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治疗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3

团体心理治疗的研究进展

刘燕1罗锦秀(通讯作者)1郭宇新2

(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科山西太原030001)

(2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科山西临汾041000)

【摘要】本文就团体心理治疗的概念、方法、性质、功能及在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了解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为团体心理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团体;心理治疗;人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2-0001-02

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师对来访者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矫治的过程。心理治疗是一个直面冲突的行业,它不是简单的进行劝说,闺房私聊,是一种有目的的专业行为,目的旨在帮助来访者获得自我的认识,并且利用自己的资源去发展自己。而每个个体都是生活在社会的团体中,我们总是不得不将人放在基本的团体关系中考虑。有关灵长类动物、原始人类文化和当代社会的研究的可靠资料显示,人类总是生活在成员关系密切、持久的团体中,对归属感的需要是一种强有力的、根本的、具有普遍性的动机[1]。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显然与进化论的观点一致:没有深入的、积极的、相互的人际联系,个体和种族的生存都是不可能的。在心理治疗的发展上,人与人之间的问题比人内在的问题更为重要,诸如家庭、婚姻、人际交往等均反应出这一重要性。所以就发展出了团体心理治疗、家庭治疗等诸多治疗方法。医院的心理门诊、社区形式的集体活动、人类潜能运动、社会心理咨询中心等各种不同设施也大量使用团体治疗形式,使得今日各种形式的团体心理治疗成了最常用的心理治疗形式。团体心理治疗是在团体情境中,在治疗师的带领下,通过在团体内进行互动,帮助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重新认识自我病逐渐接纳自我,以达到社交功能、改善与他人关系的作用。本文将就团体治疗的概念与性质、作用机制以及在抑郁症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1.团体和团体心理治疗的概念

团体(Group)是一群人为达成特定目标或任务,而结合在一起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所组成,其彼此间具有相互依赖的互动关系。团体心理治疗(Grouppsychotherapy)是指在团体情景中提供心理帮助的一种心理治疗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互动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节与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团体心理治疗可以促进组员的心理成长。通常情况下,由一位或两位团体治疗者主持一个小组(一般为6~10人,也可多至20人)的治疗。

2.团体心理治疗的发展背景及国外国内现状

1905年,J.H.普拉特首先采用团体疗法以帮助结核病患者控制自己的疾病。

20世纪40年代初,团体疗法开始广泛的流行和应用,且重点从最初的团体参与转移到团体成员的相互作用上,以致最终团体成为该疗法的关键点,治疗技术也兼容了适用于个体以及不适用于个体治疗的方法。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发展,团体心理治疗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变革。新的临床症候群、治疗设置或理论方法的不断涌现,团体心理治疗的形式和内容也有了相应的改变,例如:急性或慢性抑郁患者团体、防止抑郁复发的团体、惊恐障碍患者团体、进食障碍患者团体、初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团体、精神障碍者的家庭团体。团体心理治疗的临床情景也是多种多样。例如:在人员流动较快的住院病房、有慢性或急性精神病人组成的团体、相对良好的神经症或人格障碍者组成的开放式团体。我国团体心理治疗始于90年代末期,起初主要用于研究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咨询及用森田疗法为基础的大学生神经症倾向学生团体治疗研究。后逐渐广泛应用于医院、社区等。清华大学心理系樊富珉教授一直致力于团体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研究,且颇有建树。团体治疗的治疗技术也有多种:认知行为、心理教育、人际关系、格式塔、支持性—表达性、精神分析、动力—互动式、心理剧、家庭雕塑等都已用于团体治疗中。

3.团体治疗的性质和功能

团体治疗的过程是一个由治疗师带领并通过成员相互作用、相互协助,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自己与他人的社会关系,学习心得态度与行为方式。增进自我了解、自我发展,更好融入社会的一个学习过程。

