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施工中桩基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论建筑施工中桩基施工技术

张营

身份证号:3708111987****6038山东省济南市

摘要:最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处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新阶段,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保障整体施工质量就显得比较重要。建筑施工中的桩基施工是比较关键的环节,这对保障建筑的整体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本文主要就建筑施工桩基施工问题以及施工的原则加以分析,然后对桩基施工准备工作和施工技术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建筑施工;桩基技术;应用

引言

建筑关系到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良好的建筑给人以安全感,让人们能够良好的工作与生活,而劣质建筑则带给人们不稳定,让人心理产生压抑感。为了保证建筑安全稳定,则需要采取成熟工艺进行施工,保证建筑品质。在各类建筑施工中,桩基施工工艺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工艺技术,是确保建筑品质的重要保障,这种工艺施工方法能够在复杂地质下进行桩基处理,能达到预期设计的目标,满足任何一种工程建设需求,通过桩基建设,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隐患,保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1建筑施工桩基施工问题分析

1.1缩颈

缩颈问题主要是由拔管后周边土层在孔隙水的压力作用下冲击灌注的新混凝土造成的,另外拔管速度过快及桩管内的混凝土浇筑不实等原因也会造成缩颈,一般在桩管的中下部发生机率较大。采取的预防措施为灌桩时要尽量的多灌并浇筑实,并在首次拔管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拔管速度在1米/分钟,对于松软土质拔管速度控制在0.5米/分钟,伴以紧密均匀敲打桩管,以便夯实桩基。

1.2桩倾斜

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施工是关键点,这是建筑工程质量保障的基础。而在当前的建筑桩基施工中,由于受到相应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一定施工问题。主要体现在桩基础的倾斜问题方面,桩端在遇到石子以及竖硬物或者而是桩距离比较小,在打桩的时候没有严格遵循顺序而施工,这样就使得在产生挤压效应的时候出现桩倾斜的问题。再有就是桩机在安装的时候不正,使得桩夹和地面没有垂直,这就造成桩倾斜的质量问题出现,这些都不利于桩基础的施工质量保障。

1.3断桩

断桩问题在施工中较为常见,主要是由桩身过分倾斜或是起吊方向不合理造成的,另外在桩基的锤击过程中也会出现断桩的现象。采取的预防措施为按照当地地质情况合理布置桩基密度,控制各桩间距不小于3.5倍桩直径;其次应严格控制桩施工的时间,其他相邻桩施工时间间隔必须要大于混凝土初凝时间,也可以采用跳打法以减少对相邻桩之间的影响;另外在拔管过程中也需要严格控制拔管速度,进行合理的震动敲打。

1.4桩基础单桩承载不足

桩基施工过程中的单桩承载不足的质量问题比较突出,这就存在着沉桩的安全隐患。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就是在设计方面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设计时没有对建筑地基施工现场准确勘察所致,设计的时候缺少标准依据,造成单桩的承载设计不科学,不能承载应用的重量。

2建筑施工桩基施工的原则

其一,质量为首原则的遵循。对桩基础的施工要充分重视质量的控制,这也是桩基施工的主要目标,在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就要第一时间解决,避免出现遗留问题。不达标的施工环节就要及时照明问题原因,从而及时解决,保障桩基础的施工质量。其二问题导向原则的遵循。建筑桩基施工要遵循相应的原则,这样才能保障桩基施工质量。首先在问题导向原则方面要加以重视,要能和具体的施工情况紧密结合,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问题详细的分析和预测,然后制定可行的处理方案,将桩基施工的风险降到最低,这样才能保障桩基施工顺利进行。其三,经济性原则的遵循。建筑工程桩基施工中,施工企业要实现经济目标,就要能制定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案。在保障桩基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将利益最大化,实现经济指标。这也是建筑施工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力提高的重要举措,所以加强施工成本控制,提高经济效益就显得比较重要。

