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广告的批评话语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汽车广告的批评话语分析

周子力

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28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而汽车广告是宣传、销售产品最快的方式。但在消费者购买汽车的过程中,广告并未对消费者充当合格的宣传者和引导者。本文将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分析汽车广告,也为消费者购买汽车提供理性参考。

关键词:汽车广告;分类;物质过程;

一、引言

随着汽车制造水平的不断提升,制造工艺的快速升级,其生产速度之快、产量之多,已经超出人们的想象。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收入的增加,这些条件,使得汽车成为大众家庭中的一员。汽车广告作为销售汽车,打出知名度的第一条道路,对汽车销售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一个良好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广告将会吸引大量消费者驻足,也将成为人们购买车型的参考。

本文采用近几年内不同品牌的汽车广告作为材料,这些广告来自电视、网络、广播等媒介中。从词汇分类分析、及物性分析、情态分析、修辞使用、意识形态等几个角度,分析广告语言,从中找寻销售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为消费者提供理性的参考。

二、汽车广告的批评话语分析

2.1词汇分类分析

分类是指用语言赋予外部世界以秩序。(Fowler.1991)语篇分类系统主要指语篇本身,对其他事物、人物进行的描述或命名,主要通过词汇的选择来实现。选择不同的词汇,会造成不同的语篇意义。在日常生活中,词汇的选择,是个人基本认知、思维方式的反映,不同的人员会选择不同的词语。选择的词汇类别不同,其词汇本身所带来的感受也是不尽相同的。由于词汇带有基本的色彩,例如情感色彩,说明褒贬意义;又例如风格色彩,体现出不同的风格。因此,词汇色彩带来的影响不能够被忽视。

在比较普遍的行业广告中,词汇及其重要。不同的词将会带来不同的吸引力。例如汽车行业,一个美轮美奂的广告用词,其宣传效果是非常优质的、具有吸引力的。这种词汇在销售中往往会起到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分析这种语言背后的独特驱动意识,对消费者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汽车广告中,往往会出现这些类型的词语:

汽车广告中出现的高频词汇

我们对近一段时间的汽车广告中出现较为频繁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做了简单的汇总。不难发现,不论是何种词性、类型的词语,其表现出的特点基本上均趋向于更高层次,其感受亦趋向于更优质、优越的体验。例如,名词中出现了“潮流”、“荣耀”、“格局”、“品味”这样的词汇,相较于基础词汇“流行”、“光荣”、“局面”、“感受”,带来的宣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同时动词与形容词也都以更加高级的词汇存在。特别是“掌控”、“演绎”、“豪迈”、“睿智”这一类大气又不失掌控力的词语,往往能够带给消费者全新的感受,带来更高端的心灵体验。副词中的“更”、“唯”、“都”在基础的广告语句中,从广告内容、广告意义等方面,再一次对广告进行了限制,强化了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与地位。

恰恰因为更加优质的词语,将自身的优点不断放大,诱导消费者进行购买。这些高级词汇,带来的不仅仅是客观上广告文案的出彩,更进一步的是对消费者心理的一种暗示。然而大部分的情况是,高级的词汇,高级的宣传,在具体实物中,并未能带来车辆使用与驾驭时与广告描述相同的感受,反而会产生了不实感,使得消费者并不能得到商家保证的应有质量。

2.2及物性

关于及物性,是系统功能语法中非常具有意义的理论概念。及物性,主要通过“过程”而存在,通过发生的事件,建立人与事物之间的主观思维、经验意义。使这些“过程”,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将其进行范畴化,说明“参与者”与“环境成分”之间的关系,反映语言的功能。韩礼德将“及物性”解释为六种基本的过程,即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这六种过程。而汽车广告中,则存在着大量的物质过程。

所谓物质过程,即运用最直接、最明显、最简明的方式去做一件事情,其中核心“做”这个字,就是物质过程。相较于其他五种过程,物质过程的影响,往往是六种过程中最大的。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两个参与者,即“动作者”与“目标”。物质过程具有直接,准确,精炼的特点,直入主题,对目标进行影响,充分表达和传递说话方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这种直接灌入的过程,体现了销售商强硬的、坚决的态度,直奔主题,以最真实的内容呈现给消费者。在汽车广告中,物质过程也是最多、最常见的,直接通过广告话语,向消费者即“目标”传达具体广告信息。

(1)“全新Polo新青年、创造你的意义”。(大众Polo)

这一则大众Polo的广告中,存在着动作者与目标两个元素,即销售商与购买者“你”。其中“创造”一词,将所有消费者购买这辆汽车的意义提升到了极高的水平。创造“你”的意义,则强调了产品完全可以做到满足并创新出属于你自身的新意义。“全新”也对消费者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这种直接灌入式的物质过程,往往是最直接,也是印象最深刻的。

(2)每一处细节,都呼应你的精致品味;每一种质感,都触动你的运动神经;每一分气息,都激起你的飞驰欲望。(马自达3)

