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思想促进骨折后恢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1

中医思想促进骨折后恢复

贾秋良

贾秋良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中医医院;四川南充637100)

骨折的恢复也被称为骨折的愈合过程,一共被分三个阶段,一是血肿机化期,指的是在这一过程当中患者的纤维连接生长需约2周的时间;二是指骨痂形成期,具体指患者的骨折已达到临床愈合阶段,此期约需2个月的时间;三是指骨痂塑形期,具体是指骨髓腔再通,这个的恢复原形过程需约2年的时间,过程随着骨折完全恢复的时间而相对延长。通常是在利用手术进行治疗后,再对患者进行相关的药物治疗或者采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根据相关研究显示,中医的治疗思想独具特色,多采用内病外治的原理予以治疗,常用的是正骨活血膏,大多数的骨折患者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帮助骨折部位尽早地愈合消肿,在临床上多具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大多数患者在骨折发生后,由于疼痛,活动能力受到限制,骨折治疗的时间又相对较长,因此,患者的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暴躁焦虑的情绪,精神负担过重,不利于治疗。在中医的临床上,认为人体的情绪例如喜怒哀乐等会影响患者的身体恢复,保持正常的情绪和乐观的心态能够有助于患者的恢复。情志太过,可能会加重病情,例如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等,因此,针对这种情况,中医思想提倡保持患者的情绪稳定,放松心态,保证睡眠质量和充足的娱乐时间,正确对待骨折后的生活,这也需要家人的相关配合,因此,患者需要自行积极调节心态,适应骨折后的生活,积极配合治疗,不至于加重病情,从而延长了病程,耽误骨折的及早愈合,在这中医思想中是极为必要的。

为了尽早帮助患者骨折恢复,中医通常会采用药物帮助患者活血化瘀,并相对结合针灸和推拿按摩的方法,增加骨折局部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这将有利于血肿的吸收和骨痂的形成。跌仆损伤后,气滞血瘀,淤血内留,郁而化热,在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之火毒证候。可以内服仙方活命饮加减方,外用金黄散。这种药方主要用于骨折,筋伤或者挫伤以及局部发生红肿疼痛的患者。具体的使用方法是使用水煎服。

在治疗骨折的过程中,中医除了会注重情志和利用药物的具体治疗之外,还讲究功能的锻炼,在传统上被称为导引,是指教导患者通过运动和意、气相结合使用的方法来医治筋骨,气血,脏腑当中的疾病,以便帮助患者在骨折后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这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同时,它也的确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可以实际性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囊挛缩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骨折的愈合。还能够达到益气活血、舒经活络的目的,具体的功能锻炼运动量需要根据患者的骨折严重程度以及骨折患者的耐受力来决定练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具体的功能锻炼方法需要被实际掌握,患者及其家属可以学会一些简单容易的方法来保持在日常生活中的肢体以及关节的正常活动,调动患者积极治疗的积极性,能够自觉地进行锻炼,这个过程需要患者长时间地坚持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中医对于骨折后的恢复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理念和有效的方法,中医针对骨折提出了三期的辩证法,根据患者的损伤愈合程度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分为了早期,中期,后期的辩证法进行治疗,此处为后期辩证治疗。后期的骨折患者的筋骨实际已经接近愈合,但是常常伴有气血虚弱,筋肉萎缩,肢体乏力等症状,因此需要补益肝肾,疏通筋络,帮助患者的筋骨能够更加强劲,关节滑利。因此,中医提出在这一恢复阶段主要是固本培元,具体包括补肝肾,补脾胃,补气血等,且在骨折损伤的后期,经脉之中,还会有陈瘀残留,或者风寒湿邪入侵,导致患者气血不畅,从而导致患者感到酸麻胀痛,以及活动障碍等,便可以有效利用中药的配方进行治疗,例如养血舒筋丸,骨科活络丸等进行辩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