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蔡浩坤

郁南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527100

摘要:装配式建筑具有节约劳动力、施工效率高、质量易于保证、节能环保等优势,代表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方向。但目前这种建筑方式在我国仍处于发展初期,因此笔者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装配式建筑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比传统现场施工方式更节省时间、劳力,建筑质量也更易于保证[1]。同时减少了建筑垃圾、扬尘污染和噪声影响,更加节能环保。这种建筑形式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有望在10年内达到新建建筑比例的30%,可见发展前景大好[2]。因此,本文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1装配式建筑施工概况

1.1建筑构件

装配式建筑的主要构件包括外墙板、内墙板、楼板、屋面板、女儿墙、烟道/通风道、楼梯等。

1.2节点连接

节点连接方式有焊接连接、榫槽灌注混凝土、螺栓连接等方式。

1.3墙板生产

一般采用成组立模法、钢平模流水法、台座法等方式。

1.4墙板运输

墙板运输时,可采用立运法和平运法。立运法又分为外挂式和内插式。运输车辆采用特制车辆或改装车辆。

1.5墙板堆放

墙板堆放可采用插放法、靠放法和平放法。插放法要设置插放架,靠放法要设置靠放架。

1.6安装施工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主要内容是墙板安装,包括大板安装、板缝施工和隔墙板安装。下面主要阐述这部分内容。

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2.1墙板和楼板安装

2.1.1施工准备

外墙板安装可采用储运吊装法和直接吊装法,一般多采用储运吊装法。吊装机械可采用塔式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或轮胎式起重机,不同型式起重机决定施工平面布置。塔式起重机一般在建筑一侧布置轨道,而履带式起重机可以沿建筑四周行驶。墙板堆放区应根据吊装机械行驶路线来布置,尽量避免吊装机械空驶和带负荷行驶。除了吊机以外,主要设备还包括电焊机、千斤顶、空压机、测量仪器等[3]。人力组织包括吊装工、焊工、混凝土工、抹灰工、木工、钢筋工等。当然,还有“三通一平”、验桩放线、做基础等工作。

2.1.2墙板与楼板安装

工艺流程为:放线→抄平、铺灰饼→安装操作台、准备卡具→铺灰→起吊、就位→临时固定、校正→焊接→填塞水平缝→拆除临时固定→抄水平线→找平抹灰→坐浆→吊装楼板→就位、校正→调平→填塞水平缝→板缝浇灌混凝土、做防水、做保温等。墙板安装一般采用逐间封闭法,对于单元式住宅采用双间封闭,对于通长走廊的单身宿舍可采用单间封闭。逐间封闭是指随安装、随临时固定、随焊接。长宽比较大的建筑一般由中部开始安装,向两侧发展。测量放线一般采用经纬仪和水准仪,也可以采用全站仪。先放出控制轴线,再放出墙板两侧边线、门窗洞口位置线等。吊装前先做找平层,一般用1:2.5水泥砂浆,若厚度超过3cm应改用细石混凝土。铺灰采用1:3水泥砂浆,应随铺随安装。坐浆可采用墙顶铺灰器。吊装墙板应采用专用吊具,如万能扁担。起吊前,检查墙板型号,清理预埋件和浮灰。起吊时,要求各吊点均匀受力,垂直起吊,在提升、转弯时避免冲击振动。墙板尽量一次就位,防止因撬动损坏墙板。就位后安装临时固定器,然后校正墙板立缝垂直度和调平楼板。调平后用水泥砂浆填塞水平缝。阁楼板安装可采用专用小车逐块安装。墙板、楼板校正固定后采用1:2.5水泥砂浆塞缝,若缝隙超过2cm应改用细石混凝土填实。墙板临时固定可采用操作平台法和工具式斜撑法,一般采用操作平台法,并采用专用墙板固定器来固定。内墙板临时固定采用木制或钢制水平拉杆固定,转角采用转角固定器固定。墙板临时固定并校正后进行焊接,主要是对各节点、板缝中预留钢筋、锚环焊接。焊接时,应按照大样图构造要求进行焊接,这部分属于隐检项目,应按有关质量要求进行控制。