IrvinD.Yalom[2]认为一个很少有框架限制、能自由互动的团体将最终发展成一个全体成员参与的社会缩影,每个成员将成为他们自己,与团体互动,就像他们与社会上其他人互动一样,他们将在团体中表露他们惯有的、日常的人际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成员将自动地、必然地开始在团体中表现出他们适应不良的人际关系行为。他们不需要描绘或提供他们的病史,因为他们迟早会在团体成员面前把它们展现出来。而且,他们表现出的是真实行为,甚至自我报告中的不可避免的盲点也会不知不觉表现出来。Marziali和同事们对一些边缘性人格障碍者进行了30次团体治疗,治疗后患者的人格明显得到改善,逐渐回归正常。国内的一些研究也证实了团体治疗有积极的疗效。不同流派的治疗技术都能制造一个社会的类似生活情景,为参加者提供考验实际行动和尝试新事物的机会[3]。

对于患者来说,有效的团体治疗的经过是提供一个足够安全的、正能量的治疗环境,并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提高他们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和面对疾病的信心。住院的团体治疗小组帮助患者明白:倾听他人和倾诉自己的故事本事就是有治疗意义的,能主动地参与到团体中,和其他团体成员互动起来会有更大的收获。如为住院病人做出院准备的团体中,角色扮演或家庭雕塑都可以用来帮助团体成员学习进入社会如何与人建立关系、沟通等,他们学习如何有效的回应他人,如何解决平时遇到的冲突,学会较少进行主观评价更善于准确的体验和表达共情。由封闭自己到慢慢的打开并得到很好的宣泄,需要团体给予足够的力量。不再重复自己以前问题化的行为模式,学会一些社交技巧。

4.团体心理治疗的作用机制

团体心理治疗之所以影响广泛,是因为组员间相互支持、集思广益、共同探寻问题的解决之道,具有个体治疗所没有的优点。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成员之间的互动来实现治疗目标。IrvinD.Yalom认为治疗性的改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是随着人类各种体验的复杂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这种相互作用他称为“治疗因子”(therapeutiefactors)[2]。不同流派、不同治疗侧重方向的治疗师,对于患者症状改善的原因也有不同的观点。即使有相同理念、流派相同的治疗师,对于疗效因子的效果也会有不同的期待。许多团体治疗的带领者将治疗的成功归功于一些别的因素,比如热椅子技术(hotseat)、非言语性表达或治疗师本身的人格魅力等。研究表明,治疗结束四年后的团体成员与刚刚结束治疗时相比,更容易提到团体体验中缺乏帮助或受到伤害的部分。与治疗是所认为的有很大的不同。而且,成员对疗效因子的评估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治疗长度、成员的机能水平、团体类型(门诊、住院、日间医院或短程治疗)、成员的年龄和诊断以及团体治疗师的理论取向等。一般认为,团体治疗的作用机制可从以下方面说明:

4.1希望重塑希望的重塑和维持对任何心理治疗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希望不仅可以保持患者能够继续,这样其他的疗效因子就有可能起作用,而且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本身就具有治疗效果。研究证实,治疗前对获得帮助的高度期待与积极的治疗效果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治疗过程中,患者与治疗师对治疗有共同的体验时,更有可能出现积极的结果。团体治疗时必须尽一切努力来增加患者对团体治疗疗效的信心。治疗师相信自己以及相信团体的效能也是非常重要的。许多自助团体——比如说,丧子的父母亲组成的慈爱伙伴团体、心脏手术病人组成的开心团体等这些团体都非常强调重塑希望。

4.2普同性好多患者都认为自己是唯一的不幸者,只有他们有着某种恐怖的或者不能被人接受的问题、想法、冲动和幻想。当治疗进行中,团体成员会暴露一些像盗窃、挪用公款、自杀甚至是一些荒唐的幻想行为时,暴露者就会观察到其他团体成员看待这些行为的态度也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患者都深深地关注自己的价值感以及与人建立关系的能力。当患者发现他们并不孤单,而且其他人也有相同的困扰和生活经历时,他们会如释重负。

