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路面基层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谈路面基层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张芳梅

张芳梅

西宁市城中区建筑工程公司810000

摘要:路面基层的施工直接关系到整条道路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基层是道路的基础,是承受路面荷载的主要结构,路基的质量决定了道路的使用舒适度。道路工程是关系民生的重要工程,而且投资较大,所以必须保证道路的质量,这就需要从路面基层施工的工艺和质量控制开始。

关键词:路面基层;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道路在我国国民经济健康高速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车辆的数量逐年增加,这对道路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我国道路路基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道路网非常发达,给人们的出行和货物的运输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道路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有路基沉陷和纵向裂缝两种。

1.1路基沉陷造成路面的凹凸不平,车辆在行驶过程当中随着路面起伏,很容易给乘客带来生命财产的威胁。出现路基沉陷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由于路基施工过程中路基填料的压实度不够。二、由于工期紧张,路基自然沉陷不够。三、路基清理不到位,树枝、树根、腐殖土、杂物等未清理干净。四、路基没有做好防排水系统,雨季长期被水浸泡导致沉陷。

1.2路基出现纵向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一、路基填筑压实不同步,导致交接位置出现沉陷,二、新旧路基交界处处理不妥当,开挖台阶过窄,三、未完全清除路基内的淤泥就填新土,导致边缘下陷出现裂缝,四、由于路基压实度未达到施工要求产生纵向裂缝。

2.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

2.1路基要有足够的稳定性。路基施工要因地制宜的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道路的整体性,尤其是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要控制质量,保证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不失稳,以免加剧对道路的破坏。

2.2路基要有足够的强度。路面基层要有很好的强度才能保证路面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不产生较大的变形,如果路面荷载超过路基强度所能承受的范围,就会造成断裂,破坏路面平整度。

2.3路基要有足够的水稳定性。水分含量过高就会降低路基的强度,由于气温的变化,水的状态发生变化,造成路基的冻胀和翻浆,所以有好的水稳定性是非常必要的。

3.在路基施工中质量控制的主要程序

3.1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是工程施工的先行者,测量的精准度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最终质量,测量过程中必要要注意的几点:①通过测量检测设计图上的尺寸是否正确;②采用浇筑混凝土或砌砖的方式保护控制点的牢固,清晰可见,不发生位移;③施工测量要层层把关,发现偏差及时纠正,误差在规范要求范围以内,保证各项测量数据都符合设计要求。

3.2路基中的土方施工

土方施工必须注意:①采用分层填筑方法施工,填筑一层,检测一层,含水量符合要求的情况下碾压一层,严格按照施工质量要求,完成一部分,合格一部分;②准确区分不同土质的不同干密度;③分段施工纵向搭接地段同步填筑时,分层交叠衔接,确保两米以上搭接长度,保证路面的平整度;纵向搭接地段先后填筑时,先填地段应该按照1:1.5坡来分层留台阶;④采用水稳性好的无机结合料填筑路堤底部,厚度要在20到30厘米的范围内,避免地下水影响路基的稳定性。

3.3控制松铺厚度

要根据施工现场的真实情况,采用不同的压实器具,考虑不同的土质类别,经过多次碾压实验,得出精准的松铺系数,从而准确得出松铺厚度。道路的级别不同,要求的松铺厚度也不一样,填筑材料不同要求的松铺厚度也不同。路堤填土和压实宽度要大于设计宽度30厘米左右。

3.4掌握压实顺序和方法

正确的压实要做到“先边后中,先轻后重,先慢后快”。道路一般中间高于两侧,利于排水,所以碾压顺序应该是从路两边向路中间碾压;随着碾压的进行土基的强度逐渐加大,所以要先轻压后重压;为了保证松土不被机械推动,碾压速度要由慢到快。由于道路弯道部分,车辆行驶过程中要克服离心力的作用,所以弯道部分外侧要高于内侧,碾压完之后要有合适的横向坡度。碾压还要注意轮迹的重叠和压实的均匀度,防止出现沉陷。

