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肺炎常见类型预防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3

老年肺炎常见类型预防及护理

耿洁

耿洁

(锡林郭勒盟医院内蒙古锡林浩特026000)

【摘要】老年人由于机体组织的日益老化,各种器官退行性改变,免疫及预防功能下降,导致抵抗力减弱,老年人的肺炎一般不典型,往往被忽略,影响临床确诊治疗及护理,从而引发并发症。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故做好老年人肺炎的预防和护理工作尤为关键。

【关键词】老年肺炎常见类型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0-0055-03

【Abstract】Allkindsoforgansdegenerateandimmuneanddefensefactionsfallbecausethebodyorganizationsoftheeldersgrowolder.What’smore,itresultsintheresistancedecreases.Generally,pneumoniaintheelderlyisnotspeciallyandalwaysignored,soteatclinicallyrightcareandcareisaffected.What’sworse,itcausescomplications,Itisimportantforthepreventionandcareoftheeldertoimprovethelifequality.

【Keywords】Pneumoniaintheelderlycommontypepreventioncare

老年肺炎常缺乏明显呼吸系统症状,症状多不典型,病性进展快,易发生漏诊、错诊。据文献报道,病理证实力为肺炎但临床未能诊断的“漏诊率”为3.3%~61.4%;而临床诊断为肺炎但无相应病理所见的“错诊率”为10.8%~39.3%。老年肺炎大致有如下临床特点:

(1)多无发热、咳痰等典型症状,有症状者仅占35%。

(2)首发症为呼吸加速及呼吸困难者占56%,或有意识障碍、嗜睡、脱水、食欲减退等,无症状者占10%。

(3)体征:可出现脉速、呼吸快、胸部听诊可闻及湿性罗音,或伴有呼吸音减弱及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4)血液检查: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可增高或不高,但半数以上可见核左移、C反应蛋白阳性、血沉快等炎症表现。

(5)动脉血气分析:可出现动脉氧分压下降,但合并慢性阴塞性肺炎疾病时,因肺泡换气不良二氧化碳分压升高。

(6)胸部X线片呈支气管肺炎形态者比大叶肺炎更多见。

(7)老年肺炎已发生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因并发慢性病者多,易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高。

1老年肺炎的常见类型

1.1吸入性肺炎由于老年人喉腔粘膜萎缩、变薄、喉的感觉减退,咽缩肌活动作用减弱,产生吞噬隔障碍,使食物及寄生于咽喉的细菌进入下呼吸道,引起吸入性肺炎。临床症状不典型,高热仅占34%,无呼吸道症状者占14%,35%以上病人以消化道症状为主,错诊率高。20%患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低血压、感染性休克、发绀、乏力等,胸痛和铁锈痰少见,白血球不高,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胸片显示斑点或小片状阴影。痰菌检查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占1/2~1/3,革兰氏阳性球菌仅占10%,混合感染1/3。

1.2革兰氏阴性标杆菌肺炎院外感染的肺炎中占20%,而院内感染中占15%~80%,死亡率可达50%以上。病原菌主要有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克雷白肺炎杆菌等。可分为(1)社会获得性肺炎,多为原发肺炎;(2)医院获得性肺炎,多为有吸入咽部分泌物所致(内源性感染),从空气飞沫传播者(外源性感染)少见。

1.3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Pneumonia.MP)支原体肺炎在老年肺炎感染中占20%,起病隐匿,主要临床表达为刺激性干咳,不规则发热、头痛、胸闷、恶心;胸部X片下部炎症,呈斑点或点状阴影,多形性,右肺多于左肺,可并有少量胸水。临床上难与病毒或轻度细菌性感染区别,误诊率高达55%。因此有以下情况:(1)有类似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经抗生素(红霉素、四环素除外)治疗效果不佳者;(2)病性与胸片病灶不相称(即胸片炎性病灶明显,而症状不重)者;(3)肺下部炎症并有少量胸水,难以结核解释着。应进一步作血清支原体抗体检查,血清特异性补体结合试验(+)1:40-1:80,冷凝试验(+),有助于诊断。

1.4终末期肺炎是指病人临终前发生的肺炎,常继发于其他疾病的晚期,与一般肺炎不尽相同,病理资料高达30%~60%。目前尚未列入独立疾病。临床特点,早期往往无明显体征,随病情加重可有以下特点:(1)不能用原发病解释的发热或寒战;(2)出现呼吸困难或紫绀与原发病不相称;(3)不能用原发病或其他原因解释的低血压、休克或昏迷加重;(4)脓血症;(5)多发生皮疹或脓胞疹;(6)肺部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湿性罗音不受体位改变而变化者。

1.5医院获得性肺炎(Acquiredpneumonia,AP)是指在住院期间由细菌、真菌、支原体、病毒或原虫筑引起的肺部炎症。在老年人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年轻人,发生率达0.5%~15%,占医院内各种感染的第1~3倍。主要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最多见,占68%~80%,其中又以肺炎杆菌、绿脓杆菌、肠杆菌、克雷白氏杆菌常见。革兰氏阳性球菌占24%,霉菌约占5%。

2预防及护理

2.1老年人应加强锻练,经常进行室外活动,根据身体情况进行爬山、游泳、散步等活动做深呼吸运动,以增加肺活量和肺功能。居室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由于北方气候干燥,家中应使用湿化器,以保持室内一定的湿度,以免上呼吸道过于干燥而引起咽部疼痛不适或咳嗽,导致支气管黏膜的损伤。

