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好乡村建设规划目标及战略措施的分析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3

基于美好乡村建设规划目标及战略措施的分析研究

朱哲

上海交通大学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200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各项经济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化建设业已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但为了使得社会化的发展成果能够更加均衡的惠及到较远地区,加强乡村建设规划目标与策略方法探讨也成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的必由之路。由此,本文便从当前乡村主要的现状面貌入手,并结合长期的规划目标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设战略方法,以期相关领域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美好乡村;建设规划;目标;战略

要实现“美好乡村”的愿景,需要人们将生态文明化的建设任务同人文、经济、政治、社会等多项规划因素结合起来,只有切实抓好美好乡村建设的手段研究,才能为乡村管理、乡村治理带来广阔而光明的前景。据此,笔者针对美好乡村建设的目标与战略所做出的方法探究,也便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乡村建设当前的实际状况

实现好美好乡村的建设任务不仅是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发展农村经济、文化的必要要求,同时也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的共同目标。开展乡村建设具有多项积极意义,在助力民生改善、促成和谐社会以及其他方面均有着广泛而有效的作用,但是从当前乡村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却仍旧存在一些问题,简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同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及利用效率有所不同,因而个别地区也容易出现设施资源浪费的情况。无论其以种植、养殖、旅游业或其他何种产业作为主要经济发展方向,但是在乡村建设中,关于道路交通建设、供排水工程、电气工程、互联网建设以及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等,理应成为乡村服务的基础构成单元。只有做好基础资源的重新整合,并着力加强基础设施的投入使用率与提升服务效果体验,才能通过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更好地帮助村民实现美好乡村的建设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置有设施设备,便可以顺利达到充分利用的效果。从真实情况看来,许多乡村地区都新建有基础设施,但是这些设备仅仅作为“摆设”而未被普遍使用起来,久而久之,这些被“荒废”的设备也会因缺乏正常使用与正确维护而被丢弃。甚至,对于所建立的基础设备设施较多时,还要组织专人对其展开清理,以此降低废弃设备对于新建项目的不利影响,而这不仅会给当地财政增加负担,同时本身也造成建设资金的极大浪费。

第二,“千村一面”,地区特色不够突出。要使得乡村产业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特色化的乡村项目建设也成为实现增收目标中的重要内容。从实际落实情况来看,大部分乡村都会将设施建设、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作为农村管理与整改中的重要内容,但在产业拓展方面却未真正满足因地制宜要求。盲目的“随大流”、“跟风”型建设,既不能达到发展与保护地方优势产业的效果,同时这种建设也会因特殊性、传统性的丧失,而最终在同类产业竞争中难以脱颖而出。举例来说,在环境条件相适应的情况下,乡村可将景观设计同传统建筑文化相结合,无论是“以旧补旧”的对古建筑群进行修缮,还是设计开发恰当的园林景观,都可以为乡村建设增添美丽。

第三,关于乡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不够,使之难以同宏大的目标计划相配合。乡村建设所涉及的内容众多,这便需要充足的资金投入作为前提条件,而当地政府的明确的对其进行财政支持,既能保障专款专用,同时也为资金划拨到位顺利带来保障。在美好乡村的建设规划内,幼儿园、小学、卫生站点、交通站点、垃圾回收点等都应当纳入其中,一旦建设过程中出现资金投入不足时,那么相关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则往往不能收获到预期的建设效果。

第四,乡村建设的具体规划内容不甚合理也会为后续的建设过程带来巨大的困难。关于美好乡村的规划设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与需求认真予以落实,不仅其发展的目标要具备科学合理性,同时这些规划策略还须保证可以得到切实可靠的成果。值得注意的是,在乡村建设中,必须还要将“人本”思想贯彻到建设要求中,只有积极唤醒带动村民的主体性地位,才能激发广大农民能够自发主动地参与到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进而有效避免农村建设脱离群众、基层干部唱“独角戏”的现象发生。除此之外,乡村建设中涉及到土地开发利用、建筑项目等内容时,还需要提前做出解决方案,以此解决实际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突发状况。

二、美好乡村的建设目标

要使得关于美好乡村建设的目标能够最终得以实现,需要结合乡村实际状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设目标,而要完成这一具体设计任务,则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究:

第一,分析乡村地区基本情况,立足全局设立好总体目标。要发扬地区优势搞好乡村建设,需要结合地区特色完成“换装”。本文便以安徽宁国市的山门村为例展开说明。该村的规划“蓝图”涵盖的地域约有8平方公里,其中居住人口约为2500人。这些基础的信息不仅能够为后续设施规划的计划环节提供参考,同时详实的地点数据信息也能够确保容量需求的真实性。此外,在该规划区域中的喀斯特溶洞、红豆杉种植基地、百年银杏林、珍稀土树种以及其他山麓、水库等资源,都能成为乡村建设中应当着力打造的项目。以此为基础所进行的建设开发,则可以将风景游览与产品销售相互衔接起来,从而做到旅游产品与服务产品的“双输出”。所以在总体化的目标制定过程中,该村提出“三生并举、乐活田居”的总目标,继而给整个乡村建设指明了道路。