4.3提高社交技巧尽管技巧教学的性质和过程的外显性会依据团体类型而有很大的变化,社会学习、基本社交技巧的培养是所有治疗团体的疗效因子。对缺乏亲密关系的个人,团体经常是第一个给予他正确反馈的。有人为他们难以释怀的孤独感悲叹:团体治疗充分的让成员认识到他们是如何助长了自己的孤立和孤独。经过较长时间团体治疗的患者会得到高度成熟的社交技巧,学会如何有效的回应他人,知道解决冲突的办法。这些技巧对团体成员将来的社会互动有很大的帮助。

4.4行为模仿在个体治疗中,患者的言谈举止会逐渐与他们的治疗师相似。研究显示,团体治疗师通过示范一些行为而影响团体的沟通类型,例如,自我暴露或支持。在团体中模仿过程更是普遍:团体成员会像模仿治疗师那样去模仿其他成员。团体成员也会从观察其他成员如何处理问题中有所收获。行为模仿在早期阶段的作用通常比后期更重要,来访者会对比较资深的成员或治疗师进行认同。这个过程有确凿的治疗作用,识别不属于自己的特质,即是朝认清自己更近了一步。

4.5团体凝聚力是一个团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也泛指使团体成员留在团体中的所有力量的综合,成员们在团体中感觉温暖、舒心、有归属感;他们重视团体并反过来感觉到自身的价值被其他成员无条件的接受与支持。团体凝聚力不仅本身是一种强有力的治疗力量,还其他疗效因子运转良好的必要的先决条件,对其他团体疗效因子作用的发挥是必要的。团体治疗中的成员彼此之间有着各式各样丰富的意义,治疗团体最初被认为是无足轻重的人工化的团体,事实上它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除此之外,Yalom[2]认为团体治疗的疗效因子还包括以下几种:传递信息、利他主义、原先家庭的矫正性重现、人际学习等。

5.团体治疗的应用

团体心理治疗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包括心身疾病、精神心理疾病等。KissaneDW等的研究发现,团体治疗能够提高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抑郁焦虑症状明显减轻。MoniqueRiberdyPoitras等应用团体心理干预治疗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并且对肠道症状及心理状况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心理疗法干预组的胃肠道症状减轻,心理状况明显好转。而对照组保持不变。国内也越来越多的将团体心理治疗运用于各类病人。陈小玲[4]等对100名妇科肿瘤化疗患者给予团体心理治疗,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自尊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测评。发现团体治疗可有效缓解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病人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有2/3患者的情绪障碍有效改善,可显著提高化疗患者的自尊水平。葛海燕[5]等对162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团体心理治疗,以探讨团体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发现团体治疗后的患者其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总评结果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研究显示团体心理治疗有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边军[6]等收集了60例抑郁症患者,对他们行团体心理治疗以探讨团体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6周的治疗后,发现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和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3个维度得分明显提高,得出团体心理治疗能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当今社会发展节奏快,社会压力普遍增大,各种心身疾病和各类精神障碍已成为威胁人类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的重要疾病之一,而药物治疗的局限性及患者对药物副作用的担心也降低了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因此,如辅以团体心理治疗作为其中的治疗手段,不仅能有效提高心身疾病及精神心理疾病的疗效,还能弥补心理治疗师严重匮乏的当今现状。著名世界团体心理治疗大师欧文亚隆在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一书中说,人们内心的困扰均源于人际关系的冲突,最好的解决之道就是利用团体的动力去化解。团体心理治疗可望成为今后精神心理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R.Baumeister.M.Leary.Theneedtobelong:DesireforInterpersonalAttachmentsasaFundamentalHumanMotivation.PsychologyBulletin,1995,117:497-529.

[2]IrvinDYalom.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李鸣等译)[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32.

[3]张新凯,吴文源,张明园.社交焦虑的认知行为集体治疗的初步结果[J].上海精神医学,2005,17,129.

[4]陈小玲,董亦茹,陈容.团体心理治疗对改善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及自尊水平的效果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18):73-74.

[5]葛海燕,饶顺曾,占归来.团体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1):1710-1712.

[6]边军,郑川燕.团体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2):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