2.2饮食与休息坚持饭后漱口、睡前及晨起刷牙(牙刷要1个月1换),保持口腔清洁。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应协助其进行口腔清洁卫生,以防由于口腔分泌物在睡眠时误吸而致肺部感染(据国外报道,约50%的健康人夜间睡眠时可有咽部的分泌物被吸入肺部)。饮食应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软食。以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和适当的鱼类、瘦肉等食品为主;禁烟、酒及刺激性食物并向患者说明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劳累和受冻的重要性。保持大便通畅。

2.3输液的护理

2.3.1患者入院后,及时建立静脉通路,保持输液通畅,严格执行医嘱,视病情控制输液速度,必要时使用输液泵。防止液体外渗或速度加快引起不良反应。临床上常联合应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静脉输入。由于连续输液,时间长,易导致静脉炎,操作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注意保护静脉。输液药物的顺序要按照医嘱执行。现配现输并注意配伍禁忌,特别在使用青霉素时应注意:(1)青霉素呈液体状后,其效价在室温下迅速下降,随着时间的推延,溶液中的青霉素烯酸、高分子聚合体等致敏物质浓度随之升高,注射后易引起过敏反应。(2)电解质的平衡,因青霉素中含有钾盐和钠盐,每100万u青霉素盐中含钾65rug,与氯化钾125g中的含钾量相近。如滴入药物为钾盐,要了解医嘱输入液体中的氯化钾含量,及时与医生联系是否减少氯化钾用量。

2.3.2防止感染力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静脉输液完毕后,迅速拔出引头并局部用无菌棉球压迫数分钟,以免引起局部出血或形成血肿。注意保持穿刺处皮肤清洁、干燥,每日用皮肤消毒剂如碘酒、酒精消毒,避免交叉感染。观察药物的疗效、副作用及耐药性。由于个体差异,有人在使用抗生素2d左右,尿中便现现管型,停药后消失。所在用药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尿常规,如有异常应及时停药、换药。对于严重感染患者,应作痰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联合使用抗生素,以减短疗程,防止造成霉菌引起的院内感染。

2.4吸氧的护理患者需要吸氧时,应注意以下三种情况:(1)根据病情,增减给氧量。当缺氧得到纠正准备停止吸氧前,逐渐降低给氧量以避免使机体生理发生突然变化而不适。(2)寒冷的气流可使体表毛细血管收缩,也可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引起气紧,因此,在长期持续给氧时,如室温不足25度,应将氧气气流加热至20~22度(可在湿化瓶内放温开水或将输氧导管放在热水袋上并盖上棉被保暖)。(3)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备好吸痰器,必要时给予吸痰。

2.5密切观察体温、脉搏、血压

2.5.1注意观察病情,密切注意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奏、心率及心律、神志及各种体征的变化。重视病人的主诉,对肺部感染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呼吸衰竭的发生。对于病情较重、高龄体弱、生活困难者,应协助其定时翻身、叩背,促进痰的排出,防止分泌物在肺部沉积。

2.5.2出现四肢不温、体温不升者,应加强保温护理。当感合并高热时,要给予物理降温,坚持每小时测体温一次并视病调节病室温度、湿度,保持室内空气清鲜。

2.5.3脉搏的变化可反映循环功能的情况。脉搏率增快是体的一种代偿反应。合并高热时,脉率大于120次/min,同时注意脉搏是否有力,如血压虽然偏低,但脉搏清晰可触及,说明循环灌注尚可。

2.5.4测血压时要注意“四定”,即定听诊器、定时、定位、定血压计。因不同部分的血压由于解剖位置及血液动力学关系,有差异(右上肢血压比左上肢血压高,下肢血压比上肢血压高)。

2.6肺水肿的观察及护理发现患者出现气促,要求坐起,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出现湿性罗音等,提示已发生肺水肿,应即暂停或减慢输液速度并及时汇报医生,做好抢救准备。将氧气湿化瓶中放20%~30%酒精可降低肺泡中的液体表面张力使泡沫消失,以改善气体交换,缓解症状。

2.7准确记录尿量及护理记录

2.7.1尿量和密度是反映肾脏毛细血管的灌流量的一个重指标。因此,应保持患者每小时尿量不少于30ml,24h尿量不少于500ml。

2.7.2护理记录包括详细的临床病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生物化学测定的数据、治疗用药,尤其是静脉用药的剂量、浓度名称及滴速和液体入量等;每天应详细书写交班记录,以供接班者全面掌握患者情况并为医生提供治疗数据。

2.8雾化吸入,促进痰液的排泄及引流(1)雾化加温加湿湿化器内须用蒸馏水,不可用生理盐水,以免氯化物沉积在气壁上影响纤毛运动,沉积在肺内导致肺水肿,雾化温度应控制32~35度,相对湿度小于70%;(2)雾化次数及雾化量一般情况下每3h一次,每次30min,每日250~500ml,特别注意雾化吸时通气量增加100~120ml,此时需将潮气量再调回设置量(3)痰液粘稠可从气管内直接滴入5~10ml,刺激咳嗽反射时痰液由深浅直至咳出。

2.9体疗及胸背部扣拍法病人取侧卧位,医护人员指关节屈,手呈复腕状,从肺底由外向内、由下向上延支气管大致走形扣拍,一次5min,同时轻拍胸壁震动气道,将支气管壁上分泌物松解排出,皮肤易破者可用薄毛巾包盖扣拍部位以保护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