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治”——论班级管理新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1

“无为而治”——论班级管理新模式

林云针

摘要:本文阐述了现代学校主体性德育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开展学生的主体性德育教育进行了论述。关键词:班级管理新模式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青少年学生由原本的被动状态逐步转化为自主独立的自我成长。学生的学习重点不再是掌握现成的知识,而是继承人类探索知识发展智力的能力。这就自然酝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主体性教育。主体性是人的个性的本质特征之一,是作为主体的人在长期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主体性也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性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但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我们往往过多的强调教师的管理和纪律的约束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较多地关注外在道德的灌输与强化,很少考虑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主观需要,造成德育工作的片面和偏颇,致使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和竞争创新的勇气。因此学校德育中的主体性教育是取得德育工作实效的关键,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1、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提高自知能力主体意识,是指作为活动主体的学生对自身主体地位、自我调控能力和自我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学生主体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在头脑中的反映,学生具有主体意识才会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自爱;学生具有主体意识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德育活动,自觉遵守社会规范,有义务感和责任感。作为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首先要充分利用班会活动,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班会是班级全体成员的会议,是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班集体正确舆论、开展各项德育活动的重要阵地。不是班主任开批斗会,也不是班主任一言堂。而是要让学生成为班会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主人翁的态度。2、激发学生自我教育欲望,提高自我调控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就是学生主体能动地选择、加工、改造外部世界传递的信息及施加的影响,从而使自身得以不断发展完善的能力。学生自我调控能力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个体对环境、自身以及二者关系的把握程度。学生自我调控能力愈高,就愈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主体性;反之,如果学生自我调控能力愈低,在自身主体性发展中就愈感到被动、盲目和无能为力,也就无法真正成为德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主体。从学校德育的现状来看,学生面对家长和社会施加的强大的、持续不断的社会化的压力,表面上逐渐的敛其行、慎其言、弱其欲最终成为&l尊父母言,听老师话的顺从学生。他们在道德学习领域的主体性的发挥被全面拒斥、阻抑,极大地阻碍了学生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学生在道德学习领域中自立性的泯灭,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招致他们或明或暗的抵抗,使学校德育无法落到实处。我班有位学生对电脑游戏非常感兴趣,由于家中没有电脑,常去网吧玩游戏,造成经常逃课,拿父母的钱。家长很生气,对其又打又骂。班主任也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他在网吧玩游戏的坏处。该学生一再保证再也不去网吧,但是背地里还是经常去网吧。一天和他一起在网吧玩游戏的一位学生被社会上的青年殴打,并且受伤很重。他亲眼目睹了事情的经过,而这位学生的母亲在听到网吧出事时,在去网吧找他的路上摔断了腿。他对这两件事的感触很深。在此刻作为班主任的我趁机对其进行教育,让他明白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他下定决心再也不去网吧了。在一次的班会课上他主动检讨了自己的错误,并呼吁大家不要去网吧,告诉同学玩游戏的坏处,和在网吧的危险性。而且在那以后主动担起了学校专门负责检查学生去网吧的纪律员。因此,当老师激发起学生自我教育的欲望时,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苏霍姆林斯基说:自我教育乃是教育的真谛和核心。因此,在德育工作中,充分认识到在德育活动中把握教育时机,调动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教会学生自我教育,提高学生自我调控能力,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欲望是使学生的道德认识内化为精神财富的一种良好的方法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性形成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循序渐进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以实践活动为中介的,只有投入各种实践活动,其主体性才能实现由被动到主动,由盲目适应到自觉、能动地改造外部世界。首先,学生主体意识是在与人的交往中形成与发展的。其次,主体自我调控能力也不是自发形成的,学生也只有通过参加实践活动,在改造外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中才能得到锻炼、培养与提高。活动是学生参与实践,提高自我调控能力的最好时机,是主体直接的道德体验,要精心设计、认真组织并帮助学生安排活动的空余时间,支持学生自己开展班级内和班级间的各种体育活动。学生通过各种体育活动,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培养了同学间的交往能力、遵纪守法的习惯和青年学生的自我控制力。比如,去年我校举行了篮球比赛,就是最好的说明。刚开始训练时,学生与学生之间为谁碰了谁一下,或是,谁的球传的不好等,而经常发生口角,甚至到出手动武。后来在一次次的训练和比赛中,老师的不断教育和指证中,随着学生的球技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互相友爱,帮助的精神也越来越好。这说明在实践活动中发生的一些磨擦和矛盾,同学们都能自己去处理和解决。道德行为从根本上讲就带有很强的实践性,主体需要自己在学习中实践,在社会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学生在自己亲身参加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了较为稳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之间的联系。所以,我们要在德育实践中将鲜活的、多变的道德情境呈现给学生,将真实的社会呈现给学生,正视社会环境中不利因素,并充分利用它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力,让学生真正成为道德学习的主体,在自觉的主体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自主,学会选择。总而言之,学校德育中的主体性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学校德育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加强学校德育中的主体性教育,才能迎接现代社会对学校德育的挑战,才能迎接教育现代化对学校德育的挑战,才能迎来学校德育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机遇。参考文献:1.杜时忠.《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十大矛盾》.《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2.石芳华.《主体性德育观:高校思政教育人性化的回归》.《上海电院学生工作》2004年.3.李巧.《浅谈学校德育中的主体性教育》.2003年4.刘铁良.《浅析主体性德育》.2003年.

来源期刊

青年生活

相关关键词

班级管理 新模式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青少年学生由原本的被动状态逐步转化为自主独立的自我成长。学生的学习重点不再是掌握现成的知识,而是继承人类探索知识发展智力的能力。这就自然酝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主体性教育。主体性是人的个性的本质特征之一,是作为主体的人在长期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主体性也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性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但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我们往往过多的强调教师的管理和纪律的约束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较多地关注外在道德的灌输与强化,很少考虑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主观需要,造成德育工作的片面和偏颇,致使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缺乏独立 自主的能力和竞争创新的勇气。因此学校德育中的主体性教育是取得德育工作实效的关键,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 1 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提高自知能力 主体意识,是指作为活动主体的学生对自身主体地位 自我调控能力和自我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学生主体自主性 独立性和创造性在头脑中的反映,学生具有主体意识才会自尊 自信 自强 自立 自爱 学生具有主体意识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德育活动,自觉遵守社会规范,有义务感和责任感。作为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首先要充分利用班会活动,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班会是班级全体成员的会议,是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培养班集体正确舆论 开展各项德育活动的重要阵地。不是班主任开批斗会,也不是班主任一言堂。而是要让学生成为班会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主人翁的态度。 2 激发学生自我教育欲望,提高自我调控能力 自我调控能力,就是学生主体能动地选择 加工 改造外部世界传递的信息及施加的影响,从而使自身得以不断发展完善的能力。学生自我调控能力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个体对环境 自身以及二者关系的把握程度。学生自我调控能力愈高,就愈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主体性 反之,如果学生自我调控能力愈低,在自身主体性发展中就愈感到被动 盲目和无能为力,也就无法真正成为德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主体。从学校德育的现状来看,学生面对家长和社会施加的强大的 持续不断的社会化的压力,表面上逐渐的敛其行 慎其言 弱其欲最终成为&l尊父母言,听老师话的顺从学生。他们在道德学习领域的主体性的发挥被全面拒斥 阻抑,极大地阻碍了学生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