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学校机械教学教法新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1

技工学校机械教学教法新探

桂树华

江西省新余技师学院桂树华

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制造业也在现代化建设的带动下突飞猛进地快速发展。作为高级技工学校,一定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培养和造就社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本文主要根据新时代的发展特点及需求,对高级技校的机械类教学方法进行重新的探讨和研究。

高级技校机械教学教学新探

当前,企业对现代技术工人的职业能力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它不仅重视职业基本能力,更强调实际的工作能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原本专门以培养技术工人为地方企业服务为目的的高级技工学校,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实现对现代技术工人的教育培养目标,改革势在必行。在实际教学当中,要把机械教学与生产、培训、科研紧密地联系到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技能综合性人才。

1机械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机械制造工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了机械制造工艺、机械机床、金属切削原理、刀具夹具等多方面的知识。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调研显示,在机械教学当中,必须以理论教学为重点,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创新,将复杂难懂的理论知识简单化具体化,同时还要加强实践性的教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实践,对于机械教学来说,就如纸上谈兵,毫无作用。在传统的机械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会感到教学内容的枯燥,难以理解,缺乏学习兴趣,针对这一教学难点,我们必须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三方面进行改革,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机械教学内容涉及面广、知识点繁杂,要求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初步具有拟定机械系统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构的能力、掌握平面机构图的绘制等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将复杂的原理、公式、设计理论等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进行优化调整,在教学内容上加强与工程训练、极限与配合、测试技术、工程材料、材料力学等相关课程的衔接。针对机械制造工程课程从教学环节、实践性环节以及教材建设多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尝试,在教材内容体系上更加侧重应用性。

2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在教学时首先要精心创设问题。所创设的问题应能针对学生的疑难之处和所教知识的重点,富有现实意义和启发性、开放性,有恰当的问题探索空间。例如在讲解《液压传动》学科中的压力损失类型时,先让学生观察教室内暖气管道的曲折和粗细,然后再加以分析:哪段产生的压力损失是沿程压力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最后由学生总结出压力损失的概念,在分析理解中得以掌握概念。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质疑。

如讲到滑移齿轮变速机构时,先用模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后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在生活中滑移齿轮变速机构的应用有哪些实例,而后引导学生分析它是怎样实现变速的,与学生共同分析其变速原理,让学生在探求过程中获得知识。要引导学生主动地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创造性地释疑。

3全新的教学方法———行为引导型教学法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根本的教学活动模式组织教学。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教学活动的主导者、组织领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或主持人。行为引导型教学是让学生在教师所设计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使学生在学习环境中熟悉生活和学习技能,而且也能让学生知道它们之间充满着矛盾,在教学过程中不但允许学生犯错误,而且也允许教师犯错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新奇感,让学生能提出问题或感到惊讶,要求学生脑、心、手和所有感官全方位地投入学习。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职业教育领域的全新教育方法,其核心是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提高多方面的能力,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育以知识为本、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形成了以能力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局面。它是先进教育体系的体现,是先进教育观念的体现。我们认为,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有着本质的差异,但我们不排斥传统教学法,如何将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有机地结合,其焦点是素质教育应如何体现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实质在于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与有意义的活动或学习的有机结合,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其目的在于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能力素质,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应用、学会创新。

4结束语在机械教学改革创新过程中,教师自身也要提高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同时还要收集、研究来自生产一线的资料设备,不断提炼整合教学内容,补充教学教材,主动积极地带领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1陈艳.机械基础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尝试[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8(4)2赵亮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机械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3黄鹤汀等.机械制造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