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例幼儿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治疗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35例幼儿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治疗观察

吴黎明

(三台县人民医院骨科四川三台621100)

【摘要】目的:统计并观察35例幼儿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例幼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详细检查确诊后均采取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进行治疗,通过统计患儿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切口长度以及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全面分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上幼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结果:35例患儿平均手术时间为(62.8±10.2)min,平均出血量为(50.9±5.8)ml,平均切口长度为(8.5±1.6)cm,平均住院天数为(7.2±1.3)d,35例患儿术后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4.3%(33/35),患儿于住院期间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均正常出院,经随访所有患儿均在3个月内神经症状消失。结论:幼儿肱骨髁上骨折采取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关键词】幼儿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预后效果;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7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3-0246-02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远端骨折,是儿科肘部常见的骨折类型,占小儿全身骨折总发病率的五分之一左右[1]。儿童发生肱骨髁上骨折时一般伴有患肘周围肿胀和疼痛,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功能障碍和畸形等,严重的患儿甚至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属于常见的并发症,对患儿的健康造成严重不良影响[2]。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由于患儿年龄比较小,依从性比较差,在治疗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常用的手术方法,本院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例幼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临床上幼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例幼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的研究对象均经过全面检查确诊为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家属均签署同意书后入选为研究对象,经过其中男性患儿有20例,女性患儿有15例,年龄在1~9岁,平均年龄为(4.5±0.8)岁,骨折发生在患儿左侧有18例,骨折发生在患儿右侧的有17例,患儿从受伤到入院的时间在3h~12d之间,平均时间为(3.2±0.6)d之间,开放性骨折的患儿有21例,粉碎性骨折的患儿有14例,排除患儿合并有严重的免疫类疾病、血液类疾病以及先天性心脏疾病或者肝肾功能不全等,以免影响研究结果。

1.2方法及观察指标

所有患儿术前进行神经血管探查,如果患儿合并有神经血管损伤症状需要立即清创后再进行手术。术前先行上肢皮肤牵引,5d左右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10例患儿选择肘后入路,8例患儿选择肘前内侧入路,9例患儿选择肘前侧入路,8例患儿选择肘前侧外侧入路,固定后再使用石膏托固定3~4周,拆除石膏后行肘关节功能锻炼。通过统计患儿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切口长度以及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全面分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上幼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结果

35例患儿平均手术时间为(62.8±10.2)min,平均出血量为(50.9±5.8)ml,平均切口长度为(8.5±1.6)cm,平均住院天数为(7.2±1.3)d,35例患儿术后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4.3%(33/35),患儿于住院期间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均正常出院,经随访所有患儿均在3个月内神经症状消失。

3.讨论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作为临床上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需要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如果发生骨折后早期不及时采取治疗或处理不当,可导致患儿肘部出现明显的畸形,影响肘关节功能[3]。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常用手术方法,手术入路可分别选择肘后入路、肘前内侧入路、肘前侧入路以及肘前侧外侧入路等[4]。肘后入路的特点是安全可靠,属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中比较常用的手术入路方式,缺点是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比较大,针对骨折移位严重或骨折断面位置比较低的患者复位存在一定的难度;肘前内侧入路适用于有尺神经损伤的患儿,这样在手术时可对尺神经起到保护作用;肘前侧入路适用于开放性骨折肘前皮肤裂口可见骨折断端的患儿;肘前侧外侧入路的优点是手术操作简单,组织损伤比较少,解剖关系不复杂,利于骨折术后的康复。本院选取的35例患儿均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方法,根据相关研究报道,克氏针内固定方法中外侧交叉进针固定、内外侧交叉进针固定后克氏针内固定更稳定,且外侧进针还可避免尺神经损伤。本院收治的35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均采取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进行治疗,并根据患儿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方式,研究结果显示,35例患儿平均手术时间为(62.8±10.2)min,平均出血量为(50.9±5.8)ml,平均切口长度为(8.5±1.6)cm,平均住院天数为(7.2±1.3)d,35例患儿术后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4.3%(33/35),患儿于住院期间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均正常出院,经随访所有患儿均在3个月内神经症状消失;表明幼儿肱骨髁上骨折采取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较好,没有并发症,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在幼儿肱骨髁上骨折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昭炎.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踝上骨折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8):61-62.

[2]李海华,陈岗.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76例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10(2):54-55.

[3]张志春,李欣,杨长山.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27例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9):2394.

[4]陈勇.手法复位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1):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