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停电计划“五个零时差”管理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4
/ 2

配网停电计划“五个零时差”管理策略探究

方锡鸿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海珠供电局广东省广州市510235

摘要:受到市政建设、电网升级改造等影响,一些停电计划不可避免。为了尽可能减少停电时长与频率,展开“五个零时差”管理极为关键。基于此,本文说明了停电计划“五个零时差”管理的工作流程,并提出了建立三级管控、引入绩效考核评价机制、落实全过程实时沟通机制等“五个零时差”管理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配网停电计划;“五个零时差”管理;三级管控

引言

现阶段,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人们对供电服务的要求也随之加大。在这样的背景下,配网停电需要尽可能避免。但是,受到市政建设、电网升级改造等影响,一些停电计划不可避免。因此,必须要最大程度的缩短配网停电时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配网停电计划“五个零时差”管理的展开极为重要。

一、配网停电计划“五个零时差”管理的工作流程分析

在配网停电计划“五个零时差”管理中,其工作流程主要如下:计划检修(施工)时间-计划工作时间-计划停电与送电时间-展开月计划综合停电协调会-确定计划并审批-正式下发月停电计划-录入停送电时间、调度许可终结时间、现场许可终结时间以及工作票-评估并出示考核意见-结果审批-组织考核。

其中,在展开月计划综合停电协调会中,需要完成停电月计划的审批,若是审批不合格,则需要返回检修时间确定步骤,重新展开计划的制定;在执行停电月计划的过程中,其评估工作需要结合“五个零时差”管理中的相关原则完成,并在出示考核意见后,由分管领导展开停电计划落实情况、检修效果、评估内容的审批。

二、配网停电计划“五个零时差”管理的具体策略探究

(一)建立并落实三级管控

对于配网停电计划来说,用户停电时长为评价其效果的重要参数。基于此,在进行配网停电计划“五个零时差”管理中,要将停电涉及的用户数量设定为参考坐标,并将停电计划分成全时段离线管控(周一上午八点前完成前一周全部的停电检修工作及“五个零时差”管理内容)、半时段实时管控、全时段实时管控,建立并落实三级管控模式[1]。

其中,对于全时段离线管控来说,其落实需要保证停电涉及的用户数量为0,且在八时段展开离线管控;对于半时段实时管控来说,其落实需要将停电涉及的用户数量控制在200户以内(大于0),并采用“四时段管控+四时段离线管控”的方式,对于县城可以适当放宽实时管控的时间要求;对于全时段实时管控来说,需要在停电涉及用户数量大于等于200户时展开,并使用八时段实施管控的方式完成管理。这种管控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结合停电影响范围完成工作安排,加大对重点工作的关注,并避免由于疏忽造成的工作延误,尽可能减少停电对用户用电的影响,促使用户用电满意度提升。

(二)引入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为了更好的完成配网停电计划“五个零时差”管理,保障其落实程度与效果,必须要在管理中引入绩效考核评价机制,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重点完成配网停电计划“五个零时差”考核指标的制定,具体如下:

1.停电零时差

该项目的考核标准如下:确保停电的预告时间与月停电计划的时间相吻合;对外发布停电指令、供电单位的实际停电时间必须要控制在停电预告时间的30分钟以内,且不得早于停电预告时间;实际停电的时间不得落后于计划中的工作开始时间。

考核细则如下:当实际停电时间提前15分钟及以上,需扣除责任主体月度绩效分数1分;若是落后于计划中的工作开始时间30分及以上,则要扣除责任主体月度绩效分数1分。

2.操作零时差

该项目的考核标准如下:要将停、复电操作的实际执行时间保证在预定需要时间的130%之内。考核细则如下:若时间超过30%-50%,需扣除责任主体月度绩效分数1分;若时间超过50%以上,则需扣除责任主体月度绩效分数2分。

3.许可零时差

该项目的考核标准如下:将许可工作时间划分为现场许可工作时间与调度许可工作时间两种形式展开管理。其中,对于现场许可工作时间来说,其主要为许可人给予工作负责人的检修工作时间,必须与月停电计划中的相关时间设定相吻合;对于调度许可时间来说,其主要为调度给予工作许可人的布置调度端安全措施的时间,也需要以计划中的相关时间设定保持一致。同时,必须要保证许可工作时间小于检修工作的计划时间。

考核细则如下:当许可工作时间超出计划时间15-30分钟,需要扣除责任主体月度绩效分数1分;当许可工作时间超出计划时间30分钟以上,则需要扣除责任主体月度绩效分数2分。

4.工作零时差

该项目的考核标准如下:保证“两交一查”的时间维持在10分钟;实际工作时间需低于“两交一查”的时间。考核细则如下:当实际工作时间超过预测时间10-20分钟,需要扣除责任主体月度绩效分数1分;当超过预测时间20分钟以上,则需扣除责任主体月度绩效分数2分。

5.送电零时差

该项目的考核标准如下:预告的送电时间需与月停电计划中的相关时间规定相一致;保证实际送电时间不落后于预告的送电时间。考核细则如下:一旦出现工作延迟、延期而导致用户投诉,或是影响企业形象,需扣除责任主体月度考核分数2分。

(三)落实停电计划的全过程实时沟通机制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停电计划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了更加方便的途径,使得全过程实时沟通成为现实。笔者认为,为了进一步提升供电企业的服务质量,需要组织市级、县级供电企业搭建停电检修计划的全过程监督平台,可以使用微信群、QQ群、手机APP等的方式,为参与调控、运维、检修等环节的工作人员提供信息实时传播的平台。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实现沟通协作效率的提升,进一步缩短停电检修的时长与次数。同时,还能够实现市县信息的共享、停电检修计划的协调。

(四)设定合理的月检修计划

为了保证停电计划管理的合理性,需要结合供电企业的实际情况,完成月检修计划的设定,确保停电计划更科学。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避免使同一操作班在一天之内承担多个操作任务,若不得不在一天内完成多项工作任务,则需要调整工作计划,防止出现复役时间段产生重叠[2]。

此时,需要重点控制以下几项时间节点:第一,公示停电时间。保证该时间与月停电计划中批准的时间一致。第二,现场许可时间。必须保证工作票上的实际工作时长与计划中的工作展开时间一致。第三,公示送电时间。确保其与月停电计划中批准的送电时间一致。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最大程度的缩短配网停电时间,配网停电计划“五个零时差”管理的展开极为重要。在明确管理工作流程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并落实三级管控、引入绩效考核评价机制、落实停电计划的全过程实时沟通机制、设定合理的月检修计划,优化了“五个零时差”的配网停电计划管理效果,提升了用户的用电满意度,实现了供电企业服务的升级。

参考文献:

[1]邬秀玲,周盛,谢宇哲.基于“五个零时差”的配网停电计划管理[J].农电管理,2017(08):29-30.

[2]林捷,王函韵,王小仲,唐明,沈思琪,刘扬.配网停电计划“五个零时差”管理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39(S1):63-67.