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带地线合闸送电案例研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一起带地线合闸送电案例研讨分析

朱欣朋刘恺

(国网山西检修公司山西太原030000)

摘要:程序化操作模式就是指操作人员从站端或集控端综合自动化系统发出一条操作指令,该指令可以按照预先设定好的程序控制逻辑去操作多个被控设备,同时根据被控设备“实时状态位置信息”,通过防误闭锁逻辑判断,在确定某个操作任务可以执行后,自动完成各种设备状态的转换,并实时反馈各种转换过程信息,最终实现“一键操作”的目的,大大提高了倒闸操作的工作效率和正确率。采用程序化操作模式的变电站,安全生产工作的难点在于如何防止带地线合闸误操作事故,文章结合自己在某变电站程序化操作模式验收工作过程中的实际经验,对程序化操作变电站防止带地线合闸的解决办法进行了探讨,并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程序化操作;临时地线;一键操作;智能在线锁具

1案例介绍

4月16日08:13,某500kV变电站进行220kVA母停电检修,运维人员按照省调命令进行A母由运行转检修操作。工作许可人与工作负责人进行开工前的工作票内容逐项核对后,办理开工手续。开工前,专责监护人发现220kVA母线较长,担心感应电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要求在原来两组母线地刀基础上加挂一组接地线。于是,工作许可人提供给工作负责人地线一组,由工作班成员自己完成装设。

4月17日09:00运维人员完成交接班。18:26,省调下令220kVA母由检修转运行开始操作。运维人员拉开母线两组地刀后,开始进行母线冷备用转运行操作。18:53,当下一值运维人员用母联2010断路器给220kVA母充电时造成带地线合闸,母线三相短路故障的误操作事故。

2程序化操作对被控设备的技术要求

程序化操作对被控设备有两点基本的技术要求:

(1)被控设备必须可以遥控操作;

(2)被控设备必须可以实时反馈位置状态信息,以供程控逻辑根据被控设备“实时状态位置信息”进行可执行性校验后,准确无误的自动控制设备完成状态转换;

在变电站程序化操作设备验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按照原设计,该站参与程控的设备中,只有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刀闸、小车开关具备以上两个技术要求,临时地线仍属于手动操作设备,而且因为使用的是传统接地桩锁具,没有开关量输出辅助节点,故无法实时反馈临时地线状态位置信息给程控逻辑,也就是说在执行任何倒闸操作前,临时地线的拆除与否,程制逻辑是不知道的。

3解决方案及分析发生的原因

依据上述案例可知导致该起误操作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工作票、操作票、交接班制度、检修期间现场地刀地线管理规定以及最新下发的文件变电运维工作“十禁令”,下面逐一展开分析。

《线路操作票和工作票制度执行程序的实施细则》中对变电站第一种工作票执行程序和要求指出一般现场安全措施的布置应该由运行人员按规定执行并填写在工作票上“应装接地线、合接地刀闸”栏内,此外第5.2.5.3明确要求:检修工作中,为防止感应电需要加挂接地线,运行人员装拆确有困难时,检修工作负责人应向工作票签发人提出加挂地线申请,经签发人(征得相关调度值班员)同意,与工作许可人联系后,在工作票第6项“工作票签发人填写注意事项”栏内填写“在××处由运行人员监护工作人员装拆接地线一组”,同时遵守工作负责人向许可人提出借地线申请,由许可人填写“配合工作联系单”,填写装设位置、接地线编号、装设时间,并由运行人员模拟后开放该处接地桩,在工作许可人监护下,由检修人员负责在指定地点验电、装设和拆除地线。案例中工作许可人提供给工作负责人地线一组,由工作班成员自己完成装设明显不符合上述规定要求;

变电安规中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第7.4.4条规定,对于因平行或邻近带电设备导致检修设备可能产生感应电压时,应加装工作接地线或使用个人保安线,加装的接地线应登录在工作票上,个人保安线由作业人员自装自拆可知案例中没有明确说明加装该组地线后是否在工作票上已经注明。此外第7.4.13条规定,装拆接地线,应做好记录,交接班时应交待清楚。另《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中第四十四条第四款中对交接班制度明确要求:交接班的主要内容要包含两票的执行情况,现场保留安全措施及接地线情况。由案例结果可推知该运维班在进行交接班时没有对站内安全措施交待清楚,也是导致该起误操作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另外检修期间现场地刀地线管理文件中要求检修期间的现场地刀地线要切实做到六统一,即工作票、操作票、五防系统、现场、小黑板、运行方式记录内的现场地刀地线状态都要保持一致,可看出案例中所述不满足该项要求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由《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操作票和工作票执行规范(变电部分)(试行)》中工作票终结制度第4.2.13.1中要求:工作所装设的接地线、接地刀闸等安全措施已全部拆除的情况下,工作票方可履行工作票终结手续,同时应汇报调度,可知该起案例中送电操作前的工作票终结过程不满足上述要求;

变电安规中要求应填入操作票的项目中包含装拆接地线,设备检修后合闸送电前,检查送电范围内接地刀闸(装置)已拉开,接地线已拆除。此外要求现场开始操作前,应先在微机防误装置模拟预演无误后方可进行操作。另《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操作票和工作票执行规范(变电部分)(试行)》中审查与核对操作票第3.1.3.1要求操作人填写完操作票后,应先审查一遍,然后交监护人审查。复杂、重要的操作票再由运维值班负责人审查。由案例可知其送电倒闸操作票明显不满足上述要求,且站内微机五防装置的五防逻辑也可能存在问题(即在母线装设有地线的情况下应该无法合上母联2010断路器进行母线充电操作)是导致该起带地线送电恶性误操作事故的直接原因。

加挂的接地线必须在工作票中进行体现,且应严格工作票对该项工作要求执行,做到检修现场地刀地线“六统一”,并在交接班时交待清楚,且在送电操作票中体现合闸送电前确认送点范围内接地刀闸(装置)已拉开,接地线已拆除,并严格执行操作票的审查核对及模拟预演流程。

通过该案例得到的经验教训是在遇到检修现场工作人员提出需要加挂接地线的情况时,要对该项工作涉及的所有流程心中有数,严格按照各级各类文件中对“两票三制”的要求执行,同时还要区分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例如当工作票填写为合接地刀闸,但现场接地刀闸不能操作或因其他原因改为装设接地线时,工作许可人应在“补充工作地点保留带电部分和安全措施(由工作许可人填写)”栏内说明。此外对于变电运维人员布置安全措施确有困难时由检修人员协助进行配合装设,变电运维人员应负责监护并对此操作正确性负责。

5结束语

智能在线接地桩锁具技术的首次引进,补充了传统锁具的功能缺陷,可以有效防止程序化操作模式下,带地线合闸误操作事故的发生,成功化解了重大安全隐患,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贾德保.GIS设备检修时的安全问题对策[J].高压电器,1997(4):47-19.

[2]罗传胜.110kV变电站GIS盆式绝缘子闪络事故分析[J].云南电力技术.

[3]孙明浩,等.LW6系列SF6断路器液压机构的故障检修[J].华电技术,2008(8).

[4]陈家斌.SF6断路器使用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