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奥氏体不锈钢软管失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1

304奥氏体不锈钢软管失效分析

陈永生

陈永生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广州分中心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不锈钢软管产品易开裂是实际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技术难题。本文对某安装后不久的304奥氏体不锈钢波纹软管失效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采用先进的仪器进行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断口分析,能谱分析,最后综合总结得出软管失效的原因。希望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帮助。

关键词:304奥氏体不锈钢;理化检验;失效分析

0引言

奥氏体不锈钢是以铬、镍为主要合金元素,碳在γ相中的固溶体,它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低温韧性、强抗高温蠕变能力、不存在脆性转变温度等优点,广泛用于制作要求良好综合性能的设备和机件。某单位304奥氏体不锈钢软管在压力为1.2MPa,介质为液化气的环境下使用,在安装后不久出现了开裂现象,属不正常失效行为。笔者随机选取了两根开裂软管进行检验和分析,以查明其失效原因。

1理化检验

1.1宏观检验

从同一批次304奥氏体不锈钢软管产品中选取两根钢管,分别编号为1号、2号,并对其外貌形态进行观察。如图1(a)中箭头所指,1号软管裂纹开口较大,且裂纹呈周向扩展,主要位于管接头附近,开裂范围涵盖该区域内波纹管的相邻波峰和波谷,裂纹扩展长度约占整个圆周长的1/2。2号软管裂纹开口较小,其断裂部位位于管接头附近一处波谷位置,如图1(b)中箭头所指,裂纹亦呈周向扩展,其扩展长度约占整个圆周长的1/4。1号和2号软管外壁均出现局部波形异常特征,说明软管在使用过程中受到非正常应力作用,使软管波形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塑性变形,如图1(a),(b)中标注所指的位置。

2综合分析

由宏观检验结果可知,两根失效波纹软管局部受到超过其弹性极限的非正常应力作用,产生塑性变形。

由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可知,两根软管的化学成分均符合标准对304不锈钢成分的技术要求。

由断口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由于软管的内外表面均存在典型的蜂窝状腐蚀形貌,且已经出现大小不一的沿晶微裂纹,这导致软管的抗拉强度和抗疲劳性能大大降低。由于在工作过程中存在脉动,因此软管受到外界交变应力作用,发生双向多源疲劳断裂,疲劳裂纹从内外表面同时向管壁中部扩展。

由能谱分析结果可知,软管内、外壁表面的蜂窝状腐蚀产物中,含有腐蚀性元素氯、硫及异常高含量的氧元素,说明软管在生产制造或者使用过程中,其管壁发生了腐蚀现象。特别应注意的是,在制造过程中,软管的外壁最易接触生产环境中的腐蚀介质;而在服役过程中,软管的内壁则直接经受着传输介质的冲刷行为,此时腐蚀介质可能在钝化膜破损的位置直接接触不锈钢组织,亦可能会较快地穿透较薄的钝化膜发生腐蚀。而腐蚀介质主要为氯离子和含硫阴离子。氯离子(Cl-)因具有极小的直径尺寸,在运动中对材料的渗透能力极强。虽然奥氏体不锈钢表面能够自行形成一层钝化膜,但氯离子能够穿透该膜层,并与钝化膜下方的金属基体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金属氯化物,从而使不锈钢表面氧化膜被不均匀破坏,并产生电极电位,这即为软管表面蜂窝状蚀坑群形成的主要原因。另外加之软管受到外界应力作用,在管壁表面产生了沿晶微裂纹形貌。虽然含硫阴离子不能直接导致304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行为,但是能够促进氯离子对该材料腐蚀的进程。需要说明的是,失效软管的服役时间较短,说明腐蚀行为之初,极有可能是腐蚀位置的管壁表面钝化膜发生了开裂,导致了新鲜的不锈钢组织的暴露,直接与腐蚀介质接触。而钝化膜开裂则应是由软管局部受到的疲劳应力引起的。

3结论

综上所述,304奥氏体不锈钢软管失效是由于软管内外表面存在腐蚀形貌,并出现沿晶微裂纹,使软管在工作过程中的交变应力作用下,优先以沿晶裂纹处作为疲劳源,在交变应力作用下,裂纹快速疲劳扩展,形成贯穿性裂纹,最终导致软管发生瞬断。另外,在安装过程中,软管受到非正常的形变作用力,也有可能导致软管表面沿晶微裂纹扩展,使软管力学性能降低,加速失效。

参考文献:

[1]吴文庆,邹旭宣,赵逸.燃气用具连接用不锈钢波纹软管国内外相关标准比较及浅析[J].城市燃气.2013(07)

[2]贾振柱.加热炉燃料气不锈钢软管泄漏失效分析[J].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