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综合干预措施探讨杨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综合干预措施探讨杨娟

杨娟

(四川省华蓥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四川广安638600)

【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综合干预措施进行讨论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0年1月—2016年12月广安市的30例艾滋病感染孕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母婴干预法,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干预,并对比有效性。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终止妊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婴儿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在HIV婴儿感染率以及失访率上较低,综合干预有一定成效。结论:针对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综合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性的减少艾滋病传播的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婴儿;存活率

【中图分类号】R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3-0172-02

艾滋病母婴传播主要是指受到感染的女性在妊娠期间将自身携带的病毒传递给胎儿,是的胎儿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受到感染。近年来,妊娠期女性艾滋病感染率有所提升,儿童的发病率也越来越多,其主要传播途径为母婴传播。而HIV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者的血液、乳汁、阴道分泌物等进行传播[1],本次实验选取了2010年1月—2016年12月广安市的30例艾滋病感染孕产妇为研究对象,进一步了解艾滋病感染的综合干预措施,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0年01月—2016年12月广安市的30例艾滋病感染孕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孕产妇。其年龄在22~3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2±4.1)岁,孕周在36~42周之间。其中,属于艾滋病感染患者21例,艾滋病无症状其患者9例,其传播途径经过了解包括性传播28例、输血感染2例。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母婴干预法,即通过与孕产妇及其家属的随访工作进行展开,帮助他们更好的认识病情和相应的干预措施;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干预,首先需要对孕产妇和婴儿抗体的检测结果进行最终的确认,并进行随访工作,为患者提供产前检查服务指导,包括母婴保健方式等,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此同时,对产时、产后的情况进行了解,帮助该类家庭进行喂养指导等,积极的了解母婴的全面信息。

1.3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的观察指标主要是根据艾滋病感染的相关规范进行调查问卷的涉及,对两组产妇、婴儿进行随访干预结果的统计分析。观察的主要内容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终止妊娠率、服药阻断率、婴儿存货率、婴儿失访率、婴儿HIV阳性率。其中HIV阳性发生率=(HIV阳性产妇中孕期发现例数/总人数)×100%。

1.4统计方法

本研究中对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以及百分比(%)进行表示,并选取P<0.05为置信区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就本次实验结果来看,观察组产妇的终止妊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婴儿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在HIV婴儿感染率以及失访率上较低,综合干预有一定成效,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除此之外,从两组孕产情况来看,观察组HIV阳性发生率和终止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情况如表2所示。

3.讨论

艾滋病属于HIV病毒传染所致的性传播类疾病,该疾病患者通常存在持续性免疫失常、恶性肿瘤等情况,并以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为主要感染方式,而相关资料显示由于不安全性行为导致该疾病的机率高达87%[2]。具体而言,由于艾滋病感染者精液和阴道分泌物残有病毒,在性交摩擦过程中,容易造成生殖器粘膜的细微破损,此时病毒会传递到未感染者[3]。而较早干预是阻断、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重要措施。

在专业的指导下,通过婚前检查可以对夫妻进行健康教育的有效宣传,并对于感染者进行人性化的心理指导和专业的医疗服务,为患者提供建议,并在随访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本次实验过程中干预环节容易受到人口流动、患者异型性和艾滋病健康知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开展具有一定困难。而观察组在HIV婴儿感染率以及失访率上较低,因此,我们认为综合干预有一定成效。通过以上结果,我们认为对于艾滋病孕产妇建立个人档案,并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随访调查,能够帮助患者孕期保健,有利于降低妊娠终止的发生率以及婴儿的感染率。值得一提的是,加强对新生儿的护理,并进行抗体检测具有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针对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综合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性的减少艾滋病传播的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吴炜林,程周祥,王睿等.艾滋病感染孕产妇15例母婴阻断综合干预措施探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2(25):167-169.

[2]王敏,朱旭艳.艾滋病母婴阻断成功的综合干预措施及效果分析[J].云南医药.2014,10(28):110-115.

[3]詹会莲,开丰,和志奇等.2008-2013年丽江市艾滋病母婴传播趋势及母婴阻断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4,7(20):147-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