3建筑桩基施工准备工作和施工技术

3.1桩基施工准备工作

(一)现场勘测高层建筑建设难度非常大。在桩基施工前需要对现场进行严格勘测,主要观察施工现场以及周边的环境,对工程施工用到的资料进行全面采集,同时也是为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基础,对现场进行详细勘测后,也能为成桩质量的控制提供基础。在现场勘测中需要分析现场地质的勘察报告,然后明确施工现场的水质信息,对现场情况有足够充分地掌控,周边建筑物也需要有足够地了解。现场勘测的成果直接决定着后期施工是否顺利进行。(二)技术准备通常桩基施工前需要完成施工方案的编制。然后确定地下管线的处理以及具体施工流程,编制施工方案需要遵守桩基施工中各项要求,其中包括材料施工、设备需求等各方面内容,同时为了让桩基施工的质量达到要求,试桩作业是必要的环节,确定工艺具体的参数。(三)设备准备桩基施工用到很多大型设备。需要重视设备准备工作,主要是考虑到桩型的选择以及现场地质条件,这样才能保证设备选择科学合理。

3.2施工工艺实际应用

3.2.1灌注桩施工

与其他桩基施工技术相比,施工技术较为复杂。为保证桩基施工符合规范,需要做到:第一,桩基础施工技术与混凝土施工紧密配合,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桩身强度。所以在桩基础施工需要混凝土搅拌控制,此外在标准范围内,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施工过程,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避免埋管、堵管的发生。第二,对射孔施工技术要严格的重视。在人工挖孔桩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桩入土土层和底部沉渣的清理工作,以及粉土和砂土或粘土的质量要求;浸入孔需要锤击、振动、简单存在压缩场景,和噪音污染的存在;泥浆护壁要求土质为粘土、粉土等,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防护墙,防止倒塌造成损失;冲击成孔要求土壤是粘土,粉土,砂土或碎石土。

3.2.2静力压桩施工

在沉桩技术中,一种以静力压桩的技术可以在不适用振动器的情况下进行压桩入土,静力压桩不产生振动可保证桩基不受振荡而发生误差,操作过程中无噪音,可昼夜施工。静力压桩是采用静压桩机设备对桩基进行施工,该设备需要连续工作,如必须停止则停歇时间要控制在2h以内。压装机必须垂直位移,压装机行走的路线避免在放样点经过,防止由于压装机的挤压导致放样点偏移。控制速度保持在1m/min左右,避免因停歇而出现压制桩基时出现超间隙土压力。桩身垂直度的控制要尤其关注,初期在2~3m内观察压桩,垂直偏差不得超过桩长的0.5%,避免桩基出现位置偏移或者桩基发生倾斜,记录桩基每入土1m时压装机压力表的压力值。静力压桩施工的技术要点还包括单向进行入桩,由此可避免压桩过程土层的土上溢导致的底层整体抬高问题。由于地质构造的不同,在进行压桩前需要进行试桩,依据P-S曲线确定单桩的承载力,在桩基中央范围进行试桩。

3.2.3预制桩施工

预制桩施工工艺需要全面关注预制桩制作的过程,确定好桩位、顺序、朝向,浇筑的时候,需要先由桩顶到桩尖持续浇注,保证施工的连续性,避免出现中断现象,影响桩强度,保护层通常设计高度为25米。沉桩方式可以采取击打、振动、静压、水射等方式把基桩打进土中。通过现场施工条件不同,选择合理的预制桩沉入方式,对预制桩自身沉降情况提前考虑周到,保证不出现沉降问题,影响工程质量。

结语

桩基施工作为建筑施工中比较复杂的一部分,实施起来要更加谨慎,一定要对现场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制定一份精细的施工方案,这样才能确保施工的质量安全,并且有助于施工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黎武,陈国强.浅谈建筑施工中的桩基施工工艺[J].建材与装饰,2016(47).

[2]黎武,陈国强.浅谈建筑施工中的桩基施工工艺[J].建材与装饰,2016,47:49-50.

[3]余燕侠.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在工民建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资讯,2012,04.

[4]黎武,陈国强.浅谈建筑施工中的桩基施工工艺[J].建材与装饰,20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