中益气;当归可补血调经;龙胆草可调理肝经,除肝湿,清肝火,引肝火下行而不上扰髓海,使方药滋补而不过腻。加之辩证加减药物,达到标本兼治目的[6]。全方共奏补肾养血、疏肝解郁、调理任冲之功。

现代药理发现[7],菟丝子含有菟丝子黄铜,可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白芍具有保肝降酶、增强性腺功能及抗应激作用;熟地黄可调理甲状腺激素异常状态;淫羊藿可改善垂体-性腺轴的内分泌功能,提高E2浓度;柴胡可保护肾脏,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减轻中枢兴奋剂作用;山药具有降血糖作用;当归影响造血系统;龙胆草可明显降低血清胆红素含量,减少胆汁郁积。诸药合用,可调节神经内分泌,调节卵巢功能,提高性腺功能,调理中枢及外周能量失衡,降低雄激素、促使卵巢细胞发育成熟、促排卵作用。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观察组治疗后的性激素观察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得更为明显;且两组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据梁瑞宁等相关研究显示[8],对30例PCOS患者予以滋肾清热化瘀利湿法中医治疗后,不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而且还可有效降低血T、INS和LH水平,并能恢复部分患者的有排卵月经周期。该研究结果与本文研究均证实,补肾祛除湿、柔肝健脾中医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且可有效改善性腺功能。

综上所述,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行多囊饮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促使血清激素值恢复至正常范围,并可改善月经和排卵,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谢京红,韩冉,张瑶.多囊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3,28(10):1531-1533.

[2]谢志燕,徐传花,常惠.中医药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J].吉林中医药.2015,35(03):235-237,278.

[3]柯李琼.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促排卵疗效及其对性激素、糖代谢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1):142-144.

[4]刘梅梅,原振宇,李佩玲.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及治疗新进展[J].疑难病杂志.2015,09(04):979-982.

[5]刘新敏,刘睿,徐信等.滋肾泻火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高睾酮血症30例[J].世界中医药.2015,07(06):1013-1016.

[6]曾小吉.苍附导痰汤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可行性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5,7(19):101-102.

[7]程芳,王娜梅,程龙.消囊方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25例[J].中医研究,2015,28(06):15-17.

[8]梁瑞宁,赵美兰,李佩双等.滋肾清热化瘀利湿法治疗肾阴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6)4215-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