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数学教学中学弱生转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再谈数学教学中学弱生转化策略

王德淑

山东莒县第一中学王德淑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学好这门课程,对于大多数的同学都感到困难,有的学生甚至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了数学上,可依然没能学好这门课程。而对于学习较差的同学来说,学好这门课程就会更感到希望渺茫。如何才能改变这种局面,使差生也能学好数学呢?下面我就来谈一点自己浅薄的看法和体会。

一、划分学习类型,找到闪光点

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学习类型,也都有自己的长处。学习类型本身没有好坏之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经整日空想,在中学时代甚至连许多测验都没有及格,然而却成了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科学家。温斯顿•丘吉尔的学校作业做的很差,说话结结巴巴并且口齿不清,然而却成了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领袖和演说家。托马斯•A•爱迪生在学校中被他的老师用皮带狠狠地抽打,以至于仅仅受了三个月的正式教育之后,他的母亲就把他带出了学校。而他却成了可能是所有时代中最多产的发明家。

爱因斯坦、丘吉尔和爱迪生有着与他们学校的学习类型不相称的学习类型。今天,对于成千上万的其他人来说,同样的不相称仍然继续着。这可能是学校教育之所以失败的最大因素之一。

但是,我们可能会很容易的发现那些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很多闪光点,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闪光点,借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从而得到全面发展、共同进步的目的。

每一个人都有潜在的天赋——在某一个方面。而且你越早开始开发哪些才能,它们就会发展得越好。“当一个人感觉到有高飞的冲动时,他将再也不会满足于在地上爬”。因此,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就是:发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类型和才能的综合状况——适应它;同时鼓励所有潜能的多方面发展。

二、寻求正确途径,争取迎头赶上

青春是朝霞,青春是鲜花。再美美不过青春,再好好不过年轻。每个中学生的心灵世界都燃烧着思想火花,满盛着人生梦想,每个中学生都向往在中学时代留下青春的脚印,记录人生重要的一段轨迹。利用中学生都爱争强好胜、不甘人后的心理以及每个人的个性特征不同,寻找到一个正确的途径,决不打无准备之战,引导他们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争取迎头赶上。一定要强调苦练、实练加巧练,对于所做过的习题加以整理和归类,总结出其规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以便在今后再遇到同类题目能够顺利解决。“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实施温暖工程,用爱心教育

“没有爱没有教育”,“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用爱心去感动每一个孩子,使他们永远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要激励每一个学生上进,赏识每一个学生的才华,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期待每一个学生的成功。“如果我们固执地透过惟一的一片滤色镜去观察智慧的彩虹,那么,许多头脑将会被误认为缺乏光彩”。在我们的激励、赏识的语言中,在我们热情期待的目光中,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家们经过多年的实验显示:花一刻的时间用来摇动、抚摩或轻拍婴儿,每天只要四次,就能够极大地帮助他发展协调运动的能力,从而提供学习的机会。更何况我们这些生机勃勃、充满朝气的高中生,就更需要我们的爱心来进行关心和爱护,使他们能够全面、健康的成长为祖国振兴的有用人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所有这些都要求对学生要一视同仁,本着只有暂时的落后,而没有永远的落后,就好比“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一样,给“差生”一点阳光,就会收获一个灿烂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