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班主任美好形象需做好几个“第一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树立班主任美好形象需做好几个“第一次”

吴凌霄

广东茂名市愉园中学吴凌霄

要培养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需先树立班主任的美好形象。班主任的美好形象是学生对班主任信赖、支持的基石,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它所产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终生的。要树立起班主任的美好形象,必需做好下面几个“第一次”:

一、第一次讲话

班主任第一次给全体学生讲话中,应该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给学生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对学生心灵带来影响和冲击,在学生心目中,初步树立起美好形象。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班主任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是有益于他们发展的阳光。”又说:“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因此,班主任第一次给全体学生讲话的成功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班工作的开展。如果班主任的讲话条理不清、主次不分、表达不明、语气软弱,那么就会在学生头脑中植入一个工作没计划、欠条理,性格软弱的不良形象,在以后的治班中很有可能出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局面,今后不管他其它方面做得多么的努力,都很难弥补这一不良的影响。如果,班主任在第一次给全体学生讲话的时候,条理分明,重点突出,声音响亮,语调抑扬顿挫,说到原则问题一字一顿,语气严肃而凝重,谈到学习、生活问题,诙谐幽默,那么他就会在学生头脑中雕刻上一个有计划、有魄力,既讲原则而又平易近人的美好形象。这个美好形象一旦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学生自然会自愿接受约束,不断增强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在以后的师生交往中,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就会非常愿意接近班主任,有什么心事都会向班主任倾诉,班主任就会了解各个学生个体,从而使工作更有针对性。

二、第一次讲课

优秀的科任教师不一定是优秀的班主任,而优秀的班主任一定是优秀的教师。因此,班主任第一次讲课的好与差,也会直接影响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班主任无论教哪一个学科,第一次讲课,必需想方设法上好。学生第一次听你的课觉得是一种享受,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亲其师,听其言,信其道,效其行”,日后你的班主任工作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如果班主任的第一次讲课照本宣科,了无生趣,学生就会在内心滋长一种认为你没水平没本事的蔑视心态,马卡连柯说过:“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老师的不学无术。”学生对班主任的不良评价一旦形成,将对班主任今后管理班级、教育学生都是极其不利的。

三、第一次班会课

一个班集体,谁是主人?显然是全班学生。但是如果不努力发挥全班学生的主人作用,时间一长,他们就丧失自主、自立、自强的信心,失去对班集体的主人翁责任感。一个班级越是努力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人翁作用,他当班级主人的能力越强。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主人翁作用发挥得越充分,他对班集体就越热爱,越关心。第一次班会课,学生出于好奇心,注意力非常集中,对班主任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观察入微,对班会的形式、内容都会久久不忘。因此,班主任必需充分利用好第一次班会课,初步培养和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让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个班集体是他(她)自己的,自己与这个班集体所有的事情都有关,自己有责任去管理班集体的所有事情,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人翁作用。班主任给学生的形象就是一个开朗的、有活力的、每个学生都得到重视的美好形象。有了这样的良好开端,班主任工作就成功了一半。如果第一次班会课,班主任总是一味地讲规章制度讲条条框框,就会给学生留下冷面、呆板的印象,就会在学生心里产生抵触情绪,以后班主任的工作就难以开展,哪怕你宣布再多的规章制度、描画再好的建设班集体计划都是难以彻底落实执行的。

四、第一次班干会

班主任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必需有一个得力的班干集体。第一次的班干会,班主任一定要激发每一个班干的工作热情,树立起班干高度的责任感,培养班干的团结合作精神。其实每个班干都有组织领导能力,之所以有的人不显现出来,只是因为没有机会,或者是没有后盾,唯恐做错了事,自己承担不了责任。因此,第一次班干会,班主任必需让每一位班干都明确:不管谁承担那一份工作,刚开始做都没有经验,都可能出现失误,失误以后,不要害怕,责任不在大家而在老师,大家尽管大胆开展工作。有了班主任的鼓励和支持,班干就会倍感亲切和温暖,班主任的美好形象自然而然地升腾,从而产生心灵的和谐共振,班干自然产生“士为知己者死”的心理效应。当把每一个班干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以后,班主任肩上的担子可轻松得多了。

五、第一次家访

班主任的第一次家访要尽早,越早越好。有些班主任把家访变成了向学生家长告状的手段之一,致使很多学生都不欢迎班主任家访。一个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往往总是在接手这个班集体之后,立即进行家访的,不管是走访,还是电话联系。进行家访的目的是了解这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挖掘他(她)的闪光点,同时了解他(她)的不足,为今后培养这个学生做足准备,争取做到扬长避短,有的放矢,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向家长表明这个班主任的工作是积极主动的、认真负责的、全心全意培养其子女的。班主任通过家访,让学生和学生家长都觉得开学才几天你就来家访了,足以说明你对他们的重视程度,从而获得学生和学生家长对你的尊重。这样,既深入了解了学生,又获得了学生家长的尊重和支持,在学生和学生家长中树立起一个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全心全意培养学生的好形象,这非常有利于班工作的开展。

六、第一次与个别学生谈话

很多班主任都是在学生出现问题犯了错误之后,才找学生谈话,在这种情况下的学生,他的心里早已筑起了一堵厚厚的墙壁,你的批评教育的效果就大打折扣。如果你能在开学之初,在每个学生对新环境新班主任都充满好奇的时候,主动地与学生进行单独的交谈,让其毫无顾忌,畅所欲言,你既可以深入了解每个学生,又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一个平易近人、真正关心学生的美好形象。这个美好的形象一旦植入学生的头脑中,学生的自我要求、自我完善、自我进取的精神就会不断增强。以后当他(她)犯了错误时,就会心生愧疚,觉得对不起从一开始就那么关心、疼爱自己的班主任,当你批评教育他(她),这个学生就会懂得你是在帮助他(她)改正错误,希望他(她)向好的方向发展,你的批评教育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此外,如果有住校的学生,班主任还要做好第一次到学生宿舍的安抚工作。因为住校的学生,往往是远离家庭远离亲人,入学时的兴奋很快就会消失殆尽,随之而来的就是思念家庭思念亲人,陷入一种孤独无助的彷徨中,这时候,班主任一定要尽早到学生宿舍去,坐下来,询问每个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鼓励他(她),这时候你在他(她)的心目中就不仅仅是一个班主任的形象了。

虽然班主任第一次亮相,学生对其了解具有表面性、局部性,但却具有长效性。这种以点带面、以偏概全、以表代质的认知评估一旦形成,便难以消失。当班主任做好了以上的几个“第一次”,班主任就能在学生中树立起一个工作主动而高度负责、讲原则而平易近人、开朗而有活力、知识渊博、懂得培养和合理使用人才、重视和培养每个学生个体、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难以消失的美好形象。这个美好形象一旦树立起来,班主任的工作就很容易开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