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挫裂伤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脑挫裂伤护理体会

陈淑英

陈淑英

鹤岗市人民医院154101

摘要:目的:浅析脑挫裂伤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脑挫裂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4-73岁,平均年龄(32.75±6.47)岁,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54例脑挫裂伤患者中手术治疗23例,保守治疗31例,其中患者治愈50例,治愈率92.59%,患者残留后遗症3例,自行出院1例,死亡1例,所有患者无消化道出血、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脑挫裂伤患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医护人员通过采取相应的优质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出院,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脑挫裂伤;护理体会;预后研究

脑挫裂伤包括了脑挫伤和脑裂伤,两者病理成因相同,表现为受伤程度的不同,脑裂伤的程度较重,但两者也可以同时存在。通常脑挫裂伤是由于外力过猛及直接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导致,常见为交通事故、高楼坠落、大力挤压等直接外力接触所引起。脑挫裂伤是目前神将外科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受伤突然、病情危重且病死率高、致残率高,护理难度大的特点[1]。为有效提高脑挫裂伤临床护理的效率,本文在参考前人临床经验的基础上,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脑挫裂伤患者,根据患者病情实行手术治疗或者保守治疗,对患者实行精心临床护理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脑挫裂伤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4-73岁,平均年龄(32.75±6.47)岁。患者从伤后到入院时间0.3-10h,平均时间1.8h。54例脑挫裂伤患者中车祸受伤28例,跌倒受伤12例,打击受伤8例和其他损伤6例。患者的主要受伤部分分布在枕部、额部和颞部。用格拉斯哥评分对脑挫裂伤患者的昏迷程度进行评定,其中3-4分16例,5-6分29例,7-8分14例,其中分数越高,患者的意识形态越好。

1.2治疗方法

根据脑挫裂伤患者的CT影像资料和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分别对患者实行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其中手术治疗23例,保守治疗31例。

手术治疗患者采用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对患者脑部的坏死组织进行破碎和清楚并对有出血症状的脑组织止血,降低颅内压。

保守治疗患者给予甘露醇加尿脱水治疗,维持患者内环境的平衡,同时对患者的心率、心律、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动态监测患者颅内压的变化,防止患者突发脑血管痉挛,

1.3护理方法

1.3.1术前护理

1.3.1.1心理护理

由于脑挫裂伤患者生活能力受到限制导致生活不能自理以及患者生理上的疼痛,患者的情绪会出现不稳定。同时脑挫裂伤患者入院时病情较重,许多患者处于昏迷状态,而患者的病情在此期间较为多变,有随时突发迟发型颅内血肿的可能,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教育也是尤为重要的,及时安抚患者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1.3.1.2术前准备

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前应对患者详细说明去骨瓣减压手术的相关知识,消除患者的顾虑,使患者和家属都能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在手术过程前,要配合主治医师做好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等项目的检查,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好颅脑CT的检查,并准备好手术过程中所需要的物品和药品,提高效率,减少准备时间,为患者的生命抢救争分夺秒。

1.3.2术后护理

1.3.2.1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做好详细的监测记录,严密检测患者瞳孔大小的变化,对患者的心率、心律、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动态监测患者颅内压的变化。若患者出现瞳孔增大、血压升高,有呕吐倾向时,应当及时向值班医生汇报并有效处理。

1.3.2.2昏迷护理

在患者的昏迷过程中,保持患者的呼吸顺畅是尤为重要的。若昏迷患者出现因呼吸道内有异物、舌根后坠等导致患者呼吸道梗阻,立即进行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人工呼吸产生过多人工换气[2]。要及时用吸引器对患者鼻腔内的分泌物以及痰液进行清除,若患者由于分泌物和痰液过多出现缺氧症状时,可行气管切开,并给予患者持续高流量吸氧,做好气管切开的护理[3],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

1.3.2.3引流管的护理

在脑挫裂伤患者进行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后,为防止患者的颅内压升高,通常会放置硬膜下引流管,引流瓶一般选择放置在患者头部以下15-20cm左右,要保持适当的高度,在搬动患者时应夹闭引流管,以免引流液反流,引起患者颅内感染。要及时更换引流袋,在更换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无菌造作,防止患者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定时监测患者引流袋中脑脊液的颜色变化,若出现大量鲜血或颜色加深情况时要及时上报值班医师或主治医生并妥善处理。

1.3.2.4营养护理

指导患者多给予患者易消化的半流食,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质的食物,减少盐分、脂肪的摄取,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对于无法进食的患者,采用鼻饲,及时补充营养,满足患者日常机体消耗所需,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1.3.2.5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消化道出血是脑挫裂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护理过程中,要停止使用激素治疗,及时补充血容量,在药物的选用上应当使用止血药和减少胃酸分泌的药物,避免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误吸。对出现有发热、头痛、颈项强直症状的患者要判断是否伴随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对于此类患者在遵医嘱下服用退热镇痛的药物同时,带病情稳定之后,排除脑疝、颅内高压以及颅内血肿后,头痛症状未解除情况下药配合医生进行腰椎穿刺治疗,排出血性脑脊液。由于患者长期卧床静养,要保持患者的床铺干燥、清洁,患者应当每天用温水擦身2-3次,防止压疮发生。

2结果

在54例脑挫裂伤患者中手术治疗23例,保守治疗31例,其中患者治愈50例,治愈率92.59%,患者残留后遗症3例,自行出院1例,死亡1例,所有患者无消化道出血、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1例死亡患者主要原因为伴随有严重的呼吸障碍。

3讨论

在临床脑挫裂伤的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也是一个有效的途径,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及其家属对脑挫裂伤的整个治疗过程有所了解,消除或减轻影响因素。健康教育的途径可以通过报刊、分发宣传单、知识讲座、口头教育等多种形式展开,也可以通过对在门诊或住院部设立健康资讯台、候诊健康教育等其他形式。使患者在就诊就医过程中遵医嘱,严格遵循医护人员指导积极配合治疗,为诊断疾病和预后治疗提供有效保障。对于医护人员,要不断加强专业技能知识水平并提高业务操作技术。各科室之间,医生和护理人员之间也应当加强沟通,新项目、新技术进行及时的交流,对各环节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提供良好的医疗诊治环境,提高整体的治疗水平。

综上所述,在脑挫裂伤患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医护人员通过采取相应的优质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出院,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玉红.75例脑挫裂伤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08,18:128-129.

[2]张晓芳.106例脑挫裂伤患者的护理体会[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2,03:472-473.

[3]鄢杰.167例脑挫裂伤患者急性期护理与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4:1442-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