第二,以长期发展的眼光出发,设立具有指导意义的可持续目标。自习总书记在浙江安吉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以来,越来越多的建设者、管理者也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人类发展同自然环境之间的紧密关系。乡村建设不同于城市建设,其建设过程中的生态性往往需要人们更加严肃认真地予以对待。在追求物质利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需要同步保证建设开发的无害性与环保性。从目标战略的部署来看,要建立起城乡共享的“产”与“游”相结合的模式,要让群众能够切实在乡野中体会到农村生活的趣味、快乐,那么低碳化、去污染化的发展方法才可以成为乡村建设所要选择的道路。从山门村的目标制定情况来看,当地政府也是将这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需要统一纳入到目标规划中,从而制定出在青山绿水中建立度假胜地、建设新型的农业示范性基地、打造具有皖南特色的乡村体验区等多项计划。

第三,以清晰的定位确立详细的设施策略,让规划内容落实在行动之中。要让各项规划可以获得较为优异的执行效果,还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详细分析:其一,关于乡村的总体情况定位。以门山村为例,其村中规划主要包括了徽南田园式村落,由其作为皖江的“绿色山门”;在皖南地区要建立起具有示范作用的村落样貌;建成泛长三角区域中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场所;在全国树立起生态旅游示范精品村以及打造“隐士第一村”的世外桃源式观光目的地等。其二,功能定位也是制定建设目标的必备条件之一。在对山门村的功能目标进行设计时,主要是将其设立为具有农业观光、农家餐饮娱乐、乡村修养养生、度假休闲、山地运动等多重功能的综合性基地。由此做出的策略规划则真正做到将“山”、“水”、“地”等元素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为低碳、环保的旅游创造有利条件。其三,在细化的景点设置中要体现出以上的目标与策略。在山门村的旅游景点设计中,凭借“一心、三园、四基地”的组成结构,最终为将该村塑造为现代化农业影视的外景基地与一日度假游精品旅游目的地开辟了路径。

三、实现美好乡村建设的具体方法措施

(一)合理对乡村自然景观风光进行利用。

乡村的风景可以有多种多样,将自然化的田园景色作为景观构造基础,能够更好地让游览者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例如,在一些自然奇景面前,设计者可以设计搭建合适的观景台,并在观景台周围设置好安全护栏或其他防范设施。在改造乡村景观的过程中,总的来说还需结合以下要求进行考虑:

其一,在规划时要做到将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相互协调统一起来。要满足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重目标,切实对乡村的自然景观进行保护,并且在建筑物的修建过程中也要牢牢把握规划内容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举例来说,对于自然景观十分美丽的山林区,设计人员可以对特色建筑予以最大限度的保护,或者在乡间别墅、农舍的建造规划中,充分吸取当地审美文化,从而修建或改造出最为适宜的乡村建造景观。由此,这不仅能够极大提高当地农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对名胜风景区的自然环境进行了保护。再以成都市郫县建设的乡村度假区为例,政府为了助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在规划中对不同的自然景观进行评估,从而确定出如下图一所示的以五个乡村为核心特殊的功能组团,并在建成后也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其二,在规划实践的过程中,要保持乡村的历史性与文化性。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不仅拥有丰富、瑰丽的自然景观,更有着灿烂浩瀚的文化积淀。因而在美好乡村的建设规划中,将乡村的历史性展现出来,达到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交织、长远延续的效果,也能够有效增强乡村的特色吸引力。一般来说,不同乡村通常有着不同的乡土文化,在日常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生产活动内容、历史故事等方面也各有特色,因而将这些历史沉淀下的元素结合设计人员先进的理念规划,往往能够达到延续历史文化与改造乡村建设的优化目标。例如,对古镇古村落来说,挖掘历史文化遗产,遵循乡村特殊历史地位进行延续,往往能够打造出更加耐人寻味、流连忘返的乡村景观。同样以郫县为例,如下图二所示,该国际乡村度假区域的建设便是将传统的田园风景区、温泉体验、农林产业以及川菜文化休闲观光相互结合,共同打造出内容构成丰富多样的美好乡

(二)对乡村建设的融资渠道与客源渠道不断加强拓展。

要将美好乡村建设的各项规划落实到位,一是需要在前期的各项计划实施过程中能够保证有充足的资金投入,从而为建设项目的逐步推进带来基础支持。二是通过基础建设投入,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客户,从而为乡村产业建设的持续性发展奠基。概括来说应当从以下方面予以把握:其一,将政府专项资金划拨、涉农资金贷款、农民自筹、社会捐资等多种手段引入到乡村建设融资上来。要加大对于乡村建设资金的统筹力度,那么调动各方资本进行参与,往往能够帮助乡村完成更加高品质的建设任务。其二,要增加农民生活的幸福感,促使其效益增加便成为其首要要求。基础设施的物尽其用能够帮助广大农民更好发挥出主体性作用,进而也使乡村产业规模得以壮大发展。所以强化乡村各项管理措施建设,也能为提升乡村产业服务水平,提高游客满意度,继而形成“口碑效应”打下坚实基础。

结束语

在当前的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字作为切入点,着力打造“经济性”与“生态性”高度契合的特色乡村成为了一项重要议题。因而,只有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做好长期目标规划,并制定出绿化建设方案措施,才能以创新引领乡村发展,在因地制宜的优势深挖中保障乡村建设的预期效果能够得到优质化实现。

参考文献

[1]谷长志,孙锐,袁玲玲.关于美好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01:59-64.

[2]杜晓谨,赵宏斌.美好乡村建设中的村民自治[J].普洱学院学报,2015,01:18-20.

[3]凌艳.美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才智,2014,19:355.

[4]姜亮.美好乡村建设中规划与建筑问题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03:81.

作者简介

朱哲(1976—),男,研究方向: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