4.路面基层施工质量控制

4.1混合料的拌合

厂拌混合料时,要提前选择好满足要求的设备,保证生产出的混合料颗粒级配满足施工配合比的要求。拌合料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含水量控制的合适与否,由于拌合料需要经过车辆运输到施工现场才能摊铺碾压,所以不是按照最佳含水量生产出混合料就可以了。考虑到运输和摊铺过程当中混合料水分的散失,所以刚拌合好装车的混合料含水量要大于最佳含水量。一般在天气晴朗温度较高时,出厂混合料的含水量要大于最佳含水量0.5%左右。这样才能确保混合料运到施工现场摊铺碾压时正好是混合料达到最佳含水量。

4.2混合料的运输

混合料一般采用专门的自卸车运输到作业现场,车辆使用前要做好清洗清洁并保证车况良好。根据运输车辆的载重量和运输距离的远近确定满足连续生产需要的车辆数量。运输车在装料时为避免出现粗细集料离析的现象,可以分成三次先装车斗前端部分,再装车斗后端部分,最后装车斗中间部分。混合料装车完成后要及时覆盖防止混合料水分蒸发的帆布,避免出现混合料表面和内部含水量差别较大的问题。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车辆行驶速度,避免车内混合料随着车辆的颠簸晃动出现集料离析。如果混合料运到施工现场以后超过规定时间,含水量远低于最佳含水量时,混合料不可再使用。车辆将混合料运到摊铺现场后要先挂空挡,然后再进行卸料。

4.3混合料的摊铺

首先摊铺机的功能要满足施工需要,为了确保基层的平整,摊铺机要连续工作,不能间断,而且要保证摊铺速度不会随便调整。由于摊铺机要连续工作,所以运输车辆要保证及时供应混合料,最好有一到两辆车在摊铺机前准备就绪。基层摊铺前要清楚结合面杂物并洒水是表面湿润,确保能和下承层结合良好。根据计算出的松铺厚度,做好摊铺施工的基准线。要根据厂拌混合料生产能力和运输车队的工作效率确定摊铺机的摊铺速度,校正好摊铺仰角匀速连续摊铺。

4.4混合料的碾压

混合料摊铺完成之后要先用轻型压路机及时进行碾压,紧跟着再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碾压要均匀全覆盖,使每一部分碾压遍数一样,路面两侧可以多碾压两次。在直线道路和水平的弯道部分,碾压应该由两侧开始逐步向道路中间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从曲线段内侧开始外侧路边逐步碾压,也就是说始终从横坡低处向高处碾压。碾压要注意重叠半个轮宽的尺寸,后轮要宽出能够超过两段接缝的尺寸,碾压设备不能齐头并进,要前后拉开合适距离,阶梯状碾压。压路机不可以在刚完成的或者还正在碾压的路段转弯掉头或者急刹车,否则会严重破坏基层表面。如果是水泥稳定基层碾压,必须保证在水泥初凝前进行碾压,或者在经过试验确定的合理的延迟时间内碾压。为了保证上下基层能够很好地粘接,在下基层表面水分蒸发较多的情况下,及时洒水使下基层湿润。整个施工过程要保持各部门相互配合,尽量缩短从混合料拌和到运输、摊铺、碾压整个流程的时间。时间太长混合料的强度和干密度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导致施工质量的不理想。

4.5基层的封闭及养生

路面基层每碾压完一段,都要检验压实度,全部合格以后开始进行养生。养生期间尽量封闭交通,尤其在雨季施工的时候。即使不封闭交通,也要禁止大量车辆进入。养生需要表面覆盖土工布以后进行洒水,保持土工布湿润,防止开裂。覆盖土工布能防止洒水冲刷结构层,以免出现坑槽。根据天气情况确定洒水频率,早晚两次应该洒透,养生时间最短不能少于一个周。养生期间必须保持基层的表面的湿润,而且不许有车辆通行或其他设备碾压。

结语:

要想富先修路,道路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道路的通行能力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路面基层的施工工艺和质量决定了道路的整体质量,也决定着道路的使用寿命,所以基层施工是道路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广大的市政道路施工专业技术人才,要不断学习,结合当地地质状况和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的设计和规划道路建设,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保证路面基层的施工质量,从而保证了道路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做真正有利于民生的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1]张继彬,如何加强公路路面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5)

[2]张履瑞,浅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1(31)

[3]刘晖.公路路基施工的技术[J].科技信息.2008,(28):98-99.

[4]刘荗婵.浅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57-58.

[5]王越西.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分析研究[J].科技资讯.2008,(13):678-679.

[6]尹强.浅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2011(08):1028-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