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肠套叠误诊原因分析

/ 1

成人肠套叠误诊原因分析

尹小勇王应杨正东

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普外科四川广元628000

【关键词】成人肠套叠;误诊;原因

成人肠套叠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且较为少见,因此较易误诊[1],现选取我院10例成人肠套叠病例,就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病因进行分析并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0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43.5岁。

1.2临床表现:主要特点为亚急性或慢性肠梗阻表现。其中腹痛10例,呕吐8例,腹胀7例,不排便不排气3例,血便3例。腹部包块5例,包块为圆形或椭圆形,多在脐周,大小约2.0-4.0×3.0×6.0㎝,表面光滑,软或中度硬,活动度大。包块压痛2例,贫血4例。病程2天-3个月。血常规6例正常,4例白细胞1.5×109-1.9×109/HP。X线腹部平片10例,其中6例多处液平。钡灌肠造影3例,其中1例回盲部充盈缺损4.0×4.0㎝。B超5例,发现腹部包块。

1.3误诊疾病:完全性肠梗阻3例,慢性不全性肠梗阻2例,阑尾炎3例,阑尾周围脓肿1例,急性胃扩张1例。10例术中所见:病变限于Treitz韧带25-60㎝的4例,距回盲部20-70㎝6例。

1.4肠套叠类型:回肠套入回肠7例,回盲部套入结肠2例,空肠套入空肠1例。经术中发现病理学诊断证实10例肠套叠的病因,恶性淋巴肉瘤3例,小肠平滑肌肉瘤3例,小肠腺瘤2例,回盲部腺癌2例。全组均手术治疗,右半结肠切除术4例,肠切除、肠吻合术6例。

2.讨论

2.1成人肠套叠的误诊原因[2]:(1)对成人肠套叠发病原因认识不足:成人肠套叠多为继发性,其中小肠肿瘤引起成人肠套叠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对小肠解剖特点的忽略也是原因之一:小肠位于腹腔深处,所处位置低;小肠长度长,小肠系膜长而游离,活动性大,故位置不固定。小肠距两口(口腔、肛门)远,检查困难。因此小肠肿瘤形成肠套叠在腹腔内不能及时扪到,呈隐袭发展,结果造成成人肠套叠误诊。(2)成人肠套叠临床表现不典型:成人肠套叠早期无症状或有腹痛、便血、腹部包块、腹胀,常常不具备或不典型。没有进一步想到形成肠梗阻的原因有小肠肿瘤,而小肠肿瘤又是成人肠套叠的主要原因。(3)并发症的症状掩盖成人肠套叠的典型症状,易将并发症误诊为其他疾病。经过B超检查、钡餐检查及钡剂灌肠检查后提示小肠或回盲部肿瘤。经手术确诊为成人肠套叠。最后病理学检查证实成人肠套叠的原因是小肠肿瘤。(4)缺少必要的辅助诊断:要充分利用B超、钡餐及钡剂灌肠检查,同时要反复多次复查,能早期发现器质性病变,提高确诊率,争取早期治疗。

2.2提高成人肠套叠的诊断率:(1)详细询问病史,全面认真的体格检查,提高对成人肠套叠的警惕性。(2)正确认识成人肠套叠的发病病因及小肠解剖特点。(3)重视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表现。(4)做好必要的成人肠套叠的辅助检查,特别是B超、钡餐及钡灌肠检查,要反复多次复查。(5)目前对成人肠套叠的辅助检查方法,能提高确诊率,但仍出现极少的假阳性,或术前仍不能确诊。因此对有明显症状而各种检查阴性的疑诊患者,应及时剖腹探查并做病理学诊断,以明确诊断,确定病因。

参考文献:

[1]吴宝军,倪庆,陶立德.成人肠套叠30例临床诊断和治疗[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2,15(12):1007-1008.

[2]高红杰.成人肠套叠误诊为腹部肿瘤的病例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