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士用药错误的环节分析与探讨

/ 2

临床护士用药错误的环节分析与探讨

林清芳

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自贡643000

用药错误是指在卫生保健专业工作者、患者或消费者自身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可能导致不适当用药或对患者造成伤害的可预防事件[1]。护理人员作为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和观察者,在整个用药过程中始终处于第一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医生开出医嘱到药物发挥作用需经过一系列的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均可能导致用药错误,以致延误治疗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对护士用药过程中常见错误、原因及防范措施进行分析,旨在指导临床护士准确给药,减少和杜绝医疗差错,降低医疗风险。

1.1护士在处理医嘱环节的错误由于医生护士疏于沟通,医生在处理医嘱后未及时告知护士,造成执行医嘱遗漏;护士审核医嘱时有疑问未找医生核实,执行了错误的医嘱;护士未按规范处理医嘱,在核对医嘱时出现错误等。

1.2取药和药物保管环节的错误药师发放药物时未对药物检查,取药护士心存侥幸懒于再次核对;取回的药品混淆堆放,不能按内服、外用、注射等进行分类保管;药品未按其性质保存,如要求冷藏、避光、加盖等;易混淆药品无明确标识,以及未按时清点药品造成药品变质或过期等错误。

1.3药物使用环节的错误在所有环节的用药错执行不到位,凭主观印象,造成张冠李戴;药物错误:药物在配制过程中,药物外包装相似造成药物混淆,溶解药物的溶媒不符造成药品效价改变;剂量错误:剂量大小与药物的作用强度关系密切,所给药物的剂量不准确,比如抽吸时药液剩余太多,粉剂药物未完全溶解,配制药液时洒、溅,漏等现象,造成患者实际用药剂量不足;提前配制药物,不能做到现配现用,长时间放置药液不仅造成污染引起输液反应且导致药物效价降低,从而影响治疗效果;途径错误:给药途径不同药物的作用也会产生变化,护士未认真阅读说明书,采用不正确的方法或没有提醒患者正确用药;时间错误:给药时间可影响药物疗效,护士不了解药物的代谢规律,未按间隔时间给药,造成药效堆积或不连续,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影响治疗效果。

2护士发生用药错误的原因

2.1个人因素护士个人的态度、知识、情绪均影响到用药错误的发生。

查对制度不到位在执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护士没有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对药物、患者、给药途径、给药方法、给药时间未认真查对,工作中过于自信,凭印象,最终导致用药错误。知识缺乏给药是护士的重要日常工作之一,目前药物制剂品种繁多,临床上药物配伍禁忌不清,无法明确指导其用法,护士药学知识水平不能适应临床医学的发展。沟通不良护士缺乏和医生的沟通,缺乏自信,对可疑的医嘱仍盲目执行,给药时缺乏正确的解释告知。

2.2外界因素

作环境因素环境嘈杂,光线昏暗,仪器设备的使用受限,影响护士的正常工作。工作负荷大有研究指出,工作中断是护士发生给药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护士在给药的准备阶段受到干扰,给药错误的发生率将提高60%[2]。

3防范

3.1遵守作业流程及操作规程规范的用药程序是临床安全用药的保障,在临床用药过程中,护士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核对医嘱:医生开出医嘱后,电脑班护士要严格把关,发现不合理医嘱,马上和医师核实修改,保证医嘱的准确性;药师、护士取药:药师应予认真细致审方,双人核对药名、剂量、规格,避免混淆,发现问题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取药护士做好核对、监督工作;护士配药:护士根据医嘱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集中注意力,认真核对每一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护士给药:给药前、中、后护士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耐心的解释、密切的观察。这一系列严格的操作程序和给药流程,不仅维护了患者的安全,也起到了保护医生和护士的作用。

3.2提高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三查七对”制度是护理工作的主要制度,统计资料表明,护理给药操作前对身份识别缺陷率达6.71%[3]。因此,培养护士准确无误地核对患者身份的能力是重中之重。

3.2.1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识近年来,腕带的应用在识别患者身份方面为护士带来很直观的信息,有效防止了患者身份识别错误、减少用药错误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3.2.2形成使用多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的安全文化由护士叫床号、患者自报姓名的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准确率为100%。其可强迫护患双方集中注意力,避免盲目应答,诱导偏差等引起的差错,利用患者参与的查对方式提高查对准确性。

3.2.3运用高科技手段,防止人为错误发生电子医嘱代替手写医嘱减少医嘱错误,条形码扫描系统应用于护士身份、患者手腕带、药物的确认。护士通过扫描个人条形码登录系统,扫描患者腕带的条形码确认患者身份,再扫描药品的条形码进行正确给药,从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能有效减少用药错误。

3.3加强交流与沟通药物使用过程综合了医、药、护专业人员的合作,往往一个给药错误可能就是若干个个人失误的积累。所以应加强团队精神,加强医、药、护、患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互相学习、互相监督、共同提高,创建合作型跨学科团队,增加将工作做好的保险系数。

3.4树立安全给药理念高度的责任感、严谨的工作作风是护士履行给药职责的前提,严格遵守安全给药原则,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与技术,塑造“一次性把事情做好”的安全理念。

3.5丰富临床护士的药学知识随着各种药物的更新换代,应对护士进行专科药物培训和用药安全指导,不断更新护士的药学知识,以适应医学发展的需要。护士更应利用业余时间采取自学的方式,认真熟悉各种药物说明书,正确掌握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用药方法,完善和更新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保证用药安全。

3.6改善环境设施医疗机构应对药物治疗有关的部门、科室,如药房、病区治疗室、输液配制室等的工作环境作认真检查,改善工作室的条件如面积、布局、光照、通风、噪声等,避免易导致用药错误的不良因素,改造和添置必备的硬件设备,减轻护士工作压力,减少不必要的打扰。护士在合理用药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更新护士药物知识,加强药品管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消除用药安全隐患,才能减少用药差错,减少不安全用药事件的发生,确保药物治疗发挥最大功效,保障用药安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蒋银凤,杨如美,佟伟军,等.229起护士给药错误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62.

[2]万文洁,田梅梅,施雁.护士给药错误管理研究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7):46.

[3]程凤敏,陈海啸,郎云琴,等.降低病区护理给药前患者身份识别缺陷率的实践与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