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术前进行体位训练对术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2

甲状腺术前进行体位训练对术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瞿妙

瞿妙(浙江瑞安市人民医院肿瘤外科325200)

【中图分类号】R5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6-0055-02

【摘要】目的探讨对甲状腺患者进行术前体位训练是否可以改善其术后的舒适度。方法将10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手术时对照组采取传统体位;观察组则是在术前派专人对甲状腺患者进行改良体位训练,使他们按手术要求摆置体位,然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头晕、呕吐等不适症状。结果观察组头晕、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以及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也明显要好于对照组。结论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前进行体位训练,能增强患者的耐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有效预防甲状腺术后头痛、呕吐等不适症状,使患者更易接受、配合手术,使手术更加顺利,同时利于术后的快速恢复,从而达到手术的最好疗效。

【关键词】甲状腺体位训练舒适度影响

甲状腺病手术包括甲状机能亢进症、单纯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肿瘤等手术治疗。传统的甲状腺手术大多数采用颈部过伸位,即对患者实施麻醉后,将其颈、肩背部垫高,使头后仰,气管和甲状腺充分暴露,直至手术结束前缝合切口时才会将肩背部的垫枕撤除。由于术中长时间头后仰,往往会使绝大多数患者因体位不适,术后出现肢体疲劳、头晕、头痛、恶心,甚至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其术后康复时间和康复效果,因此为了避免上述症状发生,增强术后患者的舒适度,减轻患者术后的痛苦以及术后的快速恢复,最终达到最佳的手术效果。我院开始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前进行体位训练的指导,取得了显著地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

随机抽选2009年4月至2010年7月的甲状腺手术患者100例,其中甲状腺癌31例,甲状腺瘤2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2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0例。经检查,这些患者均无颈椎病以及高血压病史,手术前采取气管插管全麻,并且在术前和术中均不使用可能会引起头晕、呕吐的药物。按住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女性43例,男性7例,平均年龄为51.32+13.03,手术时间平均为61.2分钟;观察组也是50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为50.60+12.11,手术时间平均为80.4分钟。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均无显著性差异。

(二)方法

1、体位改良训练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体位,观察组采用以下体位改良训练方法:

首先,术前体位适应训练。根据患者的各项辅助检查,详细制定手术方式以及估计手术时间的长短,从而确定训练开始时间以及每次持续的时间。不论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患者,一般我们都是在患者入院的第一天开始进行体位训练。其方法是派专人对患者进行耐心指导、解释,说明训练的目的以及在训练中应该注意的事项等。取长为43cm,宽为25cm,高于8cn的扁枕头,将其对折,训练时将其垫在患者肩背上,使患者的头自然下垂后仰30至45度,头两侧分别用物体固定。第一天进行2到3次的训练,一次5分钟至半个小时不等,每次间隔时间为1小时;根据患者的适应程度,确定枕头对折时训练的天数,然后可以将扁枕头进行三折,每天进行3到4次的训练,每次时间为15至45分钟不等,中间间隔时间为45分钟。最后将扁枕头四折,每天进行4到5次的训练,每次时间为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不等,中间间隔时间为半个小时,高度由低到高,时间由短到长,循序渐进按以上术前训练方法对患者进行体位训练,直至手术当天。

第二,术中体位改良。麻醉师对患者实施麻醉后,将患者的颈、肩背垫高,头后仰,充分暴漏气管和甲状腺部位。在手术切皮前、等待冰冻切片时、缝合切口时都要将患者的头部垫高,与肩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这样就可以减少头后仰、颈过伸的时间。

2、观察指标

疼痛测量方法及其标准:第一,采用数学疼痛分级法(NRS)评论患者术后头痛程度。0(0-1)代表无痛或小指,2(1-3)代表轻度疼痛或无名指,4(3-5)代表中度疼痛或中指,6(5-7)代表重度疼痛或食指,8(7-9)代表剧痛或拇指,10(9-10)代表无法忍受疼痛或拳头。第二,恶心、呕吐。术后出现恶心、呕吐一次或者一次以上的比率。

二、结果

(一)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手术后头痛、呕吐发生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1

(二)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长短以及术后疼痛程度的比较(见表2)。

表2术后患者对体位舒适度和耐受能力数据分析

三、讨论

以往甲状腺手术前不进行体位适应训练,导致患者对术中强迫体位不能忍受,由于颈过伸、头后仰时间过长,容易导致术后头痛、呕吐等不适现象,撤肩垫时同时会刺激患者咳嗽。产生头痛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压迫颈脊神经根。在颈部过神的情况下,使椎间周围韧带变形内凸而压迫颈脊神经根。引起的临床表现以压迫耳大神经、枕小神经为主的头部疼痛及压迫膈神经引起的恶心、呕吐。第二,压迫椎动脉。头颈部过度后仰时,使穿过颈6~7横突孔的椎动脉受压迫并可能发生痉挛而使血流受阻,使脑组织处于缺血状态。术后即出现脑缺血症状,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第三,颈椎周围组织疲劳损伤。在颈部过伸的情况下,椎前肌肉和韧带长时间处于持续过伸或受挤压状态,因缺血疲劳而损伤、术后引起头颈部疼痛。第四,术前未经过训练组由于生理弯曲的突然改变,机体对神经根受压、脑组织缺血、组织的疲劳损伤极为敏感,所以术后易引起头痛、呕吐等症状。

手术前进行体位训练是为了使患者在手术前就能适应颈部过伸位,增强患者的耐受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手术更加顺利进行。体位改良训练使机体逐渐适应体位变化,通过体位改良缩短局部组织受压、缺血、疲劳时间,因此能有效增强甲状腺患者术后的舒适度。表1显示,观察组头痛、呕吐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2.55、32.04,均P<0.01)。表2则显示:不同的体位训练,对手术时间的长短也有影响,很明显,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要短,而且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明显要轻于对照组。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甲状腺患者进行术前体位训练,这样不但使患者更易接受手术,更好地配合手术全过程,并且省时省力,更能体现人性化服务。但是在采用本法时应注意:手术室护士要派专人进行术前访视以及指导,及时了解患者的情绪,向患者解释与手术有关的各种常规,如手术时间、饮食、麻醉、环境、伤口类型及部位,手术中的体位放置,各种引流管等。从而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稳定患者的情绪,从而使患者积极地配合体位训练。并检查术前体位训练效果。训练进程不可过急、过快;训练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颈部枕头最好专做,软硬适度,因为过硬会使患者不适,过软则因所垫高度不够致术野暴露不良。

参考文献

[1]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117-198.

[2]张垮,主编.手术室护理技术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94、296.

[3]沈宁,刘华平,主编.内外科常见疾病护理诊断和计划.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