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技能不能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1

运动技能不能丢

王俊龙

——谈新课标下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的重要性

王俊龙山东省青岛市平度明村镇明村小学266700

一、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的现状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主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等新课程理念已成为广大体育教师的共识,“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被广泛推广和执行,体育与健康课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新课程标准要求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应重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这就给了我们体育教师更大的发挥空间。一些教师没有理解透彻这次新课改的精神,于是出现了“运动量大的不教,危险的不教,难的不教,学生不喜欢的不教”等重心理轻技能的局面,同时借着“自主学习”的名放羊式教学也有抬头的迹象。技能教学到底重不重要?我借鉴一些优秀教师的课改成果和自己的工作经验,产生了一些个人对新课程标准下运动技能教学的认识和理解,供大家参考。

二、运功技能教学为什么重要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运动技能教学仍是新课程理念下体育课堂教学的主干领域,它能体现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性质,如果没有运动技能学习领域,其他的学习领域必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从而失去体育课程的特征。下面从三个方面论述运动技能的重要性:

1.运动技能是实现五大目标的基础

新课程标准中规定体育教学中要重视五大目标,即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在举国体育机制的影响下,以往的体育教学过分追求运动技能的发展,过分追求运动的强度和密度,似乎想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运动员,成绩考核也是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心理感受,在课的设计时几乎不考虑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新课程实施后,课的设计似乎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把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社会适应这三个目标的地位抬得过高,这给我们的体育课产生了一个“重心理轻技能”的错误导向。有的更是打着自主学习的旗号,实行放羊式教学。

体育这门学科,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而不是思想品德课。一切教学目标的达成都是以身体练习为载体,通过参与锻炼,在运动技能目标的学习和巩固中不断地实施和渗透的,没有运动技能目标的达成也就没有其余目标的达成。所以在教育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淡化教育技能,不能因为一些基本技能学起来比较枯燥、学生不喜欢学就不教,因为这是体育这门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本位,也是我们体育学科的精髓。新课程实施后我们要做的是在兼顾运动技能教学的同时,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多关注心理健康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

2.运动技能是激发运动兴趣的重要因素

体育运动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探究关于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人们参加体育活动在增强体质的同时还能体验到一种身体上和心理上的满足感,这是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在动力,也是体育运动兴趣所在。而运动技能是支持该兴趣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学生只满足于最简单的技术动作,或者刚刚入门就参加团体活动打比赛,将很难体验到体育锻炼的魅力,心理上也很难有满足感,坚持锻炼将非常难。例如篮球比赛中一个学生篮球技术水平很低,在比赛过程中将很难参与到进攻和防守中,也很容易被其余队友排挤,打篮球的乐趣也就无从谈起。学生只有在不断积累和丰富技能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成功的体验后才能找到体育锻炼的乐趣,从而激发参加运动的兴趣,能更久地坚持体育锻炼,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堂教学中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的确能激发学生学习新技能的兴趣,也能更快地掌握新技术,但很多技能还是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练习才能很好地掌握,所以不能因学生觉得枯燥就放弃练习,还要坚持体育技能的巩固学习,不能浅尝辄止。

3.运动技能是终身体育的必要条件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终身体育这个概念,指出学生在走出校园踏上社会后还要继续坚持锻炼、强身健体。只有身体健康了才能为社会多做贡献,所以新课程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生在校阶段的健康可以由体育课、体育活动课中的体育锻炼得到保证,但走上社会后由于工作压力和社会压力,坚持体育锻炼必将很难。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技能,才有可能坚持体育锻炼,终身体育才有可能执行。比如足球运动,其技能包括带球、踢球、射门等技术,只有至少掌握了其中一种技能,才可能参加到足球运动中去,否则足球运动也无从谈起。哪怕进行徒手的体育锻炼,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知道做什么运动可以锻炼腿部、做什么运动可以锻炼腰部等。缺乏运动技能就如缺乏地基的高层建筑,必将不可能实现。所以在学生走出校园前需要学会一定的运动技能,这是终身体育的保障。

三、总结

综上所述,运动技能是体育这门学科的一个最本质特征,无论是对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健康课还是对于我们学生的终身体育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在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仍要抓紧运动技能的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的方式、方法,注重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心理感受,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