例如马自达汽车的广告中,也只存在着销售商与购买者。这一段广告词中,再次存在动作者“车”与目标“人”。在这个物质过程中,还是由汽车商占据了强势地位。“呼应你”、“触动你”、“激起你”这样的词语,充分体现了汽车商的权威。

(3)让汽车成为一个小家

此示例中的“让”字,体现出主动与被动的关系,更体现出了销售商这一方。通过“让”字,在消费者的脑海中注入惯性思维,从而使销售方得到较高的权势与权威,引导顾客购买其产品。

2.3情态分析

情态系统主要负责表达人际功能,体现说话人对事物的不确定性。我们对情态进行分析,能够得出说话人说出话语的真实性,以及对之后行为做出的承诺以及承担的责任。反映出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与权力关系。在汽车销售广告中,也会出现表示情态的语句。

(4)生活梦想大可承载(标致华普汽车)

情态语能够表达说话人自身的话语意愿,能够对事物的成功率进行一个基本的判断。这一则汽车广告中存在“大可”一词,其表达的几率基本大于百分之五十,但并未给消费者造成完全绝对或不可靠的感受。反而用一种并不确定,但又不失可能性的情态向消费者传递这辆汽车存在的意义。让消费者去选择自己的消费意愿。

(5)对速度绝对不妥协;简捷安全,拥有第一时间的保护。(一汽丰田威驰)

在这则广告中,“绝对不”的使用,体现了商家说这句话时的情态。“绝对不”表达了丰田制造商对于安全保护的重视,无意间提升了汽车的品质。

2.4修辞

修辞的使用,在汽车广告中非常普遍。在众多的汽车广告中,存在着大量的修辞手段。这些修辞手段能帮助广告凸显出事物的优点、激发消费者进行消费的欲望。

(6)野不凡,则前瞻时代,尊崇不凡,则统驭荣耀,格局不凡,则从容睿智,气势不凡,则纵横掌控。全新帕萨特,时代风向,由你掌握。(大众帕萨特)

(7)动、展现视野。静,蕴含气势,动静不凡,见车见志。(别克君越)

汽车的价格通常比较高,其真实价值也非常高。能够购买汽车的人员,是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因此,为了迎合消费者,使用更多的排比句能够制造气势,制造气氛,加之高级的优美词汇,会使销售商的形象提升巨大。更多的比喻句,用其他事物描述此事物,更能够反映出车辆的奢华、稳定。

(8)挥洒自由人生,演绎豪迈旅程。(广汽丰田汉兰达)

同时,对仗的手法也被运用于广告中,通过工整的对仗,精炼的语言,在消费者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促使消费者购买其产品

三、意识形态分析

意识形态往往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话语中往往能够体现出说话人自身希望传递的意识形态。广告的功能决定了广告中会存在大量的意识形态。广告不仅仅是用于推销自身的产品,其更重要的作用是在潜移默化中传递背后的意识形态,传递商家或品牌所具有的特点与精神特质。

汽车广告中的这一点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例如别克汽车的一则广告,就在一句句广告语中表现出了其意识形态。

(9)你每天提早出门,还绕路上班,我明白,她的安全是全家的安全感。最近,同事都说你‘忧郁’了,其实他们说错了,你只是不想把烦恼带回家。到了周末,你开始不爱宅在家,你是不希望朋友间的互动只是点赞。有了孩子,你自己却又变成那个黏父母的孩子,我知道,你一直记得他们说‘常回家看看。后来,你还学会了一些小浪漫,因为你喜欢看她笑,你想让她一直笑的那么好看。懂,让彼此更近。(别克)

这一则广告的广告语非常的精致,很明显能够看出,相比于其他汽车广告,没有一味地吹捧其性能,而是从人与车之间的关系出发,从生活细节出发,展现出车在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字字之间,无不体现出该品牌倡导的发展方向。在这种浮躁的社会中,这种充满温暖、温情的话语,看似温如流水,实则流进了消费者的心中,无意间占领了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引导消费者购买产品。

四、结语

本文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对汽车广告进行分析,具体从分类、及物性、情态、修辞、意识形态几个角度进行解析,揭示了汽车广告的语言特点。我们不难发现,汽车广告语往往虚实结合,将优势展现在消费者面前,遮蔽缺陷。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汽车前观看汽车广告时,要拥有更加雪亮的双眼,在购买汽车时需更加理智,全面分析汽车的性能,发现车辆的真实操控性能,而非仅从广告语宣传角度进行分析,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林长洋.广告话语的批评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2(3).

[2]谭晓风.中医门诊医患会话中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2).

[3]吴伟军.电视广告语的批评话语分析[J].现代广告,2012(2).

[4]熊文军.我国汽车广告创意的价值取向[J].现代广告,2010(11).

[5]韩坤.批评话语分析在商业广告话语分析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13(3).

作者简介:周子力,1994年1月3日出生,男,陕西省西安人,汉族,现就读于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2016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