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建构有效数学课堂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1-11
/ 2

谈一谈建构有效数学课堂的策略

初彩霞

初彩霞

新课改提出,教学不只是单向、封闭、静态的知识传授过程,而且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而这种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所以说课堂教学应该是预设与生成的辨证统一,一方面,只有生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是不可思议的,不仅形散而且神散,那样的“生成”实质上是“放羊”,是放弃教学的责任、教师的责任,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一代人的素质;另一方面,只有预设没有生成的课堂教学是死气沉沉的,那种所谓的“预设”不仅会严重束缚课堂教学中师生的“生成”能力,而且会慢慢扼杀师生的创新精神、探究欲望和生命活力。所以,我们在实施新课程的时候,既要切实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只有预设没有生成的僵化局面,又要对只求生成忽视预设的现象引起警觉,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公平教育是打造有效数学课堂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老师要像春风一样对待学生”,所以,我们要从“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向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方向转变,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心理轻松的情况下形成一种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产生成功感和求知欲。在课堂上,教师要像与朋友谈心一样把知识涓涓流入学生的心田,并让其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而自由、茁壮地成长。课堂上的平等,除了师生间的平等外,我们还要特别注意生生间的平等,避免数学课堂仅仅成为优等生表演的舞台。例如在合作学习时,我们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同质合作”。这里所说的“质”是指学习水平、学习起点、思维水平等相当的学生。在教学中,当优等生与普通生合作时,优等生主宰着探究权,是组里的“权威”,导致一言堂,失去合作的价值,久而久之,滋长了优等生居高自傲的心理,同时也让普通生养成思维懒惰的习惯。如果把班级里同质的学生安排在一个合作组里,各成员就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能更深入地交流切磋,更容易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2自主是打造有效数学课堂的基础在一些公开课上,我们都看到了这样一个现象:学生正襟危坐,当老师提问时,异口同声,出奇的一致。即使在小组合作讨论得热火朝天时,只要教师一声令下,马上都坐得整整齐齐了。这样的课堂犹如军营,强调的是铁的纪律,但是,却总是让人觉得不是滋味。因为在这样的课堂上,少了一些轻松,少了一些幽默,少了一些欢声笑语,少了一些神采飞扬。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在这样的氛围中也不可能会显现出活力、智慧、情趣和生成发展。绿色高效的数学课堂,就要给予学生行为上的自由和思维上的自由。通过这些自由的自发的学习活动,教师适时组织学生围绕教学焦点问题作积极的研究和精彩的发言,这样的学习过程才能体现新课标所要求的“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创设自主开放的空间。学生在民主开放的课堂中改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改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主动去发现数学问题,积极学习数学知识,探求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并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数学。

自由开放的课堂空间使学生保持愉快而兴奋的心境,自主明确学习目标,大胆设想,积极地通过书本认证或相互认证自己的见解,寻求达到学习目标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所以课堂上教师应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解答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自己去操作,自己去发现,自己去讲解,自己去总结,自己去获取。少一些“打乒乓式的你来我挡”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促成动态资源的生成。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仿佛看到,在阳光的照耀下,大自然中的万物自由地和谐地生长着,到处都涌动着生命的热潮和灵性。这正是绿色高效课堂的迷人之处。

3创新是打造有效数学课堂的关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课堂才是创造的课堂;也只有那种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发现问题、选择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才是创造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问题是开放性的,答案是不确定的,过程是现场生成的,结果是不能完全预测的。这样一个不能由教师完全掌控的过程,贯穿其中的就是师生的思维。让思维“飞”起来,才能感受到绿色高效课堂中的创造的快乐!

4真实是打造有效数学课堂的关键

真实是绿色高效课堂最本质的特征。把学生的错误“抖”出来,其实是创造出了极佳的教育契机。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暴露错误的机会,使学生尽可能地把学习中的错误充分暴露出来,及时反馈和了解学生的思维轨迹,不留“隐患”,引导学生发现错误,想办法改正错误,获得正确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仅能得到一个问题的答案,而且可以得到解决问题的经验,体验探索、创造和成功的乐趣。真实的课堂应该面对学生真实的认知起点,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

5方法是打造有效数学课堂的保障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精选例题,可以按照例题的难度思维方法等各个角度进行全面剖析,但不能不片面追求例题的数量,要重视例题的质量。解答过程视具体情况,可以由教师全部写出来,也可以只写部分。在讲解例题的时候,要能让学生也参与进去,而不是由教师满堂灌。教师应该腾出时间来让学生多练习、多思考。设计练习时,要注意有效性,形式要多样,注意学习的覆盖面,注重多样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的完成任务为主动探索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调动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体现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研究的方面还很多,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从传统教学强调知识的传授和关注技能的掌握,转向侧重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习惯和态度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从课堂的有效教学出发,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找准起点,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让数学课堂教学更富实效,让数学课堂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吉林省扶余市士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