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分析

刘祥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刘祥

摘要:当前,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在体育课堂教学层面上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引起了很多教师及专家的关注。因些,本文主要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结合本人所在地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走访调查分析,从中发现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提高当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新课改理念为小学体育教育引入了新的观念,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也颠覆了传统的教育理念,使小学体育从观念、教材、教学方法、师资力量到评价体系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能否适应和完美地执行新的理念,对小学体育老师来说是一个挑战。

一、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

1.课程设置不合理

体育课堂的教学应当是多样化的,不能只注重学生的专业素质与技能的提高,还应该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综合能力培养。据调查了解,一方面,部分学校盲目增设体育教学课程,而本身又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备,这导致体育教学课程安排得极度不合理,教学效果低下,学生在课堂中很难得到系统的体育锻炼。与此同时,不合理的课程安排很容易导致学生形成混乱的知识体系,从而丧失对体育课堂的兴趣,只是完成任务似的上课学习,这样的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专业素质较低,对体育活动也没有强烈的参与感。另一方面,很多学校虽然体育课程安排很紧凑,但是课程内容与课程之间具有重复性,教学安排不够合理,这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大大降低,缺乏良好的体育修养。还有部分学生有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储备,但是又缺乏良好的训练机会和竞技平台,他们不能把学到的知识生动展现出来,缺乏实践经验的指导,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2.学生参与性低

现阶段,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普遍存在一些消极现象,据调查了解,大部分体育课堂学生的参与度都偏低,这主要是因为在课堂上,一般都是按照教师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安排学生的活动范围,学生机械地跑步、做广播体操等,这都会慢慢地让学生失去参与热情,选择敷衍对待。另外,体育课堂过多地与竞技相结合,不少教师会选择通过比赛方式调动学生的激情,但是这样的方式存在很大弊端,尤其是年级低学生,会在失败后存在挫败感,甚至会产生冷漠或者仇恨心理。体育课堂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放松心情、健强体魄,以更加好的精神面貌参与学习与生活,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因此,学生参与度低不利于体育课堂的高效模式,需要引起重视。

3.体育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最重要的组成要素,对体育教学的发展与课堂教学效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小学体育教师的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提升,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教学效果低下的现象,亟待改进和完善。大多体育教师具有不错的专业素质,对体育基础都有很好的掌握,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一些技巧,使得体育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脱节,教学过程枯燥乏味,不能给予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据调查了解,部分条件不允许的学校,体育教师配备不全,经常让年轻教师带体育课,或者缩减体育课堂的教学任务。这样的现象会导致学生从根本上不重视体育课程,在学习中不能保持较高积极性。

二、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

体育课堂教学目标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支配着学与教的始终,有效的课堂教学将围绕着它进行。

教师要对课标、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读、思考,充分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准确把握教材的前后联系,找到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同时,要清楚地知道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个别差异、兴趣爱好等。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儿童教育发展观,告诉我们要关注学生“最近发展区”,让教学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这样,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整个体育课堂教学思路才清晰,才会实现教学目标与学生发展水平相适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

2、作好充分的教学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作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学准备除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场地等的准备外,体育器材的准备也必不可少。

体育器材的选择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对应,器材的摆放位置、摆放顺序都要在课前得到落实,让学生在练习中用最少的时间、最短的距离拿到并投入使用中。如在进行在掷实心球教学前,教师就要在课前到器材室借好一定数量的实心球并摆放在相应的场地;在场地上划好标线等。这样,既有利于课堂教学顺利地进行,又有利于学生的练习,为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3、教师恰当的动作示范

首先,教师的动作示范要规范、准确,这是对教师的起码要求。其次,教师的动作示范形式要灵活多样。可采用完整示范与分解示范相结合的方法。如教师在足球教学中,教学生怎样带球过人,就先完整的进行示范,再逐步分解带球、越过“障碍”等方法。正如所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4、利用比赛进行教学。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不管从开始到结束都有竞争。运用竞争,可使那些枯燥无味单一的动作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例如:游戏:“报数”,我利用“扣分比赛法”,以组为单位进行报数,有一个错了就扣一分,错少的组名列前茅,然后根据名次进行奖励表扬。这样,枯燥单调的队形、队列教学就有趣味了,自然地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体现出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效果也就好了。

5、利用差别进行教学。根据当前小学生的生理特点、性别、体型、素质、接受能力的差别,我们应运用这些差别,引起竞争。例如本人在教六年级接力跑时,让学生分为男女两组进行“圆圈接力跑”,男的在外圈、女的在内圈。这样男女同学一起比赛,一起竞争,教学气氛就很浓厚。设置差别教学,对条件好的学生由于适当限制了他的上风、或者加大难度,他们想获胜也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整个课堂教学也活跃起来了。灵活运用差别,就会使我们体育课教学生动活泼,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就会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了。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对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养,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未来小学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学势必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于小学体育教学进行研究,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模式,探索出一条有效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肖庆生.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7(02)

[2]李军.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游戏[J].知音励志.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