2.2板缝施工

工艺流程为:安装板缝模板→插放挡水条→安放保温条→灌注立缝混凝土→清理板缝毛刺→对水平缝、十字缝涂胶油→安装十字缝泄水口→勾缝(防水砂浆和罩面砂浆)。板缝防水、保温构造施工前,检查其完整性,若有损坏应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修补。立槽和空腔侧壁必须平整光洁,缺棱掉角修补后应涂刷一道稀释的防水胶油。防水塑料条或油毡条的宽度应比立槽间宽度大5cm,长度方向在上下楼层处应搭接15cm。板缝保温材料应根据设计要求裁制,裁制长度应比层高长5cm,并用热沥青将聚苯乙烯泡沫粘贴在油毡条上。板缝模板分为工具式木模和工具式钢模。木模板表面应刨光,并应深入板缝1cm。检查墙板焊接质量合格,即可浇灌墙板下部水平抗剪键槽混凝土。浇灌混凝土前,应将模板漏洞、缝隙填实,并浇水润湿模板。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板缝,竖缝混凝土坍落度应控制在8~12cm,水平缝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2~4cm。每条板缝灌注混凝土时应连续,禁止留施工缝。振捣可采用30mm长竹竿,灌注前就要放进板缝内,随浇灌、随插捣、随提拔,同时设专人敲击模板辅助振捣。由上、下层墙板接缝销键和楼板接缝销键构成的十字抗剪键块必须一次浇灌完成。浇灌过程中须避免污染墙饰面,有漏浆须及时用水冲洗。同时还要避免板缝内插入的防水、保温材料移位或破坏。板缝混凝土浇灌后应浇水养护。勾缝防水砂浆按水泥:砂:防水粉=1:2:0.02(质量比)配制。

2.3隔墙板安装

隔墙板常采用加气混凝土板、石膏空心条板、预制混凝土板等类型,现以加气混凝土板为例。工艺流程为:弹线→安装隔墙板→隔墙板固定→板缝填塞→粉刷墙面。加气混凝土板一般厚度为75~100mm,由于厚度较薄,应采用成捆包装和运输。包装时,不得使用铁丝捆扎;起吊时,不得使用钢丝绳兜吊。现场堆放应侧立,禁止平放。施工时应使用专用工具。安装前,先在楼板底部、楼地面上弹好线。然后架立靠放隔墙板的临时木方。临时木方由上方、下方和支撑立柱组成,上下方与支撑木方之间采用木楔楔紧[4]。一般做法是在加气混凝土板上端面抹上粘结砂浆,下部用木楔顶紧,再在木楔空间内填入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施工时,先将板侧、板顶清扫干净,然后涂抹一层3mm厚的胶粘剂。板立好后,用撬棍顶紧贴住楼板底面,再用木楔楔紧。填缝砂浆采用1:2水泥砂浆。砂浆硬化后抽出木楔,再用1:2水泥砂浆封严木楔孔。门窗洞口处应预留出孔洞(上部为后塞口),其长宽应比门窗框大5mm。门框两侧涂抹胶粘剂,立即用铁钉钉牢或用塑料胀管与木螺钉固定。隔墙板与门窗框的接缝采用木贴脸压缝。隔墙板之间及转角处采用胶粘剂粘结。壁橱、阁楼、挂衣钩等采用塑料胀管和木螺钉固定。设备、器具的固定可在板材上局部打洞,再往洞里浇灌细石混凝土,同时埋入燕尾铁活或螺栓。

3结语

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业一直处于粗放的建筑模式,生产效率低,施工污染大,能源资源消耗高。随着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装配式建筑成为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推广的对象,因此建筑企业应为这种先进的建筑方式“做足功课”,这样才能在建筑市场赢得更多的机会。

参考文献:

[1]苏杨月,赵锦锴,徐友全,等.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问题与改进研究[J].建筑经济,2016,37(11):43-48.

[2]于龙飞,张家春.装配式建筑发展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5,37(9):40-42.

[3]齐宝库,张阳.装配式建筑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2):156-159.

[4]樊军,杨嗣信.关于实现装配式建筑的思考及建议[J].建筑技术,2017,48(2):11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